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海云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带框三层绣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673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30
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带框三层绣品,主要由外框架、第一前景绢绣、第二前景绢绣及后景绢绣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前景绢绣和第二前景绢绣均为单面绣,且由通透性好的绢布绣制而成,所述后景绢绣为双面绣;所述第一前景绢绣及第二前景绢绣定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前、后两端面上,且均以其刺绣画面朝向绣品的外部设置,所述后景绢绣设于第一前景绢绣和第二前景绢绣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内框架,该内框架安装于所述外框架中;所述第一前景绢绣或第二前景绢绣与所述后景绢绣定位于该内框架的前、后两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的结构而言,简单有效地解决了后景绢绣定位难的问题,更加提升了绣品层次感和空间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刺绣产品,具体涉及ー种具有立体效果的带框三层绣品
技术介绍
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其艺术表达形式独特,主题选材涉及面广,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作为ー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刺绣历来是国内外收藏者欣赏和收藏的佳品。惟,自有文 字记载以来,人们所熟知和常见的刺绣均为平面结构,制成的各类エ艺品也均为平面产品,没有层次感,在灵动美的表现上还有不足,实为缺憾之处。而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平面绣品已很难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业界提出ー项《具有立体效果的带框双层绣品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申请(申请公布号CN101817279A),该公开申请文件记载了一种带框的双层绣品,以使绣品具有立体的表达效果。其结构如图I所示主要由内框架I、外框架2、前景絹绣3和后景絹绣4组成,所述前景絹绣3采用通透性好的絹布绣制而成,前景絹绣3固定在内框架I的正面,后景絹绣4固定在内框架I的后面,前景絹绣3和后景絹绣4之间的距离为广20厘米,内框架I安装在外框架2中。此申请文件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以往平面绣品存在的缺乏层次感和灵动美表现不足的问题,但其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带框三层绣品,主要由外框架、第一前景绢绣、第二前景绢绣及后景绢绣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前景绢绣和第二前景绢绣均为单面绣,且由通透性好的绢布绣制而成,所述后景绢绣为双面绣;所述第一前景绢绣及第二前景绢绣定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前、后两端面上,且均以其刺绣画面朝向绣品的外部设置,所述后景绢绣设于第一前景绢绣和第二前景绢绣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内框架,该内框架安装于所述外框架中;所述第一前景绢绣或第二前景绢绣与所述后景绢绣定位于该内框架的前、后两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具有立体效果的带框三层绣品,主要由外框架、第一前景絹绣、第二前景絹绣及后景絹绣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前景絹绣和第二前景絹绣均为单面绣,且由通透性好的絹布绣制而成,所述后景絹绣为双面绣;所述第一前景絹绣及第ニ前景絹绣定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前、后两端面上,且均以其刺绣画面朝向绣品的外部设置,所述后景絹绣设于第一前景絹绣和第二前景絹绣之间;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个内框架,该内框架安装于所述外框架中;所述第一前景絹绣或第二前景絹绣与所述后景絹绣定位于该内框架的前、后两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框三层绣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景絹绣和第二前景絹绣分别通过与玻璃的定位后,再固定于所述外框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框三层绣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由多根支撑杆件首尾相连构成,所述支撑杆件具有一前部侧缘;所述第一前景絹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周海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