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节点技术

技术编号:813247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节点,为在分布式网络中运用链路聚合技术提供可能。所述方法包括:网络中的节点在与其他网络中的节点链路聚合成功后,将聚合成功的端口加入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口组,并向本网络中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收到链路聚合成功信息的节点根据该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更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口组。所述节点包括聚合模块、记录模块、通告模块和更新模块。采用在上述方法和节点,实现了在分布式网络的链路聚合技术,扩大链路聚合技术的应用领域,使得分布式网络也能利用链路聚合增加链路带宽的优点,便于网络的维护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技木,尤其涉及ー种分布式链路聚合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节点。
技术介绍
根据IEEE标准的定义,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技术是将两个节点之间的多条物理链路在逻辑上聚合为一条链路,两个节点各自的聚合链路端ロ形成一个逻辑端 ロ,即聚合端ロ,对于这两个节点,聚合端ロ在业务流转发时可认为是ー个端ロ。故链路聚合又称为端ロ聚合。链路聚合技术将多条带宽较小的链路聚合为带宽较大的链路,充分利用了链路资源,随着网络的数据越来越大,网络节点之间需要更大的传输带宽,并且链路聚合技术有便于网络维护和管理的优点,因此链路聚合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链路聚合技术组网为两个节点之间的互联,如图I所示,节点SI和S2运行链路聚合协议,根据链路聚合的协议,节点SI通过端ロ I发送和接收节点S2的链路聚合消息,或者通过端ロ 2发送和接收节点S2的链路聚合消息,同样,节点S2通过端ロ 3发送和接收节点SI的链路聚合消息,或者通过端ロ 4发送和接收节点SI的链路聚合消息。根据链路聚合算法,节点SI的端ロ I和2聚合成功后,节点SI将物理端ロ I和2聚合为ー个成功聚合端ロ组,即节点SI将物理端ロ I和2作为聚合端ロ的成功聚合端ロ组的成员;节点S2的端ロ 3和4聚合成功后,节点S2将物理端ロ 3和4聚合为ー个成功聚合端ロ组,即节点S2将物理端ロ 3和4作为聚合端ロ的成功聚合端ロ组的成员。当节点SI需要向节点S2发送业务流时,节点SI根据业务流的特征,并基于一定的算法,将业务流从成功聚合端ロ组中的某ー个物理端ロ转发出去,因此节点SI和S2之间的业务流能够分担在成功聚合端ロ组中的各个物理端口上,两个节点之间的链路带宽为单个物理端ロ的两倍,即聚合端ロ的带宽为所聚合的物理端ロ的总和。但是随着网络的扩大,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需要将多条物理链路的聚合起来形成一条链路,这两个网络之间的互连节点分别可能有ー个,也可能有多个,对于链路聚合而言,一端可能有多个节点,这也称为分布式网络。传统的链路聚合技术主要解决了两个节点之间多条物理链路的聚合问题,即两个网络之间的互连节点分别只有ー个的场景,而无法适用于两个网络之间的互连节点分别有多个的场景。如图2所示,网络A的两个节点SI和S3与网络B的节点S2互联,由于网络A中需要在节点SI和S3上进行链路聚合,根据传统的链路聚合技术,只能网络A中节点分别与节点S2进行聚合,无法达到节点SI和S3共同与节点S2聚合的目的,因此网络A和网络B之间的互联链路为两条链路,而不是一条聚合链路,无法实现分布式网络的链路聚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分布式链路聚合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节点,为在分布式网络中运用链路聚合技术提供可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分布式链路聚合方法,包括网络中的节点在与其他网络中的节点链路聚合成功后,将聚合成功的端ロ加入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并向本网络中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收到链路聚合成功信息的节点根据该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更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进ー步地,所述链路聚合成功信息中包含聚合成功的端ロ的端ロ信息。进ー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成功聚合端ロ组中的端ロ发生失败事件,该端ロ所属节点从成功聚合端ロ组中删除该端ロ,并向本网络中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失败信息;收到链路聚合失败信息的节点根据该链路聚合失败信息更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进ー步地,所述失败事件包括以下事件的ー种或几种端ロ故障、端ロ模式变化、端ロ配置改变。进ー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内进行了链路聚合的节点在通过聚合链路发送 业务流时,根据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将业务流从成功聚合端ロ组中记录的ー个端ロ发送出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分布式链路聚合的节点,包括聚合模块、记录模块、通告模块和更新模块,其中所述聚合模块,用干与其他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链路聚合;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聚合模块与其他网络中的节点链路聚合成功后,将聚合成功的端ロ加入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所述通告模块,用于向本网络中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收到链路聚合成功信息后,根据该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更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进ー步地,所述链路聚合成功信息中包含聚合成功的端ロ的端ロ信息。进ー步地,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在成功聚合端ロ组中的端ロ发生失败事件吋,从成功聚合端ロ组中删除该端ロ;所述通告模块还用于向本网络中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失败信息;所述更新模块还用于在收到链路聚合失败信息的节点根据该链路聚合失败信息更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进ー步地,所述失败事件包括以下事件的ー种或几种端ロ故障、端ロ模式变化、端ロ配置改变。进ー步地,所述节点还包括传输模块,其用于在通过聚合链路发送业务流时,根据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将业务流从成功聚合端ロ组中记录的ー个端ロ发送出去。采用在上述方法和节点,当各个链路都聚合完成时,各个节点都向网络内部通告成功的链路聚合端ロ信息,最終各个节点都能获知网络内的所有的成功聚合端ロ信息,并记录为成功聚合端ロ组。当一个网络需要向对端网络发送业务流吋,该网络根据业务流的特征,并基于一定的算法,将业务流从成功聚合端口中的某ー个物理端ロ转发出去,因此网络之间的业务流能够分担在成功聚合端ロ组中的各个物理端口上,两个网络之间的链路带宽为所聚合的物理端ロ的总和,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分布式网络的链路聚合技术,扩大链路聚合技术的应用领域,使得分布式网络也能利用链路聚合増加链路带宽的优点,便于网络的维护和管理。附图说明图I为传统链路聚合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分布式网络的链路聚合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布式链路聚合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示例一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示例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本文提供方案如下 网络中的节点在与其他网络中的节点链路聚合成功后,将聚合成功的端ロ加入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并向本网络中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收到链路聚合成功信息的节点根据该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更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具体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 :第一网络中的节点和与该节点相连接的第二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链路聚合;步骤302 :当链路聚合成功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节点将聚合成功的端ロ加入到成功聚合端ロ组,向第一网络内的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成功信息,该链路聚合成功信息中包含聚合成功的端ロ的端ロ信息;步骤303 :第一网络内的其他节点收到该链路聚合成功信息后,将该聚合成功的端ロ加入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重复上述方法,当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内的各节点都完成了链路聚合和通告,最终网络内各节点都记录了本节点和其他节点聚合成功的端ロ信息,即同一网络中的节点上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内容相同。当网络中某个节点的成功聚合端ロ组中的端ロ(即已经聚合成功的端ロ)发生失败事件,该节点将该端ロ从成功聚合端ロ组中删除,井向网络内其他节点通告该端ロ链路聚合失败信息;网络内其他节点收到该链路聚合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方法,包括:网络中的节点在与其他网络中的节点链路聚合成功后,将聚合成功的端口加入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口组,并向本网络中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收到链路聚合成功信息的节点根据该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更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口组。

【技术特征摘要】
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分布式链路聚合方法,包括 网络中的节点在与其他网络中的节点链路聚合成功后,将聚合成功的端ロ加入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并向本网络中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收到链路聚合成功信息的节点根据该链路聚合成功信息更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路聚合成功信息中包含聚合成功的端ロ的端ロ信息。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成功聚合端ロ组中的端ロ发生失败事件,该端ロ所属节点从成功聚合端ロ组中删除该端ロ,并向本网络中其他节点通告链路聚合失败信息;收到链路聚合失败信息的节点根据该链路聚合失败信息更新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失败事件包括以下事件的ー种或几种端ロ故障、端ロ模式变化、端ロ配置改变。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内进行了链路聚合的节点在通过聚合链路发送业务流时,根据本节点保存的成功聚合端ロ组,将业务流从成功聚合端ロ组中记录的ー个端ロ发送出去。6.一种实现分布式链路聚合的节点,包括聚合模块、记录模块、通告模块和更新模块,其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勇魏月华敖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