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小车及起重机,包括小车架、行走驱动机构、起升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安装在小车架的两端部、用于驱动小车架行走;起升驱动机构安装在小车架的两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稳定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小车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起重机小车采用双工字横梁结构或双箱形梁结构,小车架重量大。起升驱动机构、减摇驱动机构布置在小车架横梁中部,小车架横梁受力状况不佳,增大了小车架横梁的自重挠度,不利于起升驱动机构调平,增大了小车啃轨的可能性。起升驱动机构采用平行轴布置方式,卷筒与电机之间空间小,不方便维护。港口门式起重机的主要工作机构为小车,起重机小车重量和布置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整机的重量、工作效率和维修方便性能。在现有技术中,起重机小车上的起升驱动机 构和减摇驱动机构布置在小车架横梁中部,造成起重机小车横梁采用双工字横梁结构或双箱形梁结构,造成起重机小车重量增大,成本增加。同时,也无法避免增大了小车架横梁的自重挠度。起升驱动机构和减摇驱动机构重量都集中在小车架横梁中部,造成横梁中部挠度加大,不利于起升驱动机构调平和工作。同时,也增加了小车行走驱动机构与起重机支腿上的轨道磨损,行走困难。行业内叫啃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小车,包括小车架、行走驱动机构、起升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安装在小车架的两端部、用于驱动小车架行走;其特征在于,起升驱动机构安装在小车架的两端部。进一步地,小车架包括横梁、左端梁、右端梁,左端梁与横梁的左端连接,右端梁与横梁的右端连接。进一步地,起升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左侧起升卷筒、第一右侧起升卷筒、第二左侧起升卷筒、第二右侧起升卷筒,左侧起升电机、右侧起升电机;左侧起升电机驱动第一左侧起升卷筒和第二左侧起升卷筒旋转,右侧起升电机驱动第一右侧起升卷筒和第二右侧起升卷筒旋转;第一左侧起升卷筒和第二左侧起升卷筒和左侧起升电机安装在小车架的左端;第一右侧起升卷筒和第二右侧起升卷筒和右侧起升电机安装在小车架的右端;第一左侧起升卷筒、第二左侧起升卷筒、第一右侧起升卷筒、第二右侧起升卷筒以横梁中心平面对称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小车架两端部的减摇驱动机构;减摇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左侧减摇卷筒、第一右侧减摇卷筒、第二左侧减摇卷筒、第二右侧减摇卷筒;第一左侧减摇卷筒和第二左侧减摇卷筒安装在左端梁上;第一右侧减摇卷筒和第二右侧减摇卷筒安装在右端梁上;第一左侧减摇卷筒和第一右侧减摇卷筒、第二左侧减摇卷筒和第二右侧减摇卷筒以横梁中心平面对称设置;第一左侧减摇卷筒和第二左侧减摇卷筒回转轴线相交;第一右侧减摇卷筒和第二右侧减摇卷筒回转轴线相交。进一步地,还包括吊具总成、四根起升钢丝绳、四个导向滑轮;导向滑轮安装在小车架上;吊具总成上设置有第一左侧滑轮、第二左侧滑轮、第一右侧滑轮、第二右侧滑轮;第一左侧滑轮和第二左侧滑轮安装于吊具总成左侧,第一右侧滑轮和第二右侧滑轮安装于吊具总成右侧;第一左侧起升卷筒和第二左侧起升卷筒回转轴线重合,且与第一左侧滑轮和第二左侧滑轮回转轴线垂直;第一右侧起升卷筒和第二右侧起升卷筒回转轴线重合,具与第一右侧滑轮和第二右侧滑轮回转轴线垂直; 第一根起升钢丝绳依次缠绕在第一左侧起升卷筒、第一导向滑轮、第一左侧滑轮上;第二根起升钢丝绳依次缠绕在第二左侧起升卷筒、第二导向滑轮、第二左侧滑轮上;第三根起升钢丝绳依次缠绕在第一右侧起升卷筒、第三导向滑轮、第一右侧滑轮上;第四根起升钢丝绳依次缠绕在第二右侧起升卷筒、第四导向滑轮、第二右侧滑轮上。进一步地,第一根起升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小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左侧起升卷筒上;第二根起升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小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左侧起升卷筒上;第三根起升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小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右侧起升卷筒上;第四根起升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小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右侧起升卷筒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四根减摇钢丝绳,四根减摇钢丝绳一端均固定在吊具总成上;第一根减摇钢丝绳缠绕在第一左侧减摇卷筒上,且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左侧减摇卷筒;第二根减摇钢丝绳缠绕在第二左侧减摇卷筒上,且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左侧减摇卷筒;第三根减摇钢丝绳缠绕在第一右侧减摇卷筒上,且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右侧减摇卷筒;第四根减摇钢丝绳缠绕在第二右侧减摇卷筒上,且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右侧减摇卷筒。进一步地,第一左侧起升卷筒、第一右侧起升卷筒、第二左侧起升卷筒、第二右侧起升卷筒的回转轴线与小车架行走方向平行。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横梁与左端梁和右端梁通过螺栓连接,横梁为单根箱形式梁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大车行走系统,龙门架,小车,电气系统,大车行走系统驱动整机行走,小车行走驱动机构驱动小车沿龙门架主梁上的轨道行走。所述小车为上述的起重机小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起重机小车和起重机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减小了小车发生啃轨的倾向,减少了小车架的横梁中部挠度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起升驱动机构和减摇驱动机构的调平性能。其二,起重机小车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成本低。其三、起重机的起吊稳定性能、安全性能、减摇性能、起吊能力等各方向均优于现有技术。附图说明图I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小车主视图2示出了图I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图I的左侧视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小车起升钢丝绳缠绕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小车减摇钢丝绳缠绕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起重机小车包括小车架I、行走驱动机构4、起升驱动机构2、减摇驱动机构3、驾驶室100、吊具总成5。小车架I包括横梁10、左端梁12、右端梁11,横梁10与左端梁12和右端梁11通过螺栓连接,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连接,如焊接、铆接等固定连接方式。横梁10为单根箱式梁结构,减轻起重机小车重量,提升吊运能力。同时也可以采用工字梁结构等形式。驾驶室100安装在横梁10上。行走驱动机构4包括四组行走电机40、41、42、43,行走电机40和行走电机42安装于小车架的左端梁12上;行走电机41和行走电机43安装于小车架的右端梁11上,四组行走电机40、41、42、43通过减速机组件同步驱动小车架I在起重机小车的轨道上平稳行走。起升驱动机构2包括四组起升卷筒20、21、22、23、两组起升电机200、201,对称布置在横梁10的两端。左侧起升电机201通过减速机总成、制动器等传动件驱动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和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同步旋转。右侧起升电机200通过减速机总成、制动器等传动件驱动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和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同步旋转。四组起升卷筒20、21、22、23在两组起升电机200、201的驱动下,同步旋转提升吊运货物,实现吊运货物的目的。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以横梁10中心平面对称设置,且四组起升卷筒20、21、22、23回转轴线与小车架行走方向平行。减摇驱动机构3包括四组减摇卷筒30、31、32、33、四组减摇电机300、301、302、303。对吊具总成5实现防摇的目的,保障吊具总成5平稳上升或下降。第一左侧减摇卷筒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小车,包括小车架(1)、行走驱动机构(4)、起升驱动机构(2),行走驱动机构(4)安装在小车架(1)的两端部、用于驱动小车架(1)行走;其特征在于,起升驱动机构(2)安装在小车架(1)的两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小车,包括小车架(I)、行走驱动机构(4)、起升驱动机构(2),行走驱动机构(4)安装在小车架(I)的两端部、用于驱动小车架(I)行走;其特征在于,起升驱动机构(2)安装在小车架(I)的两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小车架(I)包括横梁(10)、左端梁(12)、右端梁(11 ),左端梁(12)与横梁(10)的左端连接,右端梁(11)与横梁(10)的右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起升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左侧起升电机(201)、右侧起升电机(200);左侧起升电机(201)驱动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和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 )旋转,右侧起升电机(200 )驱动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和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旋转; 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和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和左侧起升电机(201)安装在小车架(I)的左端; 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和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和右侧起升电机(200)安装在小车架(I)的右端; 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以横梁(10)中心平面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小车架(I)两端部的减摇驱动机构(3); 减摇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左侧减摇卷筒(30)、第一右侧减摇卷筒(31)、第二左侧减摇卷筒(32)、第二右侧减摇卷筒(33);第一左侧减摇卷筒(30)和第二左侧减摇卷筒(32)安装在左端梁(12)上;第一右侧减摇卷筒(31)和第二右侧减摇卷筒(33)安装在右端梁(11)上; 第一左侧减摇卷筒(30)和第一右侧减摇卷筒(31)、第二左侧减摇卷筒(32)和第二右侧减摇卷筒(33)以横梁(10)中心平面对称设置; 第一左侧减摇卷筒(30)和第二左侧减摇卷筒(32)回转轴线相交;第一右侧减摇卷筒(31)和第二右侧减摇卷筒(33)回转轴线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具总成(5)、四根起升钢丝绳(80、81、82、83)、四个导向滑轮(60、61、62、63);导向滑轮安装在小车架(I)上;吊具总成(5)上设置有第一左侧滑轮(70)、第二左侧滑轮(72)、第一右侧滑轮(71)、第二右侧滑轮(73);第一左侧滑轮(70)和第二左侧滑轮(72)安装于吊具总成(5)左侧,第一右侧滑轮(71)和第二右侧滑轮(73)安装于吊具总成(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寒,江富豪,辛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