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864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涤纶85-95重量份、金属纤维5-15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将涤纶和金属纤维特点互补,发挥两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属于纺纱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纤维纺成的纱,如麻/棉、毛/棉、毛/麻/絹、涤/棉、涤/毛等等,打破了原来的棉、麻、毛、丝、化纤之间的界限,能够弥补单一某种纺织材料的不足,体现各组分纤维的优越性,以改善织物的服用功能,扩大适用范围。现有的混纺纱功能还不够齐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本专利技术的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涤纶85-95重量份、金属纤维5-15重量份。所述的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涤纶90重量份、金属纤维10重量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涤纶具有如下性能强度高。短纤维强度为2. 6 5. 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 6 S.OcN/dtex。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弹性好。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 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弹性模数为22 141cN/dteX,比锦纶高2 3倍。吸水性好。耐磨性好。耐磨性仅次于耐磨性最好的锦纶,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耐光性好。耐光性仅次于腈纶。耐腐蚀。可耐漂白剂、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耐稀碱,不怕霉,但热碱可使其分解。染色性较差。涤纶织物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不过洗后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涤纶是合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面料,熔点在260°C,熨烫温度可在180°C。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褶裥持久。同时,涤纶织物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烟头、火花等的接触。涤纶织物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晒能力很好,几乎与腈纶不相上下。涤纶织物耐各种化学品性能良好。酸、碱对其破坏程度都不大,同时不怕霉菌,不怕虫蛀。涤纶织物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金属纤维具有如下特性与有机、无机纤维相比,具有高的弹性、高的耐磨性、好的通气性、导电性、导磁性、导热性以及自润滑性和烧结性,应用范围广阔。本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将涤纶和金属纤维特点互补,发挥两者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本实施例中的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涤纶85重量份、金属纤维15重量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涤纶95重量份、金属纤维5重量份。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涤纶90重量份、金属纤维10重 量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涤纶85?95重量份、金属纤维5?15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和金属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涤纶85-95重量份、金属纤维5-15重量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咸稳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县兄弟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