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全玟墉专利>正文

离心分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330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学物质的离心分离时使用的离心分离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离心分离管的直径达成更精密的分离。作用强力的离心分离管的细弱且直径窄的部位形成另外的支撑片使其无变形而进行离心分离。无需利用另外的试药等也能轻易通过离心分离依据物质的比重差进行分离。瓶塞使用能够穿透针管的橡胶或聚乙烯聚丙烯又或是硅树脂材质,以便能够在切断细菌污染的封闭空间内进行生物学制剂的离心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离心分离管,尤其涉及容易分离出特定的成分的离心分离管。
技术介绍
不仅为了物质分析,还为了细胞的培养及DNA的确认及増幅,生物学物质的分离在所有生物学遗传学或医学上,可说是最基本性的操作。现在医学中对于利用干细胞的再生医学,全世界都在做竞争性的研究。为了获取此类干细胞,便有如下干细胞。即在发生初期的囊胚(Blstocyst)上获取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和在发生过程结束后的成人或胎盘上获取的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其中获取成体干细胞的方法主要有3种。第I种是通过骨髓(bone marrow)获取,第2种是通过脐带血(umbilical cord blood)获取,第3种是通过外周血(mesenchymal blood)容易获取。而所述所有方法首先都要经过离心分离过程,分离出血液中的大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衆后,再进行分离单核细胞组的干细胞的操作。在此过程中我们考查现有的离心分离法则为如下。图I是现有的离心分离管的一示例图。根据各种物质混合的溶液特别是提取人类或动物的血液然后进行离心分离,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19 KR 10-2009-0127565;2010.01.18 KR 10-2011.ー种离心分离管,在内部空间具备容纳流动物质的外壁,将容纳于内部的流动物质根据比重进行成分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管的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管,上部具有入ロ,且具备预定内部容积;中间管,其与所述上部管的下部连通,且具备比上部管小的直径;下部管,其与所述中间管的下部连通,且具备比中间管大的直径;ー个以上的支撑片,其在所述中间管的外部一体形成。2.ー种离心分离管,在内部空间具备容纳流动物质的外壁,将容纳于内部的流动物质根据比重进行成分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管的特征在于,包括含上部管,上部具有入口,且具备预定内部容积;中间管,其与所述上部管的下部连通,且具备比上部管小的直径;ー个以上的支撑片,其在所述中间管的外部一体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离心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分离管进一歩包含瓶塞;瓶塞采用柔软材料制成,塞住上部管的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由橡胶、硅、PVC、聚こ烯、聚丙烯或聚合物中的ー个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分离管,其特征在干,所述支撑片的下部延伸至离心分离器的桶。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心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管的底面的厚度薄于侧面的厚度,下部管的底面具有柔韧性。7.—种离心分离管,在内部空间具备容纳流动物质的外皮,将容纳于内部的流动物质根据比重进行成分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管道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管,上部具有入ロ,且具备预定内部容积;中间管,其与所述上部管的下部连通,且具备比上部管小的直径;下部管,其与所述中间管的下部连通,且具备比中间管大的直径;在形成所述上部管、中间管及下部管的外皮上形成挂孔,所述挂孔挂于具备挂钩的平板桶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分离用袋,其特征在干,在离心分离袋的下部形成下部入口。9.ー种离心分离管,在内部空间具备容纳流动物质的外壁,将容纳于内部的流动物质根据比重进行成分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管的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管,上部具有入ロ,且具备预定内部容积;中间管,其与所述上部管的下部连通,且具备比上部管小的直径;下部管,其与所述中间管的下部连通,且具备比中间管大的直径;所述中间管的外壁比上部管及下部管的外壁厚。10.ー种离心分离管,在内部空间具备容纳流动物质的外壁,将容纳于内部的流动物质根据比重进行成分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管的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管,其上部有开ロ,且具备预定内部容积;下部管,其与所述中间管的下部连通,且具备比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玟墉
申请(专利权)人:全玟墉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