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木石组合桥的钢结构连接装置,尤其适用于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方便农村交通尤其是江南水乡搭建的小跨度简易桥梁,起到在所选桥址处对石砌桥墩和圆木纵梁进行迅速拼接的作用。
技术介绍
桥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在原古时代,人们跨越水道和峡谷,都是利用自然倒下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和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古代桥梁一般都是用木材和石材建造的。据考证,我国早在秦代就出现了多跨梁式木桥,如在渭水上建立的渭桥,之后还建了很多悬臂木桥、伸臂木桥等。此外我国在东汉期间便出现石拱桥,如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刻有拱桥图形。现在尚存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是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可见,木桥和石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浩荡文化。近代,铁的出现,为桥梁提供了新的建造材料。在桥梁新理论的推动下,出现了铁桥。到了现代,随着桥梁理论的进ー步完善与新型材料的进ー步发展,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桥、预应カ钢筋混凝土桥和钢桥。即便如此,在此期间,仍然有很多木桥石桥问世,尤其是在我国的江南,有些地方甚至有着“五歩一桥”的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石组合桥的钢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包括套帽(1)、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挡板(3)、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螺栓孔(5)、第一端板(61)和第二端板(62);?其中,套帽(1)套扣在桥墩上;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焊接在套帽(1)顶部中央,在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上方布置有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在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和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的两个端部沿径向朝远离圆点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端板(61)和第二端板(62),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和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通过第一端板(61)和第二端板(62)连接,第一端板(61)和第二端板(62)上分别设有螺栓 ...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木石组合桥的钢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包括套帽(I)、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挡板(3)、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螺栓孔(5)、第一端板(61)和第二端板(62); 其中,套帽(I)套扣在桥墩上;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焊接在套帽(I)顶部中央,在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上方布置有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在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和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的两个端部沿径向朝远离圆点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端板(61)和第二端板(62),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和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通过第一端板(61)和第二端板(62)连接,第一端板(61)和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