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片及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73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反光片及具有该反光片的背光模块,其包含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二基层。该第一基层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包含一表面微结构。该第二基层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经由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相结合,该表面微结构使得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间形成多个空隙。其中,该第一基层或该第二基层为可透光的。通过该多个空隙,例如形成空气室于该第一基层及该第二基层之间,从该可透光的基层外部进入该反光片的光线可为此空气介面反射,进而提升该反光片整体反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光片及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反光片,尤指一种可用于背光模块的反光片。
技术介绍
于背光模块中,为提高光线利用率,多于导光板上设置有反光片。一般反光片多为单一片材,其上再涂布反射涂料,或是直接使用有色的片材,例如白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膜。但于实际使用上,仍有光线会穿过反光片,仅通过材质特性反射光线,反射效率仍有上限。因此目前已有背光模块使用含有反射颗粒或粉末的反光片或是使用含有空隙的反光片,以进一步提高光线利用率。关于前述含有空隙的反光片,于实作上,可由先于PET塑料中加入硬质颗粒,于 PET塑料经拉伸成膜时,硬质颗粒处将产生空隙,使得成形的PET膜即具有空隙。然于此制程中,单层的PET膜的挺度(stiffness)不足,于实际应用上,多于此PET膜上、下表面再贴合其他膜片(亦可为PET膜),以提高反光片的挺度,但也带来制程的复杂度。另一种作法则是将PET膜浸于高压液态气体中,使PET膜内渗有液态气体。取出后再经过烘烤,渗于PET膜内的液态气体即膨胀成气态,形成PET膜内的空隙。然于此制程中,膨胀后的PET膜厚度增加,通常尚需后续制程进行剖半或是压扁,以获得所需厚度的反光片。对膜片剖半,剖切的PET膜的膜厚不易控制;而压扁制程易使PET膜内的空隙缩小,降低反光片的光反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反光片,采用多层基层结合制作,并于基层之间利用表面微结构形成空隙,以增加该反光片的光反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反光片包含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二基层。该第一基层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包含一表面微结构。该第二基层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经由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相结合,该表面微结构使得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间形成多个空隙。其中,该第一基层或该第二基层为可透光的。通过该多个空隙存在于该第一基层及该第二基层之间,光线无论从该第一基层或该第一基层外部进入反光片,均可有效地被空隙与该第一基层及该第一基层间的介面反射,进而提升该反光片的反射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基层及第二基层均可采目前常用的成熟的膜材制造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反光片可直接整合至目前的膜材制程中,故相较于先前技术中多次贴膜或膜片剖半的制造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反光片能以较简单且可靠的制程制作,进而解决先前技术中反光片挺度不足、膜厚不易控制或因压扁制程造成反射效率降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反光片,以增加背光模块整体的出光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光源模块、一背板及一反光片。该反光片设置于该光源模块及该背板之间并包含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二基层。该第一基层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包含一表面微结构。该第二基层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经由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相结合,该表面微结构使得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间形成多个空隙。其中,该第一基层或该第二基层为可透光的。同样地,该反光片利用该多个空隙存在于该第一基层及该第二基层之间以提升该反光片的反射效率,进而增加背光模块整体的出光效率。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2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反光片的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反光片的剖面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反光片的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 背光模块12 光源模块14背板16、36、56、76 反光片 162、362第一基层164、364 第二基层166、366、566、766 空隙1622、3622 第一表面1622a,3622a,5622a,7622a 第一表面微结构1624、1644、3624、3644高反射粉末1642、3642 第二表面3642a、7642a 第二表面微结构Hl总厚度H2压纹深度H3最大高度H4最小高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I的剖面图。背光模块I包含一光源模块12、一背板14及设置于光源模块12与背板14之间之一反光片16。于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I用以提供面背光,例如液晶显示器所需的背光,于实作上,光源模块12通常包含光源及导光板,该导光板用于传导、扩散自该光源发射的光线,光源模块12于图I中所示的部分即为导光板,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例如于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的光源模块亦可直接为一般光源。背板14可为背光模块I的结构件,以提供光源模块12及反光片16的结构支撑。于实作上,背板14可与应用装置(如前述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整合,此外,背板14亦可视反光片16的结构设计而可提供一部分的光反射功能。但本专利技术均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反光片16包含一第一基层162及一第二基层164。第一基层162及第二基材基层164均为可透光的,例如以PET膜制成,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第一基层162具有一第一表面1622,第一表面1622包含一第一表面微结构1622a。第二基层164具有一第二表面1642,第二表面1642为一平坦表面。第一基层162与第二基层164经由第一表面1622及第二表面1642相结合。利用第一表面微结构1622a接触第二表面1642,于第一表面1622及第二表面1642间形成多个空隙16。藉此,于第一基层162与第二基层164之间形成由多个空隙166组成的空气介层,可产生折射率差异,故能提升反光片16整体的反射效率。于本实施例中,光线自光源模块12进入并反射出反光片16的路径示意如图I中箭头所示;其中所示路径仅为概略示意光线的行进方向,非指实际光线反射、折射的角度。此夕卜,利用介质折射率的不同以能产生全反射的效果为熟知技艺者可知悉,关于此原理,于下文中将不另详细说明。补充说明的是,部分光线自第一基层162进入空隙166后,仍可为空隙166与第二基层164间的介面至少部分反射,亦有益于提升反光片16整体的反射效率。于实作上,无论第二基层164是否可透光,反光片16均可通过空气介层的存在而得到整体反射效率提升的效果。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层162内分布高反射粉末1624可进一步增加反光片16整体反射效率。此外,因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基层164亦可透光,故于第二基材基层164内亦分布高反射粉末1644,同样可增加反光片16整体反射效率。另外,由于第一基层162 及第二基层164均可透光,因此于实作上,反光片16于背光模块I内的配置不以图I所示者为限,例如于图2中,反光片16的第二基层164位于第一基层162与背板14之间,此时反光片16亦可通过空气介层的存在而得到整体反射效率提升的效果。再补充说明的是,当反光片16整体可透光时(即第一基层162及第二基层164均可透光),于实作上,若第一基层162与第二基层164的折射率相异时,可将反光片16折射率较高之一侧贴近光源模块12设置,使得除了空气介层可提供全反射的效果外,第一基材基层12与第二基材基层14的结合介面亦可提供全反射的效果,进而获取较佳的整体光反射效率。例如当第一基层162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基层164的折射率,可采如图I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光片,包含:一第一基层,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包含一第一表面微结构;以及一第二基层,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经由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相结合,该第一表面微结构使得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间形成多个空隙;其中,该第一基层或该第二基层为可透光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13 TW 1011210931.一种反光片,包含 一第一基层,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包含一第一表面微结构;以及 一第二基层,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经由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相结合,该第一表面微结构使得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间形成多个空隙; 其中,该第一基层或该第二基层为可透光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片,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空隙以一胶体填充,该胶体的折射率小于该第一基层及该第二基层中可透光者的折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表面为一平坦表面,该第一表面微结构接触该平坦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层的该第二表面包含一第二表面微结构,该第一表面微结构与该第二表面微结构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片,其特征在于,该可透光的第一基层或第二基层内分布高反射粉末。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具有一总厚度,该第一表面微结构为一粗糙表面,该粗糙表面具有一最大高度及一最小高度,该最大高度与该最小高度的差小于该总厚度的四分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具有一总厚度,该第一表面微结构为一规则压纹结构,该规则压纹结构具有一压纹深度,该压纹深度小于该总厚度的四分之一。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层及该第二基层均为可透光的,该第一基层的折射率等于该第二基层的折射率。9.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一光源模块; 一背板;以及 一反光片,设置于该光源模块及该背板之间,该反光片包含 一第一基层,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包含一第一表面微结构;以及 一第二基层,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经由该第一表面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鸿赖政全林义文许畯珽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