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包括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作为节点组成通信网络,节点间采用带有DBPSK、DQPSK、D8PSK调制和前向纠错的OFDM技术、自适应载频选择技术和可编程陷波机制,通过中/低压配电线进行跨变压器数据传输;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通过数据接口与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中压10KV-35KV和低压380V-220V配电网电力线数据传输;具有多种总线方式,与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连接方便;可组织一主多从的网络结构,主节点具有网管功能,可实现全载波网络节点的管理,组网方式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力线数据传输技术一般采用频移键控法调试方式(英文简写为FSK),可在有强噪声干扰的中低压配电线上实现数据传输,可满足电力监控设备通过电力线进行数据通信的需求。其数字信号接口采用RS-232或RS-485接口,可与现有的配电自动化终端RTU、FTU、TTU、DTU以及负荷控制等装置互联,应用于配电自动化、中小水电站电能采集与监控、远程抄表、配变监测、油田远程监控等系统的数据通信。由于采用FSK调试方式,其传输速率最高7. 5k,无法跨越多级分支箱,稳定性不高。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 电力线数据传输技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试方式(英文简写为0FDM),耦合器配合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信号衰减过大,不能进行跨变压器传输数据。现有一种电力线通信的标准化规范G3-PLC主要应用于集中抄表领域。G3-PLC技术采用先进的宽带通信技术,在有噪声的电力线环境下,可达到300kbps的速率。G3-PL技术采用OFDM调试方式,在多个载波上发送数据,这有助于开发人员有效避免特定频率的干扰和进行跨变压器传输数据。此外,G3-PLC技术具有可靠的工作模式、高效带宽信道编码技术以及内置的纠错机制,即使在噪声比信号强的情况下,仍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载波通信接入平台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包括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作为节点组成通信网络,节点间采用带有DBPSK、DQPSK, D8PSK调制和前向纠错的OFDM技术、自适应载频选择技术和可编程陷波机制,通过中/低压配电线进行跨变压器数据传输;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通过数据接口与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通信。优选地,上述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还包括以太网、RS232、RS485、GPRS,CAN和/或433MHZ、2. 4GHz频段无线传输数据接口 ;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通过至少一数据接入方式与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建立连接,实现多业务综合接入。优选地,上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中压主设备,作为主节点;以及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中压从设备和/或低压从设备,分别作为从节点。优选地,上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上电,至少一从节点分别通过电力线发送注册报文,主动向一主节点注册;主节点分别验证至少一从节点,对其分配网络标识及设备标识;主节点依据网络标识及设备标识与至少一从节点通信;对于从节点离开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的,主节点将收回从节点对应的标识资源。优选地,上述至少一主节点和/或从节点分别生成IP地址用于对载波通信设备的管理和电力调度规约的交互;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访问至少一主节点和/或从节点,是通过访问其生成的IP地址,相应的数据报文通过自动路由到达相应节点。优选地,对于第一主节点与第一从节点距离过远以致载波信号差,影响通信的情况,至少一主节点和/或从节点自动选择是否需要中继;对于确定需要中继的,与第一主节点与第一从节点连接于同一条线路上的第二从节点充当代理角色,对第一主节点与第一从节点之间发送的载波信号进行中继。优选地,上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采用自动重复请求技术进行数据传输错误检测;和/或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采用智能动态技术,基于信道条件选择接入传输速率最高的信道。优选地,上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包含至少一放大器,输出功率大于等于2瓦。 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方法,基于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实现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包括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作为主节点及从节点组成通信网络的步骤;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之间分别通过中/低压配电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及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通过数据接口与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通信的步骤。优选地,上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之间分别通过中/低压配电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包括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采用带有DBPSK、DQPSK, D8PSK调制和前向纠错的OFDM技术、自适应载频选择技术和可编程陷波机制进行数据传输。优选地,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方法包括至少一节点分别上电,至少一从节点分别通过电力线发送注册报文,主动向至少一主节点注册的步骤;主节点分别验证至少一从节点,对其分配网络标识及设备标识的步骤;主节点依据网络标识及设备标识与至少一从节点通信的步骤;和/或对于从节点离开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的,主节点收回从节点对应的标识资源的步骤。优选地,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方法包括检测对于第一主节点与第一从节点的载波信号质量的步骤;对于载波信号质量差的,至少一主节点和/或从节点自动选择是否需要中继的步骤;对于确定需要中继的,通知与第一主节点与第一从节点连接于同一线路上的第二从节点,由其作为代理的步骤;第二从节点对第一主节点与第一从节点之间发送的载波信号进行中继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中压10KV-35KV配电网电力线数据传输;具有多种总线方式,与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连接方便;可组织一主多从的网络结构,主节点具有网管功能,可实现全载波网络节点的管理,组网方式灵活。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接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方法总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G3-PLC技术此前从未在中压配电网络中应用,本专利技术提出将PLC-G3技术或带有DBPSK、DQPSK、D8PSK调制和前向纠错的OFDM技术、自适应载频选择技术和可编程陷波机制等先进技术应用到中压载波通讯产品中,实现应用于配电自动化子站的中/低压载波数据通信。参照图I示出的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载波通信 设备3,分别作为节点组成通信网络,节点间分别采用带有DBPSK、DQPSK、D8PSK调制和前向纠错的OFDM技术、自适应载频选择技术和可编程陷波机制,通过中/低压配电线进行数据传输;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3通过数据接口与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等上位机通信。外部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上位机可分别连接网络2并交换数据。本实施例采用的带有DBPSK、DQPSK, D8PSK调制和前向纠错的OFDM技术、自适应载频选择技术和可编程陷波机制技术不仅限于G3-PLC协议中约定的,还可以是符合其他技术规范的。上述技术用于中压10KV-35KV配电网电力线数据传输具备以下优势增强协同性强,工作在IOkHz至490kHz频段,支持FCC、CENELEC和ARIB ;能够与ffiC 61334、IEEE P1901和ITU G. hn系统协同工作,降低基础建设成本;在中等电压电力线上传输距离达到6km,可使用更少的中继器,能够跨越变压器传输,可使用更少的数据集中器。本实施例可以采用G3-PLC协议,具备可靠性保护性能,基于OFDM的PHY确保可靠工作;基于IEEE802. 15. 4的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作为节点组成通信网络,节点间采用带有DBPSK、DQPSK、D8PSK调制和前向纠错的OFDM技术、自适应载频选择技术和可编程陷波机制,通过中/低压配电线进行跨变压器数据传输;所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通过数据接口与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作为节点组成通信网络,节点间采用带有DBPSK、DQPSK、D8PSK调制和前向纠错的OFDM技术、自适应载频选择技术和可编程陷波机制,通过中/低压配电线进行跨变压器数据传输; 所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通过数据接口与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太网、RS232、RS485、GPRS, CAN和/或433MHZ、2. 4GHz频段无线传输数据接Π ; 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通过所述至少一数据接入方式与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建立连接,实现多业务综合接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中压主设备,作为主节点;以及 所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中压从设备和/或低压从设备,分别作为从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载波通信设备分别上电,至少一从节点分别通过电力线发送注册报文,主动向所述一主节点注册; 所述主节点分别验证所述至少一从节点,对其分配网络标识及设备标识; 所述主节点依据网络标识及设备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从节点通信; 对于从节点离开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的,所述主节点将收回从节点对应的标识资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主节点和/或从节点分别生成IP地址用于对载波通信设备的管理和电力调度规约的交互; 外部网络设备和/或服务器访问所述至少一主节点和/或从节点,是通过访问其生成的IP地址,相应的数据报文通过自动路由到达相应节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波通信多业务接入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于第一主节点与第一从节点距离过远以致载波信号差,影响通信的情况,所述至少一主节点和/或从节点自动选择是否需要中继; 对于确定需要中继的,与所述第一主节点与第一从节点连接于同一条线路上的第二从节点充当代理角色,对所述第一主节点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周和秘,李宗启,毛轶锋,林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晟思智能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