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对浮体式建造物(1)和焊接于浮体式建造物(1)的构造物(2)的焊接部(3)通过用超声波加振的销(4)施加冲击,从而提高焊接部(3)的疲劳强度,具有:建造浮体式建造物(1)的建造物建造工序;将构造物(2)焊接安装于浮体式建造物(1)的构造物焊接工序;使安装有构造物(2)的浮体式建造物(1)下水的建造物下水工序;对产生有浮力的状态下的浮体式建造物(1)的焊接部(3)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的超声波喷丸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及浮体式建造物,特别是涉及适用于集装箱船只等浮体式建造物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及通过该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进行了超声波喷丸施工的浮体式建造物。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改进船舶、海上设备、桥梁等建造物的焊接部的疲劳强度的技术,具有超声波冲击处理(下面,称为“超声波喷丸”)。该技术是将超声波作为振动源并用前端具有半径R的销连续击打焊接部,形成残余压缩应カ场,通过转印销的R形状来改进焊趾形状,提高焊趾部的疲劳强度(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另外,在对焊接部作用有拉伸应力场的状态下,通过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可以进一歩提高焊接部的疲劳强度(例如,參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6 — 5589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 - 51540号公报但是,在上述这样的大型建造物中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的情况下,为了在该建造物的各处形成拉伸应カ场,需要专用的夹具或附加的装置(例如,液压千斤顶等),必然会产生繁多的エ序,因此,难以实际实施。另外,根据在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后对建造物作用的负载的经历,可知有时应カ场变动,超声波喷丸的效果降低。特别是在船舶、海上设备等浮体式建造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在陆地上的建造阶段作用有自重,在下水后除了自重,也作用有浮力,因此,作用于建造物的应カ场会有大变动。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使在陆地上的建造阶段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在焊接部形成压缩应カ场,但某处由于下水后由浮力形成的拉伸应力场削减压缩应力场,降低超声波喷丸带来的疲劳强度的改进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创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因下水引起的超声波喷丸的效果降低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及浮体式建造物。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通过用超声波加振的销对浮体式建造物与焊接于该浮体式建造物的构造物的焊接部施加冲击,从而提高所述焊接部的疲劳强度,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构造物焊接安装于所述浮体式建造物的构造物焊接エ序;使安装有所述构造物的所述浮体式建造物下水的建造物下水エ序;对产生有浮力的状态下的所述浮体式建造物的所述焊接部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的超声波喷丸エ序。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体式建造物,其具有通过焊接安装的构造物,对该浮体式建造物与所述构造物的焊接部通过具有如下エ序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该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具有将所述构造物焊接安装于所述浮体式建造物的构造物焊接エ序;使安装有所述构造物的所述浮体式建造物下水的建造物下水エ序;对产生有浮力的状态下的所述浮体式建造物的所述焊接部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的超声波喷丸ェ序。在上述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及浮体式建造物中,所述超声波喷丸エ序也可以是在将载重物堆装于所述浮体式建造物的状态下进行施工。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载重物的装载位置及装载重量来调整在所述浮体式建造物产生的浮力。另外,也可以在所述构造物焊接エ序之后具有进行覆盖所述焊接部的临时涂装的焊接部临时涂装エ序。而且,也可以在所述超声波喷丸エ序之前具有剥离所述临时涂装的临时涂装剥离エ序。另外,也可以在所述超声波喷丸エ序之后具有进行覆盖所述焊接部的涂装的焊接部涂装エ序。另外,所述浮体式建造物例如为在甲板具有开ロ部的船舶,所述构造物例如为焊接于所述开ロ部的周边的舣装品。 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及浮体式建造物,将构造物焊接于浮体式建造物,并使其下水后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因此,可以在浮体式建造物的构造物的规定焊接部形成拉伸应力场的状态下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可以抑制因超声波喷丸的下水引起的效果降低。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仅仅是将构造物焊接于浮体式建造物并使其下水后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因此,即使是大型的浮体式建造物,也不需要特殊的专用夹具或繁多的エ序,可以高效地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附图说明图I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中的建造物建造エ序;图I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中的构造物焊接エ序的图;图I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中的建造物下水エ序的图;图I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中的超声波喷丸エ序的图;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体式建造物的图且为集装箱船的侧面图;图2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体式建造物的图且为集装箱船的上面图;图3是图2中III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A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喷丸エ序的不意图且为超声波喷丸施工如的焊接部的立体图;图4B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喷丸エ序的示意图且为超声波喷丸施工中的焊接部的立体图;图4C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喷丸エ序的不意图且为超声波喷丸施工后的焊接部的立体图;图4D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喷丸エ序的示意图且为超声波喷丸施工后的焊接部的剖面图;图4E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喷丸エ序的示意图且为超声波喷丸施工后实施了焊接部涂装エ序的焊接部的剖面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的效果的图;图6A是表示焊趾部局部的应カ及变形的关系的关联图,是在浮体式建造物未下水进行了超声波喷丸的情况及未进行超声波喷丸的情况的图6B是表不焊U止部局部的应カ及变形的关系的关联图,是在超声波喷丸施工后时浮体式建造物下水的情况的图;图6C是表示焊趾部局部的应カ及变形的关系的关联图,是在浮体式建造物的下水后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的情况的图;图7A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7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图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方式的浮体式建造物的图且为蛾型LNG船的上面图;图S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方式的浮体式建造物的图且为综合货物船的上面图。 符号说明I浮体式建造物2构造物3焊接部4 销5 船坞6 船台7载重物11集装箱船12 甲板13 船舱14 开ロ部15 舱ロ盖16轮机舱17驾驶台18 蛾型 LNG 船18a球形容器19综合货物船19a 开ロ部19b 舱ロ盖21舱ロ围板23围板支柱24围板顶板25舱ロ端围板26舱ロ侧围板27 座台28横跨甲板用开ロ部31钢部件32 焊道33焊趾部34打击痕35残余压缩应カ场36防锈涂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图I 4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图I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图IA是建造物建造エ序,图IB是构造物焊接エ序,图IC是建造物下水エ序,图ID是超声波喷丸エ序。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浮体式建造物的图,图2A表示集装箱船的侧面图,图2B表示集装箱船的上面图。图3是图2中III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超声波喷丸エ序的不意图,图4A表不超声波喷丸施工如的焊接部的立 体图,图4B表示超声波喷丸施工中的焊接部的立体图,图4C表示超声波喷丸施工后的焊接部的立体图,图4D表示超声波喷丸施工后的焊接部的剖面图,图4E表示超声波喷丸施工后进行焊接部涂装エ序的焊接部的剖面图。如图IA ID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为对浮体式建造物I与焊接于浮体式建造物I的构造物2的焊接部3通过利用超声波进行加振的销4施加冲击提高焊接部3的疲劳强度的方法,具有建造浮体式建造物I的建造物建造エ序、将构造物2焊接安装于浮体式建造物I的构造物焊接エ序、使安装有构造物2的浮体式建造物I下水的建造物下水エ序、对产生有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14 JP 2010-0932311.一种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通过用超声波加振的销对浮体式建造物与焊接于该浮体式建造物的构造物的焊接部施加冲击,从而提高所述焊接部的疲劳强度,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所述构造物焊接安装于所述浮体式建造物的构造物焊接工序; 使安装有所述构造物的所述浮体式建造物下水的建造物下水工序; 对产生有浮力的状态下的所述浮体式建造物的所述焊接部进行超声波喷丸施工的超声波喷丸工序。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喷丸工序是在将载重物堆装于所述浮体式建造物的状态下进行施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喷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整所述载重物的装载位置及装载重量来调整所述浮体式建造物产生的浮力。4.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利雅志,冈田哲男,出口贵则,下田太一郎,原纯哉,稻村文秀,加野大地,福冈哲二,小汐启介,
申请(专利权)人:IHI海洋联合株式会社,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