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式驱动机构,尤其是自行车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自行车的驱动机构包括脚蹬、主动链轮、链条和飞轮等,飞轮固定在后轮的轮轴上,主动链轮装在链轮轴(自行车中轴)上,链条绕于主动链轮与飞轮之间,脚的蹬力靠脚蹬(相当于曲柄)、主动链轮、链条、飞轮等部件传递到后轮上,从而驱动自行车前行。由于驾乘者是坐在座垫上用脚踩脚蹬,脚蹬做圆周运动,脚的蹬力方向不能确保始终垂直于力臂,在相同脚蹬力的作用下,通常是当左右脚蹬处于相同高度位置且脚蹬力垂直向下(假设自行车行驶在水平路面上)时所获得的力矩最大,而当左右脚蹬中的一个处于最高位置另一个处于最低位置时的力矩几乎为零,做功效率没有达到最大化。有时为了提高动力,人们会习惯性的随脚蹬踏板的转动而调整脚的蹬力方向,如果惯性不大时,脚向前下方或后下方蹬时就会感觉较吃力和别扭。另外,由于脚蹬是做圆周运动,坐着骑自行车时考虑脚的动作范围局限,脚蹬的圆周运动半径不能做得太大,这也是导致普通非变速自行车速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相同脚蹬力条件下,作用于主动链轮上的扭矩一致,效率更高,并方便驾乘者用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高效驱动机构,包括左脚蹬、右脚蹬、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固套在链轮轴端,从动链轮固套在后轮轴端,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从动链轮上装有后棘爪,该后棘爪与固套在后轮轴上的后棘轮相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皮带、右皮带和中置皮带,中置皮带连接于中置上换向轮与中置下换向轮之间,左皮带连接于左侧上换向轮、左侧下换向轮与左皮带轮之间,右皮带连接于右侧上换向轮、右侧下换向轮与右皮带轮之间;中置上换向轮、中置下换向轮分别装配在第一换向轮轴、第二换向轮轴上;左侧上换向轮与右侧上换向轮分别装配在第三换向轮轴的左右端,左侧下换向轮与右侧下换向轮分别装配在第四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高效驱动机构,包括左脚蹬、右脚蹬、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固套在链轮轴端,从动链轮固套在后轮轴端,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从动链轮上装有后棘爪,该后棘爪与固套在后轮轴上的后棘轮相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皮带、右皮带和中置皮带,中置皮带连接于中置上换向轮与中置下换向轮之间,左皮带连接于左侧上换向轮、左侧下换向轮与左皮带轮之间,右皮带连接于右侧上换向轮、右侧下换向轮与右皮带轮之间;中置上换向轮、中置下换向轮分别装配在第一换向轮轴、第二换向轮轴上;左侧上换向轮与右侧上换向轮分别装配在第三换向轮轴的左右端,左侧下换向轮与右侧下换向轮分别装配在第四换向轮轴的左右端;左脚蹬的上端同时连接在左皮带和中置皮带上,右脚蹬的上端同时连接在右皮带和中置皮带上;左皮带轮、右皮带轮活套在后轮轴上并分别位于后轮的两侧,左皮带轮、右皮带轮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有左主动链盘、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