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247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有数据内容和转发权限的数据文件,其中,转发权限中设置有转发数据文件的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是否允许转发数据文件的转发标志;电子设备根据转发权限转发数据文件。借助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对数据文件实现转发保护,使得终端用户购买的应用只能通过授权转发,从而实现C2C场合的合法转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线应用商店是一种新兴的售卖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商家对客户(Businessto Consumer,简称为B2C)或客户对客户(Consumer to Consumer,简称为C2C)平台。历数现有的应用售卖模式,在B2C模式下,只限于个人购买和消费,而在C2C模式下的应用共享和转赠基本只涉及到免费模式。现有的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为DRM),已实现了对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实际应用中,DRM可以通过组合发送模式对数字内容进行保护,·DRM的组合发送(Combined Delivery)模式包括版权对象(可选)和内容对象一起封装到DRM文件中发送到设备,可以通过版权对象对DRM进行数字内容知识产权保护,以实现C2C场合应用的转发。目前,DRM中的版权对象实现的限制类型包括使用次数(count),使用时间(datetime),使用时间段(interval),版权对象中没有实现对转发次数的限制,这样就会导致采用DRM组合发送方式发送的应用,将会不受控的被二级转发,即接受转发文件的用户将文件再次免费转发给其他用户使用,这样就与应用的合法转发相违背了。因此,要使用DRM技术实现C2C场合应用的合法分发,还需要从技术上对转发次数进行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收转发文件的用户能够将文件再次免费转发给其他用户使用而导致的不合法转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有数据内容和转发权限的数据文件,其中,转发权限中设置有转发数据文件的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是否允许转发数据文件的转发标志;电子设备根据转发权限转发数据文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保护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有数据内容和转发权限的数据文件,其中,转发权限中设置有转发数据文件的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是否允许转发数据文件的转发标志;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转发权限转发数据文件。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最大转发次数以及转发标志确定是否能够对数据文件进行转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收转发文件的用户能够将文件再次免费转发给其他用户使用而导致的不合法转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能够对数据文件实现转发保护,使得终端用户购买的应用只能通过授权转发,从而实现C2C场合的合法转发,并极大的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售卖销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转发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DRM应用转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DRM文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转发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转发保护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密解密单元处理DRM文件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客户端装置从服务器获取DRM应用的流程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客户端装置将应用转发给第二客户端装置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收转发文件的用户能够将文件再次免费转发给其他用户使用而导致的不合法转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在封装数据文件时增加一个转发字段,客户端装置通过该转发字段来转发文件,并限制文件在转发后再次不受限制的二级转发。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转发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如图I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101,电子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有数据内容和转发权限的数据文件,其中,转发权限中设置有转发数据文件的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是否允许转发数据文件的转发标志;在执行步骤101之前,需要向服务器申请内容对象和权限文件;在向服务器申请内容对象和权限文件之后,还可以向服务器申请转发数据文件的最大转发次数。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数据文件为DRM以组合发送模式发送的DRM文件。步骤102,电子设备根据转发权限转发数据文件。在步骤102中,电子设备根据最大转发次数以及转发标志判断数据文件是否能够转发,如果能够转发,则修改最大转发次数以及转发标志,并将携带有修改后的最大转发次数和转发标志的数据文件进行转发,否则,结束转发流程。具体包括如下处理电子设备判断转发标志是否为允许转发;如果判断转发标志为允许转发,电子设备则判断最大转发次数是否大于0,如果等于0,则确定数据文件不能够进行转发,如果大于0,则确定数据文件能够进行转发;如果判断转发标志为禁止转发,电子设备则确定数据文件不能够进行转发;如果能够转发,电子设备则将最大转发次数减1,并将转发标志修改为禁止转发。下面以数据文件为DRM组合发送模式发送的DRM文件为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DRM应用转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DRM应用转发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个客户端装置、第二客户端装置、第三客户端装置........第N客户端装置。其中客户端装置可以是装载智能平台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脑、智能手机等,也可是具有简单智能模块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智能车载播放器等。第一客户端装置向服务器请求内容对象和权限文件,并申请转发次数N,服务器将内容对象和权限文件以DRM组合发送模式向第一客户端装置发送DRM文件,在向第二客户端装置转发时,第一客户端装置判断转发次数N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0,则向第二客户端装置转发DRM文件,在向第三客户端装置转发时,第一客户端装置判断转发次数N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0,则向第三客户端装置转发DRM文件,在向第N客户端装置转发时,第一客户端装置判断转发次数N是否大于0,如果N等于0,则禁止进行转发。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DRM文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含原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简称为DCF)报头、内容对象、权限文件、及新增的自定义字段(也可以称为转发字段),该新增的自定义字段包括转发标志Flag,最大转发次数N,DCF报头包括公共报头和用户数据。在下述实施例中,仅以包含两个客户端装置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第一客户端向服务器申请内容对象和权限文件,并申请转发次数;步骤2,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客户端的请求后,向第一客户端发送封装有内容对象和权限文件的DRM文件(也可以称为DRM消息),并根据请求在权限文件中设置转发次数N,并设置转发标志Flag = O, Flag = O表示非转发(即允许转发); 步骤3,第一客户端接收到DRM文件后,对DRM文件进行解密,读取DRM文件中转发标志Flag为0,判定为该DRM文件是服务器端发送的;步骤4,第一客户端在转发DRM文件时,首先判断N是否大于0,若否,则直接跳转出转发流程,结束。若是,则允许转发,并设置转发标志位Flag为1,设置转发次数N = N-I;步骤5,第一客户端发送DRM文件给第二客户端;步骤6,第二客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有数据内容和转发权限的数据文件,其中,所述转发权限中设置有转发所述数据文件的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是否允许转发所述数据文件的转发标志;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转发权限转发所述数据文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转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有数据内容和转发权限的数据文件,其中,所述转发权限中设置有转发所述数据文件的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是否允许转发所述数据文件的转发标志;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转发权限转发所述数据文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转发权限转发所述数据文件具体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所述转发标志判断所述数据文件是否能够转发,如果能够转发,则修改所述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所述转发标志,并将携带有修改后的所述最大转发次数和所述转发标志的所述数据文件进行转发,否则,结束转发流程。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文件为数字版权管理DRM组合发送模式发送的DRM文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所述转发标志判断所述数据文件是否能够转发具体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转发标志是否为允许转发; 如果判断所述转发标志为允许转发,所述电子设备则判断所述最大转发次数是否大于O,如果等于O,则确定所述数据文件不能够进行转发,如果大于O,则确定所述数据文件能够进行转发; 如果判断所述转发标志为禁止转发,所述电子设备则确定所述数据文件不能够进行转发。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能够转发,则修改所述最大转发次数以及所述转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