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水磨石地坪打磨废浆液的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6448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04
一种现浇水磨石地坪打磨废浆液的回收方法,属于建筑物地坪绿色环保施工技术领域。步骤:配备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开挖用于安置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的箱坑;沿建筑物的墙体的外壁敷设废浆液排放管和清水回用引水管;对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的楼层地坪的楼梯口和门洞处设置用于阻止废浆液逃逸的围堰;废浆液回收与利用。优点:节约费用和减少在地坪上进行开挖和/或砌筑作业所需的人力投入;不会造成对原地址的任何污染而可体现环保;能将清水回用箱内的水回用于打磨施工作业,可以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能将滤取的渣料和沉淀物用于建筑装饰装璜的墙面施工,因而得以体现物尽其用并且杜绝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地坪绿色环保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浇水磨石地坪是一种以水泥为主要原料的复合地面材料,由于其具有整体性、防滑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于医院、工厂、机关、学校、商业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机场、车站和码头乃至食堂等的建筑物中。但是在对水磨石地坪磨光(业界也称抛光)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另一方面产生大量的废浆液。如果对废浆液不加以处理而直接排放,那么会造成环境污染,例如造成河道淤积、市政设施管网堵塞和损及土壤以及植物,等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水磨石地坪施工部门大都对施工过程中即对磨光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液加以拦截,具体是在施工场所的建筑物室外的地坪上开挖或砌筑具有一定容积的废浆液收集池(也称集废池),待废浆液引入并经过合理时间的沉淀后,将上层的清水排入市政管网如下水道或排至自然水系如河道,在施工过程中或终结后将沉淀物捞挖并运抵允许的场所进行填埋或按照特定的规范处理。上述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液的拦截方式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废浆液是直接凭借开挖于地坪上的集废池收集的,又由于直接开挖于地坪上的集废池具有不可移动的一次性使用的属性,因此当一处的打磨施工完成后转移至别处施工时又需开挖集废池,从而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其二,由于开挖集废池的工程量大并且在工程结束后需要进行回填,尤其还会造成集废池面积程度的永久性污染,因为集废池废址处的土壤遭到破坏,因此既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又产生局部污染;其三,由于不能将集废池的上层清水回用于打磨施工中,因而水资源浪费严重,与目前全社会崇尚的节约型节能型经济精神相悖;其四,由于在工程结束后或在打磨施工过程中需将积淀于集废池中的沉淀物从集废池捞出并运抵环保部门允许或指定的地点进行填埋,或者按特定的方式处理,因此不仅增加运力成本,而且会产生二次污染。由上述说明可知,将集废池直接构建于打磨施工场所的室外地坪无疑是一种治表而非治本的措施,并且在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应对之策的状况下别无其它选择。针对上述长期以来人们期望解决而始终未能破解的技术难题,本申请人作了广泛的文献检索,然而在已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旷日持久的积极尝试,并且经本申请人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的模拟实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依赖开挖于打磨施工场所的室外地坪上的集废池收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液而藉以体现可移动的重复使用效果并且节约开挖费用以及减少人力投入、有利于避免造成对集废池所在部位的土壤污染而藉以体现环保、有益于将集废过程中产生的上层清水回用于打磨施工作业而藉以节约水资源和有便于将拦截的废浆液中的沉淀物收集并用作建筑和/或装饰装潢材料而藉以体现物尽其用并且杜绝二次污染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A)前期准备,配备一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该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包括废浆液收集箱、清水回用箱和连接于废浆液收集箱与清水回用箱之间的并且既与废浆液收集箱相通又与清水回用箱相通的一个或复数个沉淀箱,其中废浆液收集箱、清水回用箱和沉淀箱的高度以及宽度是彼此相等的,并且在废浆液收集箱内配设有一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而在清水回用箱内设置有一用于将清水回用箱内的清水回引至打磨施工场所使用的清水引出装置; B)现场勘察,对建筑物的现浇水磨石地坪打磨施工场所的室内外环境踏勘,确定将所 述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设置于建筑物室外地坪上的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上开挖用于安置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的箱坑; C)管网敷设,沿建筑物的墙体的外壁敷设废浆液排放管和清水回用引水管,废浆液排放管和清水回用引水管的上端向上伸展到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的楼层,而废浆液排放管的下端的排液口伸展到所述的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清水回用引水管的下端同时与所述的清水引出装置以及水源管路连接,并且在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的楼层地坪上开设一过渡引液管孔,而在过渡引液管孔上配接一过渡引液管的一端,过渡引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废浆液排放管配接并且相通,在所述的清水回用引水管上并且在对应于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楼层的部位配接有用于为打磨作业提供清水的清水支管,在该清水支管上配设有清水放水阀; D)设围,对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的楼层地坪的楼梯口和门洞处设置用于阻止废浆液逃逸的围堰; E)废浆液回收与利用,使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所述楼层地坪上的由打磨产生的废浆液依次经所述的过渡引液管和废浆液排放管并且自排液口排入所述的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经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废浆液收集箱进行一级沉淀,一级沉淀后的上层液进入所述的沉淀箱,经沉淀箱二级沉淀后的上层的水进入所述的清水回用箱,由所述的清水引出装置供给所述的清水回用引水管,在开启所述清水支管上的清水放水阀的状态下供给打磨施工作业使用,将由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滤取的渣料以及在现浇水磨石打磨工程结束后积淀于废浆液收集箱和沉淀箱以及清水回用箱内的沉淀物收集并用作建筑装饰及装璜作业中的混合抹面砂浆的掺合料和/或腻子的掺合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废浆液收集箱朝向所述沉淀箱一侧的壁体的居中位置并且位于上部开设有一第一过滤网腔,在沉淀箱朝向废浆液收集箱一侧的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过滤网腔的位置开设有一与第一过滤网腔的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第二过滤网腔,而沉淀箱朝向所述清水回用箱一侧的壁体的居中位置并且位于上部开设有一第三过滤网腔,在清水回用箱朝向沉淀箱一侧的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三过滤网腔的位置开设有一与第三过滤网腔的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第四过滤网腔,所述的第一、第二过滤网腔的边缘部位彼此密封连接并且在该第一、第二过滤网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的第三、第四过滤网腔的边缘部位彼此密封连接并且在该第三、第四过滤网腔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箱坑的深度和宽度与所述废浆液收集箱的高度及宽度相等,而箱坑的长度为所述废浆液收集箱、清水回用箱以及投用的沉淀箱的数量的长度之和,并且箱坑的上平面低于所述建筑物的底层地坪,其中在所述的废浆液收集箱内还设置有一用于对废浆液收集箱内的废浆液进行循环过滤而藉以滤取渣料的废浆液循环过滤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过滤网的目数为80-150目,而所述的第二过滤网的目数为250-350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包括滤袋支架和滤袋,滤袋支架安顿在所述的废浆液收集箱内,滤袋套设在滤袋支架上,并且该滤袋的袋口部位与滤袋支架固定,所述废浆液排放管的排液口对应于滤袋的滤袋腔正上方,所述滤袋的目数为35-45目O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废浆液循环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泥浆泵、泥浆管、集浆滤袋和滤水格栅,第一电机与泥浆泵传动配合,并且由泥浆泵连同第一电机安顿在所述废浆液收集箱的底部,泥浆管的一端与泥浆泵的泥浆泵出液口连接,而另一端向上伸展并且探入到集浆滤袋内,集浆滤袋搁置在滤水格栅上,而滤水格栅设置在所述箱坑的上部并且该滤水格栅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废浆液收集箱的一侧的上边沿相贴靠,在滤水格栅朝向废浆液收集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浇水磨石地坪打磨废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前期准备,配备一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1),该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1)包括废浆液收集箱(11)、清水回用箱(12)和连接于废浆液收集箱(11)与清水回用箱(12)之间的并且既与废浆液收集箱(11)相通又与清水回用箱(12)相通的一个或复数个沉淀箱(13),其中:废浆液收集箱(11)、清水回用箱(12)和沉淀箱(13)的高度以及宽度是彼此相等的,并且在废浆液收集箱(11)内配设有一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而在清水回用箱(12)内设置有一用于将清水回用箱(12)内的清水回引至打磨施工场所使用的清水引出装置(4);B)现场勘察,对建筑物(6)的现浇水磨石地坪打磨施工场所的室内外环境踏勘,确定将所述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1)设置于建筑物室外地坪上的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上开挖用于安置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1)的箱坑(5);C)管网敷设,沿建筑物(6)的墙体(61)的外壁敷设废浆液排放管(7)和清水回用引水管(8),废浆液排放管(7)和清水回用引水管(8)的上端向上伸展到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6)的楼层,而废浆液排放管(7)的下端的排液口(71)伸展到所述的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清水回用引水管(8)的下端同时与所述的清水引出装置(4)以及水源管路(9)连接,并且在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6)的楼层地坪(62)上开设一过渡引液管孔(621),而在过渡引液管孔(621)上配接一过渡引液管(6211)的一端,过渡引液管(621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废浆液排放管(7)配接并且相通,在所述的清水回用引水管(8)上并且在对应于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楼层的部位配接有用于为打磨作业提供清水的清水支管(81),在该清水支管(81)上配设有清水放水阀(811);D)设围,对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6)的楼层地坪(62)的楼梯口(622)和门洞处设置用于阻止废浆液逃逸的围堰(6221);E)废浆液回收与利用,使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所述楼层地坪(62)上的由打磨产生的废浆液依次经所述的过渡引液管(6211)和废浆液排放管(7)并且自排液口(71)排入所述的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经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过滤后进入废浆液收集箱(11)进行一级沉淀,一级沉淀后的上层液进入所述的沉淀箱(13),经沉淀箱(13)二级沉淀后的上层的水进入所述的清水回用箱(12),由所述的清水引出装置(4)供给所述的清水回用引水管(8),在开启所述清水支管(81)上的清水放水阀(811)的状态下供给打磨施工作业使用,将由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滤取的渣料以及在现浇水磨石打磨工程结束后积淀于废浆液收集箱(11)和沉淀箱(13)以及清水回用箱(12)内的沉淀物收集并用作建筑装饰及装璜作业中的混合抹面砂浆的掺合料和/或腻子的掺合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水磨石地坪打磨废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前期准备,配备一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I),该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I)包括废浆液收集箱(11)、清水回用箱(12)和连接于废浆液收集箱(11)与清水回用箱(12)之间的并且既与废浆液收集箱(11)相通又与清水回用箱(12)相通的一个或复数个沉淀箱(13),其中废浆液收集箱(11)、清水回用箱(12)和沉淀箱(13)的高度以及宽度是彼此相等的,并且在废浆液收集箱(11)内配设有一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而在清水回用箱(12)内设置有一用于将清水回用箱(12)内的清水回引至打磨施工场所使用的清水引出装置⑷; B)现场勘察,对建筑物¢)的现浇水磨石地坪打磨施工场所的室内外环境踏勘,确定将所述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I)设置于建筑物室外地坪上的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上开挖用于安置废浆液收集滤挡沉淀分离机构(I)的箱坑(5); C)管网敷设,沿建筑物(6)的墙体(61)的外壁敷设废浆液排放管(7)和清水回用引水管(8),废浆液排放管(7)和清水回用引水管(8)的上端向上伸展到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6)的楼层,而废浆液排放管(7)的下端的排液口(71)伸展到所述的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清水回用引水管(8)的下端同时与所述的清水引出装置(4)以及水源管路(9)连接,并且在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6)的楼层地坪(62)上开设一过渡引液管孔(621),而在过渡引液管孔¢21)上配接一过渡引液管¢211)的一端,过渡引液管¢21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废浆液排放管(7)配接并且相通,在所述的清水回用引水管(8)上并且在对应于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楼层的部位配接有用于为打磨作业提供清水的清水支管(81),在该清水支管(81)上配设有清水放水阀(811); D)设围,对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建筑物(6)的楼层地坪(62)的楼梯口(622)和门洞处设置用于阻止废浆液逃逸的围堰(6221); E)废浆液回收与利用,使打磨施工作业所在的所述楼层地坪(62)上的由打磨产生的废浆液依次经所述的过渡引液管¢211)和废浆液排放管(7)并且自排液口(71)排入所述的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经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过滤后进入废浆液收集箱(11)进行一级沉淀,一级沉淀后的上层液进入所述的沉淀箱(13),经沉淀箱(13) 二级沉淀后的上层的水进入所述的清水回用箱(12),由所述的清水引出装置(4)供给所述的清水回用引水管(8),在开启所述清水支管(81)上的清水放水阀(811)的状态下供给打磨施工作业使用,将由废浆液初级过滤装置(2)滤取的渣料以及在现浇水磨石打磨工程结束后积淀于废浆液收集箱(11)和沉淀箱(13)以及清水回用箱(12)内的沉淀物收集并用作建筑装饰及装璜作业中的混合抹面砂浆的掺合料和/或腻子的掺合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现浇水磨石地坪打磨废浆液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废浆液收集箱(11)朝向所述沉淀箱(13) —侧的壁体的居中位置并且位于上部开设有一第一过滤网腔(111),在沉淀箱(13)朝向废浆液收集箱(11) 一侧的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过滤网腔(111)的位置开设有一与第一过滤网腔(111)的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第二过滤网腔(131),而沉淀箱(13)朝向所述清水回用箱(12) —侧的壁体的居中位置并且位于上部开设有一第三过滤网腔(132),在清水回用箱(12)朝向沉淀箱(13) —侧的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三过滤网腔(132)的位置开设有一与第三过滤网腔(132)的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第四过滤网腔(121),所述的第一、第二过滤网腔(111、131)的边缘部位彼此密封连接并且在该第一、第二过滤网腔(111、131)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4),所述的第三、第四过滤网腔(132、121)的边缘部位彼此密封连接并且在该第三、第四过滤网腔(132、121)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5),所述箱坑(5)的深度和宽度与所述废浆液收集箱(11)的高度及宽度相等,而箱坑(5)的长度为所述废浆液收集箱(11)、清水回用箱(12)以及投用的沉淀箱(13)的数量的长度之和,并且箱坑(5)的上平面低于所述建筑物¢)的底层地坪,其中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菊芳张健忠周健王建民陆晓江陆耀斌须东平黄义忠钱志峰曹革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洋华联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