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813270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涉及电子终端领域,能够使用户在拍照的同时完成照片的合成、修改等处理,使用户处理照片时更加简便、快捷。其方法为:通过接收到由用户设置的封闭图案,或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并根据拍摄选择指令拍摄不同区域得到不同的图像,进一步的还可以将拍摄到的图像作为背景,并在未拍摄区域拍摄得到另一图像,以此可以合成为新的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照片拍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终端领域,尤其涉及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终端普及也越来越广,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对于拍照时的各种使用技巧也成为了现代电子应用技术研发的ー个重点方向。在现有技术中,当拍完ー张照片后,若想在此照片中加入或者删除ー些照片中的内容,需要后期通过电脑进行图像处理,对照片进行分析、修复、美化、合成等处理。如拍到ー张景色图片,想要将人物加入到照片中或者将人物从照片中删除就要通过电脑软件处理,实现照片内容改变的过程。但是通过电脑软件完成对所拍照片的图像处理时,由于照片处理软件专业性強,·非常难于操作,其实现的过程也是相当不易的。对于非专业用户,需要学习和熟悉相应的图像处理软件操作方法才能使用该软件来达到用户想要的效果,过程繁琐,还需要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能够在拍照的同时完成照片的合成、修改等处理,使用户处理照片时更加简便、快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由用户设置的封闭图案,其中所述封闭图案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所述封闭图案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或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其中,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获取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内的第一图像,或获取所述第二拍摄区域内的第二图像。另ー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終端,所述移动終端包括图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用户设置的封闭图案,其中所述封闭图案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所述封闭图案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轮廓获取単元,用于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其中,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图像获取単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内的第一图像,或获取所述第二拍摄区域内的第二图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通过接收到由用户设置的封闭图案,或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井根据拍摄选择指令拍摄不同区域得到不同的图像,进ー步的还可以将拍摄到的图像作为背景,并在未拍摄区域拍摄得到另ー图像,以此可以合成为新的图像,从而能够使用户在拍照的同时完成照片的合成、修改等处理,使用户处理照片时更加简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ー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ー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效果示意图ー; 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ー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效果示意图ニ ;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ー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效果示意图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ー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效果示意图四;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ー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效果示意图五;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ー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效果示意图六;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ー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效果示意图七;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ー;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ニ ;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ー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如图I所示,该处理方法包括S101、接收由用户设置的封闭图案,其中封闭图案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封闭图案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或S102、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其中,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示例性的,获取拍摄物体的轮廓可以首先通过自动对焦定位到所述被拍摄物体,而后再通过轮廓分析获取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S103、获取第一拍摄区域内的第一图像,或获取第二拍摄区域内的第二图像。根据不同的拍摄选择指令,拍摄时就会获取不同区域的不同图像,例如,当拍摄选择指令为拍摄第一拍摄区域的图像的指令时,就得到第一图像;当拍摄选择指令为拍摄第ニ拍摄区域的图像的指令时,就得到第二图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通过接收到由用户设置的封闭图案,或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井根据拍摄选择指令拍摄不同区域得到不同的图像,进ー步的还可以将拍摄到的图像作为背景,并在未拍摄区域拍摄得到另ー图像,以此可以合成为新的图像,从而能够使用户在拍照的同时完成照片的合成、修改等处理,使用户处理照片时更加简便、快捷。本专利技术的另ー实施例提供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S201、接收由用户设置的封闭图案,或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其中,封闭图案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封闭图案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或者,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示例性的,上述封闭图案是由用户用手指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画出来的任意形状的封闭图案,因此,该封闭图案可以是规则图案也可以是不规则图案,例如,可以是图3 所示的图案31,则图案31内的区域就为第一拍摄区域A,图案31外的区域就为第二拍摄区域B。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的方法可以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首先,自动对焦可以通过对比度法实现,由于图像的轮廓边缘越清晰,则它的亮度梯度就越大,或者说边缘处景物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就越大。反之,失焦的图像,轮廓边缘模糊不清,亮度梯度或对比度下降;失焦越远,对比度越低。利用这个原理,将两个光电检测器放在CCD (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稱合元件)前后相等距离处,被摄影物的图像经过分光同时成在这两个检测器上,分别输出其成像的对比度。当两个检测器所输出的对比度相差的绝对值最小吋,说明对焦的像面刚好在两个检测器中间,即和CCD的成像表面接近,于是对焦完成。这样完成自动对焦后,通过轮廓分析即可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如图4所示的人形轮廓41,则人形轮廓41内的区域就为第一拍摄区域A,人形轮廓41外的区域就为第二拍摄区域B。S202、获取第一拍摄区域内的第一图像,或获取第二拍摄区域内的第二图像。根据不同的拍摄选择指令,拍摄时就会获取不同区域的不同图像,例如,当拍摄选择指令为拍摄第一拍摄区域的图像的指令时,就得到第一图像;当拍摄选择指令为拍摄第ニ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由用户设置的封闭图案,其中所述封闭图案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所述封闭图案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或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其中,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获取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内的第一图像,或获取所述第二拍摄区域内的第二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用户设置的封闭图案,其中所述封闭图案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所述封闭图案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或 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其中,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内的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外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 获取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内的第一图像,或获取所述第二拍摄区域内的第二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设置为拍摄背景,并获取所述第二拍摄区域的第三图像,得到由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合成的第四图像;或 将所述第二图像设置为拍摄背景,并获取所述第一拍摄区域的第五图像,得到由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五图像合成的第六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已合成的需要修改时,还包括 检测触摸点所在位置,判断所述触摸点所在位置是否位于所述拍摄背景的范围内; 当所述触摸点所在位置不在所述拍摄背景的范围内吋,将所述触摸点覆盖范围内的图像删除; 当所述触摸点所在位置位于所述拍摄背景的范围内时,不进行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自动对焦分析在景物中获取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包括 通过自动对焦定位到所述被拍摄物体; 通过轮廓分析获取所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内的第一图像,或获取所述第二拍摄区域内的第二图像包括 接收拍摄选择指令,所述拍摄选择指令为拍摄所述第一拍摄区域的图像的指令,或为拍摄所述第二拍摄区域的图像的指令; 按照所述拍摄选择指令进行拍摄,当所述拍摄选择指令为拍摄所述第一拍摄区域的图像的指令时,得到第一图像;当所述拍摄选择指令为拍摄所述第二拍摄区域的图像的指令时,得到第二图像。6.一种移动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案接收单元,用于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