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164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其配置成使得在线圈导体插入接触电极板和支撑电极板之间的情况下支撑构件能够在轴向上支撑接触电极板和支撑电极板的大部分。因此,在真空断续器的闭合操作时电极组件之间产生的冲击可以均匀地分散到支撑构件上,这样可以使得防止电极板和线圈导体中的每个的变形。而且,支撑构件插入电极板和线圈导体中,从而有效地防止电流流经支撑构件。此外,支撑构件可以是宽且大的以便简化组装操作和减少组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应用至真空断路器的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
技术介绍
通常,真空断续器是用作诸如真空断路器、真空开关、真空接触器等电カ装置的核心部件以切断电カ系统中的电负载电流或故障电流的灭弧单元。在真空断续器的所述应用装置中,真空断路器用于保护电カ传输控制和电源系统中的电负载,并且因为真空断路器在大的分断能力和高的操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许多优点且能够安装在小的空间中,真空断路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从中电压到高电压的电压环境中。而且,真空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根据エ业设施的规模的增加而同比例地增长。真空断路器的真空断续器利用磁场进行工作,该磁场由当切断故障电流时流经电极结构中的电流产生。根据产生所述磁场的方法,真空断续器可以划分为轴向磁场(AMF)型和径向磁场(RMF)型。与低压真空断续器相比较,超高压真空断续器显示了非常快的闭合速度和在跳闸(断开)状态下固定电极和活动电极之间的非常宽的间隔。因此,在闭合操作中,及其強烈的冲击被施加至电极。当用于电极的支撑结构不合适时,所述冲击会导致接触电极板、线圈导体和支撑电极板变形。该变形可能降低真空断续器的性能。图I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真空断续器的纵向剖视图。如图I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真空断续器可以包括绝缘容器I,其由固定侧凸缘2和活动侧凸缘3密封;收纳在内护罩6中的固定电极组件4和活动电极组件5,内护罩6固定至绝缘容器I的内侧并且固定电极组件4和活动电极组件5可接触地面向彼此,固定电极组件4的固定轴4a固定在固定侧凸缘2上并且连接到外部,并且活动电极组件5的活动轴5a可滑动联接到活动侧凸缘3并且连接到外部。波纹管护罩7可以固定在活动电极组件5的活动轴5a上,并且波纹管8可以布置在波纹管护罩7与活动侧凸缘3之间,这样允许活动电极组件5的活动轴5a能够在处于密封状态下的绝缘容器I内是可活动的。这里,因为固定电极组件4和活动电极组件5彼此对称,在下文中为了说明而将它们称为电极组件10。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极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电极组件10可以包括安装在接触电极板11与支撑电极板12之间的多个线圈导体131和135,以及分别安装在接触电极板11与线圈导体131和135之间或者安装在支撑电极板12与线圈导体131和135之间的导体连接销14a至14d。接触电极板11、线圈导体131和线圈导体135以及支撑电极板12可以经由导体连接销14a至14d而连接在一起,从而限定电流的导电通路。 这里,接触电极板11和支撑电极板12可以包括用于防止涡电流的产生的在径向方向上形成的狭缝Ila和12a(在下文中,在接触电极板11处形成的狭缝称为接触侧狭缝,而在支撑电极板处形成的狭缝称为支撑侧狭縫)。在AMF型真空断续器中,接触侧狭缝Ila和支撑侧狭缝12a可以交替的方式定位从而产生轴向磁通。支撑销15a至15d可以安装在导体连接销14a至14d之间以防止电极板11和12或者线圈导体131和135由于在闭合操作时产生的,电极之间的冲击而导致的变形。支撑销15a至15d可以邻近接触侧狭缝Ila和支撑侧狭缝12a的侧部安装,从而防止由于所述冲击而导致的变形。未说明的附图标记16表示中央支撑件,其安装在接触电极板11与支撑电极板12之间以支撑中央部。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中,支撑销15a至15d安装在接触侧狭缝Ila和支撑侧狭缝12a附近以防止由于电极之间的冲击而导致的电极板11和12的变形。然而,由于接触侧狭缝Ila和支撑侧狭缝12a以交替的方式形成,基于轴向位于线圈导体131和135的两侧的支撑销15a至15d也是交替地安装。因此,在不同的位置处施加了 当电极组件4和电极组件5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冲击。这会导致接触电极板11和支撑电极板12以及电极组件的线圈导体13的变形。而且,当支撑销15a至15d的数量增加以防止变形时,部件的数量也会増加并且制造程序阶段会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详细说明书的ー个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其能够防止线圈导体、接触电极板或者支撑电极板由于在真空断续器的闭合操作时施加到电极的强烈冲击而变形。详细描述的另ー个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其能够预先防止部件数量或制造程序阶段数量的増加从而避免变形。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且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这里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其包括多个电极板,所述多个电极板中的每个均具有狭缝;线圈导体,其布置在所述多个电极板之间;多个导体连接销,其安装在每个电极板与所述线圈导体之间从而限定电流的导电通路;以及支撑构件,其安装在每个电极板与所述线圈导体之间从而相对所述线圈导体支撑所述电极板,其中,安装在所述线圈导体的两侧的所述支撑构件彼此部分地重叠同时在轴向上突出。这里,所述支撑构件中的至少ー个可以定位成穿过所述电极板的狭縫。每个电极板的所述狭缝可以沿着周向以均匀的间隔径向地形成,并且布置在所述两侧的所述支撑构件可以安装为使得两端部定位在不同的位置处同时所述支撑构件在轴向上突出。至少ー个所述支撑构件可以形成为比在周向上邻近的两个狭缝之间的周向长度长。所述支撑构件在每个电极板与所述线圈导体之间可以分别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支撑构件可以彼此对称并且每个所述支撑构件可以均具有弓形形状。在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线圈导体中的至少ー个处可以形成有固定凹槽,并且所述支撑构件可以插入所述固定凹槽中。每个固定凹槽的深度可以比每个支撑构件的厚度浅。所述固定凹槽可以设置为多个,使得多个所述固定凹槽在同一平面上是彼此对称的,并且用于联接所述导体连接销的销孔可以形成在多个所述固定凹槽之间。所述销孔可以形成在轴向上所述线圈导体的两侧,并且形成在所述线圈导体的两侧的所述销孔可以位于不同的轴线上。所述支撑构件可以钎焊至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线圈导体中的至少ー个上位于所述线圈导体的两侧的两个电极板的狭缝可以基于轴向形成在不同的直线上。本申请的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在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当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吋,详细说明和特定的示例仅通过图示的方式给出,因为通过详细说明书,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的理解并且并入说明书中并且成为说明书一部分,附图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真空断续器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了图I所示的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ー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极组件的组装剖视图;图5和图6是沿着图4所示的“ I-Ι” “ II-II ”线所截取的剖视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參照附图对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进行详细的描述。为了參照附图进行简要的描述,相同的或等同的部件将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会重复其描述。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ー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极组件的组装剖视图,并且图5和图6是沿着图4所示的“ I-Ι” “II-II”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板,所述多个电极板中的每个均具有狭缝;线圈导体,其布置在所述多个电极板之间;多个导体连接销,其安装在每个电极板与所述线圈导体之间从而限定电流的导电通路;以及支撑构件,其安装在每个电极板与所述线圈导体之间从而相对所述线圈导体支撑所述电极板,其中,安装在所述线圈导体的两侧的所述支撑构件彼此部分地重叠同时在轴向上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3 KR 10-2011-00613491.一种用于真空断续器的电极组件,包括 多个电极板,所述多个电极板中的每个均具有狭缝; 线圈导体,其布置在所述多个电极板之间; 多个导体连接销,其安装在每个电极板与所述线圈导体之间从而限定电流的导电通路;以及 支撑构件,其安装在每个电极板与所述线圈导体之间从而相对所述线圈导体支撑所述电极板, 其中,安装在所述线圈导体的两侧的所述支撑构件彼此部分地重叠同时在轴向上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定位成穿过所述电极板的狭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每个电极板的所述狭缝沿着周向以均匀的间隔径向地形成,并且 其中,布置在所述两侧的所述支撑构件安装为使得两端部定位在不同的位置处同时所述支撑构件在轴向上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构件形成为比在周向上邻近的两个狭缝之间的周向长度长。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在燮
申请(专利权)人:LS产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