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缓释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760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元缓释复混肥料,包括胶结-包膜型缓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重量为胶结-包膜型缓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重量的0.5~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所述缓释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元缓释复混肥料是通过有机-无机复混造粒、成品颗粒表面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膜、膜层表面黏附微生物菌剂(粉剂)的工艺方法制备的,避免了无机盐以及有机肥杂菌率高等对有益微生物活性、种群数量的影响,确保有效活菌数达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结合现有工艺设备即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有机-无机-生物三元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肥料是作物高产优质的物质基础,各种资料都表明作物产量的50%来源于施肥。自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植物的矿质营养理论后,化学肥料己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通常认为在世界粮食增产的份额中化肥大约占到40%。我国60年代以后,开始大量施用化肥,粮食产量也随之大幅增加。目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施用了世界30%以上的化肥,从而生产了占世界20%的粮食,化肥的功绩不可抹杀。但是,化肥的过 度使用也在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副作用。农田长期偏施化月巴,导致土壤肥力退化(土壤结构变差,土壤养分失衡、酸化、盐溃化和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化肥利用率下降、作物产品品质较差、施肥的环境效应令人担忧(大气氨挥发和反硝化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污染大气、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和湖泊NP富营养化)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问题。化肥使用带来的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迫使土壤和植物营养工作者不断寻找和探索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施肥新技术,并研究和开发新型肥料,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高产、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元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结?包膜型缓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为胶结?包膜型缓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质量的0.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结-包膜型缓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为胶结-包膜型缓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质量的O. 5 5%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固氮菌、根瘤菌、解磷菌、解钾菌、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结-包膜型缓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使用的胶结剂为聚乙烯醇混聚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混合物、泡沫塑料混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结-包膜型缓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使用的包膜剂为聚乙烯醇混聚物和建筑乳液以任意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包膜剂优选聚乙烯醇混聚物和建筑乳液按质量比0.5 I : I 2形成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乳液为醋均乳液、丁苯乳液、乙丙乳液、EVA乳液、苯丙乳液或纯丙乳液。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军黄绍文高伟唐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