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380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抑制装置主体弯曲等变形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100)包括:多个LED模块(2),保持在底架(1)上,朝向底架(1)的外边缘部照射光;以及导光板(4),控制来自多个LED模块(2)的光的朝向来进行照明。由于未将LED模块(2)设置在照明装置(100)的外边缘部上,所以与将LED模块(2)设置在照明装置(100)外边缘部上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作用于作为保持LED模块(2)的装置主体的底架(1)的力矩,从而可以抑制底架(1)发生弯曲等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和光控制构件,上述光控制构件控制从该光源射出的光的朝向。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住宅等的室内照明的照明装置使用具有白炽灯、荧光灯等光源的照明装置。近年来,伴随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的高辉度化,提出了各种代替以往的光源、将具有小型、低耗电、寿命长等特性的LED用作光源的照明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照明器具包括器具主体1010 ;半导体发光元件(光源)1021,配置在该器具主体1010的外边缘部1014、1015上;透镜构件1030,与该半导体发光元件1021的光射出方向相对配置,将半导体发光元件1021的光控制成主要朝向平行方向;反射体1040,相对于半导体发光元件1021,朝向器具主体1010的大体中央部倾斜;以及灯罩 1050,覆盖半导体发光元件1021和反射体1040 (参照图39)。器具主体1010为矩形板状, 在大体中央部设置有与天花板灯座1011卡合的连接件1012。通过使连接件1012与设置在住宅等的天花板表面等的器具安装面A上的天花板灯座1011卡合,将专利文献I的照明器具的器具主体1010安装在器具安装面A上,从而将其用作所谓天花板灯。伴随点亮照明器具,从半导体发光元件1021射出的光通过透镜构件1030向大体平行的方向、即朝向反射体1040的倾斜部照射,并进一步被反射体1040反射而入射到灯罩1050。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300203号然而,在专利文献I的照明器具中,由于作为光源的半导体发光元件1021配置在保持光源的器具主体1010的外边缘部1014、1015上,所以作为光源的半导体发光元件1021以及与该半导体发光元件1021连接的布线等的重量,施加于器具主体1010的外边缘部1014、1015。如上所述,由于专利文献I的照明器具的器具主体1010的中央被保持在被安装构件上,所以因重量施加于器具主体1010的外边缘部1014、1015而作用有力矩,与将光源等配置在器具主体1010的中央部时相比,对应于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器具主体1010和外边缘部1014、1015之间的距离)作用有较大的向下的力。因此,有可能使器具主体1010产生弯曲等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装置主体产生弯曲等变形的照明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光源,保持在装置主体上,朝向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边缘部照射光;以及光控制构件,控制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光的朝向来进行照明。在本专利技术中,照明装置包括多个光源,保持在装置主体上,朝向该装置主体的外边缘部照射光;以及光控制构件,控制来自该多个光源的光的朝向来进行照明。由于未将光源设置在照明装置的外边缘部上,所以与将光源设置在照明装置外边缘部上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作用于保持光源的装置主体的力矩,从而可以抑制该装置主体产生弯曲等变形。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光控制构件是具有孔的导光构件,所述光源的光从所述孔的圆周面入射到所述光控制构件。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具有孔的导光构件用作光控制构件,并将所述光源设置成光从所述孔的圆周面入射到所述光控制构件。从光控制构件中央部的孔的圆周面入射的来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在光控制构件的内部进行全反射并向该光控制构件的外边缘部扩散,从而可以直到照明装置的外边缘部都明亮地发光,可以进行大体均匀的面发光。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光控制构件的外边缘部上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向与所述光源的光射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光控制构件的外边缘部上设置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向与所述光源 的光射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例如,在作为光控制构件使用导光板的情况下,从侧部入射到导光板的来自光源的光与导光板的表面所成的角度较小时进行全反射,但是通过设置所述倾斜面,可以使所述光和导光板的倾斜面所成的角度大于进行全反射的角度,从而能够使来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从设置在光控制构件外边缘部上的倾斜面向照明装置的外部射出。例如,当将照明装置安装在天花板上时,可以使来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朝向天花板射出,这样,即使在全光束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让使用者感觉整个房间比较明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光控制构件为板状,在其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漫反射的多个反射部,所述多个反射部设置成对应于距所述光源的远近,漫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的面积大小不同。在本专利技术中,多个反射部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向呈板状的光控制构件的一个表面漫反射,上述多个反射部设置成对应于距所述光源的远近,漫反射来自该光源的光的面积大小不同。虽然光的强度越远离光源越下降,但由于入射来自光源的光并使其漫反射的反射部的面积变大,所以即使在光控制构件的外边缘部,也可以充分地确保被该反射部漫反射的光的量。即,可以在遍布光控制构件的中央部到外边缘部的大体整个表面上,使充足的光量从与所述一个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射出,从而可以进行大体均勻的面发光。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光控制构件对应于距所述光源的远近来增减厚度。在本专利技术中,以对应于距光源的远近来增减厚度的方式形成光控制构件。由于能够使与光源相对配置且入射来自该光源的光的光控制构件的孔一侧的厚度,相对于光源的尺寸足够厚,所以可以降低未入射到光控制构件的光的损失,从而可以提高照明装置整体的光利用效率、即所谓装置效率。按照本专利技术,可以抑制装置主体产生弯曲等变形。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后视图。图4是图3的IV-IV线的示意性断面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配置的图。图6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LED模块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断面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安装在作为被安装构件的天花板上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图9是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外观图。图10是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断面图。 图11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断面图。图12是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断面图。图13是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配置的图。图14是表不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LED模块例子的不意图。图15是表不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导光板例子的不意图。图16是表不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导光板例子的不意图。图17是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基板的说明图。图18是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基板的说明图。图19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外观立体图。图20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21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断面图。图22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中央部的示意性断面图。图23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配置的图。图24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LED模块的示意图。图25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反射来自LED模块的光的说明图。图26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反射来自LED模块的光的说明图。图27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反射来自LED模块的光的说明图。图28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常夜灯的说明图。图29是实施方式6的照明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13 JP 2010-092538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光源,保持在装置主体上,朝向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边缘部照射光;以及 光控制构件,控制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光的朝向来进行照明。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控制构件是具有孔的导光构件, 所述光源的光从所述孔的圆周面入射到所述光控制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上真司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