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组合物、使用其的被膜制造方法及被膜体技术

技术编号:813357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铬的含氟树脂的底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被膜制造方法,通过设置氟树脂被膜和在金属、玻璃、陶瓷、耐热性塑料等基材表面设置对氟树脂被膜具有足够的粘接力的底涂层,能够得到耐腐蚀性更高的优异的被膜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包含氟树脂成分和有机钛酸酯,上述氟树脂成分为选自含反应性官能团的含氟树脂及按照ASTM?D1238在荷重5kg、372℃的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0~100g/10分钟的氟树脂的至少1种;有机钛酸酯中所含的钛含量相对于氟树脂成分为1~40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氟树脂的涂料组合物、使用其的被膜制造方法及被膜体。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适用于为了在金属、玻璃、陶瓷或塑料等上有效地形成氟树脂被膜体的底涂层的涂料组合物、使用其的被膜制造方法及被膜体。
技术介绍
氟树脂具有优异的非粘着性,因此广泛用于以煎锅、面包模具、饭煲为代表的各种要求非粘着性的用途的物品。但是,与其他树脂类相比,虽然一方面可以获得由表面自由能引起的优异的非粘着性,但另一方面难以进行对其他物质的粘接,因此存在不容易在基材上形成氟树脂涂膜等问题。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或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FEP)等氟树脂的拒水拒油性、耐磨损性、防污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等诸特性优异,因此可用于各种用途,但通常价格高,有时有机械强度或尺寸稳定性不足的情况。于是,为了发挥氟树脂的优点并弥补其缺点,进行了各种使氟树脂与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其他基材粘接的尝试。在金属、陶瓷、玻璃、塑料表面等涂布氟树脂时,通常广泛使用以下方法作为预处理,用喷砂、蚀刻等方法在这些基材表面形成物理的凹凸后,在基材表面涂布具有粘合性的底涂组合物以形成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25 JP 2010-071131;2010.03.25 JP 2010-071131.一种涂料组合物,包含氟树脂成分和有机钛酸酯,所述氟树脂成分为选自含反应性官能团的含氟树脂及按照ASTM D1238在荷重5kg、372°C的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0 100g/10分钟的氟树脂的至少I种;有机钛酸酯中所含的钛含量相对于氟树脂成分为I 40重量%。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机钛酸酯是具备由Ti(IV)或Ti (III)与具有醇性羟基、酚性羟基或羧基的化合物形成的包含Ti-O-C键的结构的烷氧基钛、酰化钛或钛螯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机钛酸酯是双(三乙醇胺)二异丙基钦酸酷。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树脂是选自四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六氟丙烯、氟代烷氧基三氟乙烯、偏氟乙烯及氟乙烯的单体的聚合物或这些单体与乙烯的共聚物,或者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含氟共聚单体的共聚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树脂是选自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三氟氯乙烯(CTFE)、聚偏氟乙烯(PVDF)的至少I种。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氟树脂是四氟乙烯/具有反应性的官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村直己竹山昌宏中泽亮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氟素工业株式会社杜邦·三井氟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