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其包括沉箱、支撑装置、作业平台、抱桩装置和起重设备,所述沉箱内设置有压载舱以及控制压载舱进水和排水的进排水系统,所述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沉箱上,并支撑所述作业平台,所述抱桩装置安装在所述作业平台上,用于定位桩体,所述起重设备用于起吊所述桩体和打桩锤,所述压载舱在航行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小于在打桩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所述沉箱在航行状态时浮在水上,在打桩状态时与水底地面接触。上述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通过设置沉箱,使其可以适应于潮间带和浅海区域等浅水水域的桩基施工,因为沉箱在打桩时始终稳定地支撑在水底地面上,即使因退潮搁浅,也不会影响桩基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
技术介绍
港口、桥梁、海上油气开采、海上风电开发等工程通常需要在潮间带或者浅海区域打下桩基。潮间带和浅海区域具有水流速度快、地质松软、水位变化大、对船舶吃水要求高等特点,进行桩基施工作业异常困难。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搭建临时栈桥或填海筑路等方法在潮间带和浅海水域打桩,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工期较长、投资巨大、对海洋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破坏的缺点。而常规打桩船则因为吃水问题很难进入潮间带进行打桩作业,因为其涨潮时可以进入潮间带,但在落潮时将被搁浅,施工安全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于在浅水水域施工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其包括沉箱、支撑装置、作业平台、抱桩装置和起重设备,所述沉箱内设置有压载舱以及控制压载舱进水和排水的进排水系统,所述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沉箱上,并支撑所述作业平台,所述抱桩装置安装在所述作业平台上,用于定位桩体,所述起重设备用于起吊所述桩体和打桩锤,所述压载舱在航行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小于在打桩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所述沉箱在航行状态时浮在水上,在打桩状态时与水底地面接触。优选地,所述作业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抱桩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导向块、抱桩架和抱桩器,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可移动地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导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抱桩架连接在所述导向块上,所述抱桩器安装在所述抱桩架上。优选地,所述抱桩架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所述抱桩器与所述第二导轨可移动地配合,所述抱桩器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抱桩器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优选地,所述抱桩架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抱桩器包括上滑块、下滑块、连接板和抱箍,所述上滑块与所述抱桩架上端的第二导轨可移动配合,且所述上滑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滑块与所述抱桩架下端的第二导轨可移动配合,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的至少其一上设置有所述抱箍,所述抱箍包括一对可开合地铰接在所述上滑块或下滑块上的夹臂。优选地,所述沉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水底底面的定位桩。优选地,所述定位桩包括桩本体和驱动装置,所述桩本体铰接在所述沉箱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桩本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桩本体相对于所述沉箱转动,以使所述桩本体的尾端靠近或远离所述沉箱的底面。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沉箱,另一端连接所述作业平台。优选地,所述沉箱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燃油舱,所述燃油舱通过油管与所述作业平台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沉箱,另一端连接所述作业平台,所述支撑柱中开设有连通所述作业平台和沉箱的通道,所述油管穿过所述通道。优选地,所述沉箱中还设置有淡水舱和/或污水舱,所述淡水舱、污水舱通过水管与所述作业平台连接。上述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通过设置沉箱,使其可以适应于潮间带和浅海区域等浅水水域的桩基施工,因为沉箱在打桩时始终稳定地支撑在水底地面上,即使因退潮搁浅,也不会影响桩基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的沉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沉箱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的抱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的沉箱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图3的沉箱的另一视角结构不意图;图5为图I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的抱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I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请参考图I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其包括沉箱I、支撑装置2、作业平台3、抱桩装置4和起重设备5,沉箱I内设置有压载舱12以及控制压载舱12进水和排水的进排水系统(图未示),支撑装置2安装在沉箱I上,并支撑作业平台3,抱桩装置4安装在作业平台3上,用于定位桩体200,起重设备5用于起吊桩体200和打桩锤6,压载舱12在航行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小于在打桩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沉箱I在航行状态时浮在水上,在打桩状态时与水底地面接触。该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可以通过拖轮在水上拖行,也可以自身设置有动力装置。在航行状态时,进排水系统排出压载仓12中的压载水,使沉箱I上浮,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可以在水上移动。当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航行至施工位置时,压载仓12进水,沉箱I下沉直至接触水底地面,使该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在打桩时能够比较稳定。该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可以在海洋、河流以及湖泊上进行桩基施工,对应地,水底地面可以为海床、河床或湖底。打桩时,起重设备5先将桩体200吊至抱桩装置4处,抱桩装置4将桩体200抱紧定位。然后,其中设备5吊起打桩锤6,从桩体200顶端夯击桩体200,将桩体200夯入水底地面。该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通过设置沉箱1,使其可以适应于潮间带和浅海区域等浅水水域的桩基施工,因为沉箱I在打桩时始终稳定地支 撑在水底地面上,即使因退潮搁浅,也不会影响桩基施工的安全性。上述的起重设备5可以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或者塔式起重机等,桩体200可以为钢桩、水泥桩等,进排水系统可以为压载泵及配套管路和阀门,打桩锤可以为液压锤或者依靠自身重力进行夯击的夯锤。作业平台3上还可以设置桩存储区,用于存储一定数量的桩体200,因此在打桩时可以不需要运载桩体200的驳船配合,可以提高桩基施工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作业平台3上还设置有生活楼8,用于保障作业平台3上的施工人员的生活需求。作为优选实施例,沉箱I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桩7。定位桩7的底部为尖头,当沉箱I进水下沉接触水底地面时,定位桩7在沉箱I的重力作用下,插入水底地面,将沉箱I固定。因此,在水流速度大、冲刷严重的施工环境,可以防止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受水流影响而产生滑移。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桩7包括桩本体71和驱动装置72,桩本体71铰接在沉箱I的底部,驱动装置72与桩本体71连接,用于驱动桩本体71相对于沉箱I转动,以使桩本体71的尾端靠近或远离沉箱I的底面。具体地,沉箱I的底面上可以开设收纳桩本体71的凹槽,凹槽中安装有平行于沉箱I的底面的铰接轴,桩本体71的首端通过该铰接轴与沉箱I铰接。驱动装置72为液压油缸,其缸筒铰接在沉箱I的底部,活塞杆铰接在桩本体71上。在航行状态时,驱动装置72驱动桩本体71转动,使桩本体71收纳在凹槽中,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箱(1)、支撑装置(2)、作业平台(3)、抱桩装置(4)和起重设备(5),所述沉箱(1)内设置有压载舱(12)以及控制压载舱(12)进水和排水的进排水系统,所述支撑装置(2)安装在所述沉箱(1)上,并支撑所述作业平台(3),所述抱桩装置(4)安装在所述作业平台(3)上,用于定位桩体(200),所述起重设备(5)用于起吊所述桩体(200)和打桩锤(6),所述压载舱(12)在航行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小于在打桩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所述沉箱(1)在航行状态时浮在水上,在打桩状态时与水底地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箱(I)、支撑装置(2)、作业平台(3)、抱桩装置(4)和起重设备(5),所述沉箱(I)内设置有压载舱(12)以及控制压载舱(12)进水和排水的进排水系统,所述支撑装置(2)安装在所述沉箱(I)上,并支撑所述作业平台(3),所述抱桩装置(4)安装在所述作业平台(3)上,用于定位桩体(200),所述起重设备(5)用于起吊所述桩体(200)和打桩锤¢),所述压载舱(12)在航行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小于在打桩状态时的压载水水量,所述沉箱(I)在航行状态时浮在水上,在打桩状态时与水底地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3)上设置有第一导轨(31),所述抱桩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导向块(41)、抱桩架(42)和抱桩器(44),所述导向块(41)与所述第一导轨(31)可移动地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导向块(4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向块(41)沿所述第一导轨(31)移动,所述抱桩架(42)连接在所述导向块(41)上,所述抱桩器(44)安装在所述抱桩架(4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桩架(42)上设置有第二导轨(43),所述第二导轨(4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导轨(31)的延伸方向,所述抱桩器(44)与所述第二导轨(43)可移动地配合,所述抱桩器(44)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抱桩器(44)沿所述第二导轨(43)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桩架(42)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第二导轨(43),所述抱桩器(44)包括上滑块(441)、下滑块(442)、连接板(443)和抱箍(444),所述上滑块(441)与所述抱桩架(42)上端的第二导轨(43)可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蒋三定,闫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