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槽长和分度角UC型微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622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对称槽长和分度角UC型微钻,包括本体和固设其一端的圆柱形钻头,钻头远离本体的一端为头部,头部的直径比钻头的头部到本体之间的部分的外径大,在钻头的侧面上设有两条沿钻头轴向的第一、二螺旋凹槽,第一螺旋凹槽贯穿钻头,第二螺旋凹槽仅设于头部,第一、二螺旋凹槽相对钻头的径向呈不对称分布;在头部远离本体的一端面为尖部,在尖部上设有第一、二横刃和切削刃,第一、二横刃分别设于尖部的轴心和第一、二螺旋凹槽之间,切削刃设于第一螺旋凹槽和尖部的交界处,且切削刃的一端连接第一横刃远离尖部轴心的一端,另一端至尖部的侧面边缘。该UC型微钻不仅具有更高强度、不易折断,而且生产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C型微钻,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槽长和分度角UC型微钻
技术介绍
现有的UC型微钻(大头型直径小于O. 5mm的钻头)都是对称的长度和对称分布的双槽钻头,但其容易折断,并且每支钻针的加工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对称槽长和分度角UC型微钻,该UC型微钻不仅具有更高强度、不易折断,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对称槽长和分度角UC型微钻,包括本体和固设于该本体一端的圆柱形钻头,所述钻头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头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即公称直径)比所述钻头的头部到本体之间的部分的外径大,在所述钻头的侧面上设有两条沿钻头轴向的第一螺旋凹槽和第二螺旋凹槽,所述第一螺旋凹槽贯穿所述钻头,所述第二螺旋凹槽仅设于所述头部,所述第一螺旋凹槽和第二螺旋凹槽相对所述钻头的径向呈不对称分布;在所述头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面为尖部,在所述尖部上设有第一横刃、第二横刃和切削刃,所述第一横刃设于所述尖部的轴心和第一螺旋凹槽之间,所述第二横刃设于所述尖部的轴心和第二螺旋凹槽之间,所述切削刃设于所述第一螺旋凹槽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对称槽长和分度角UC型微钻,包括本体(1)和固设于该本体一端的圆柱形钻头(2),所述钻头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头部(3),所述头部的直径比所述钻头的头部到本体之间的部分的外径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钻头的侧面上设有两条沿钻头轴向的第一螺旋凹槽(4)和第二螺旋凹槽(5),所述第一螺旋凹槽贯穿所述钻头,所述第二螺旋凹槽仅设于所述头部,所述第一螺旋凹槽和第二螺旋凹槽相对所述钻头的径向呈不对称分布;在所述头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面为尖部(9),在所述尖部上设有第一横刃(6)、第二横刃(7)和切削刃(8),所述第一横刃设于所述尖部的轴心和第一螺旋凹槽之间,所述第二横刃设于所述尖部的轴心和第二螺旋凹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槽长和分度角UC型微钻,包括本体(I)和固设于该本体一端的圆柱形钻头(2),所述钻头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头部(3),所述头部的直径比所述钻头的头部到本体之间的部分的外径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钻头的侧面上设有两条沿钻头轴向的第一螺旋凹槽(4)和第二螺旋凹槽(5),所述第一螺旋凹槽贯穿所述钻头,所述第二螺旋凹槽仅设于所述头部,所述第一螺旋凹槽和第二螺旋凹槽相对所述钻头的径向呈不对称分布;在所述头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面为尖部(9),在所述尖部上设有第一横刃¢)、第二横刃(7)和切削刃(8),所述第一横刃设于所述尖部的轴心和第一螺旋凹槽之间,所述第二横刃设于所述尖部的轴心和第二螺旋凹槽之间,所述切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龙陆立根蓝兴杰赖国裕
申请(专利权)人:华伟纳精密工具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