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580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回收性能高、消耗动力低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具有吸收塔、再生塔和至少1个冷却装置。上述吸收塔中被导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和吸收二氧化碳的贫液,使上述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与上述贫液接触而生成吸收了二氧化碳后的富液并将其排出。上述再生塔将从上述吸收塔排出的上述富液加热,由此散放含有二氧化碳的蒸气,生成从上述富液分离出二氧化碳后的贫液并将其返回至上述吸收塔。上述冷却装置中被导入冷却介质,对气体、上述贫液以及上述富液的至少任一个进行冷却。上述冷却装置彼此串联连接,包含分别导入第1以及第2冷却介质的第1以及第2冷却器,上述第1冷却介质是实质上不使用动力而生成的,上述第2冷却介质是使用动力而生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ー种ニ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ニ氧化碳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关于ニ氧化碳的回收,作为对于全球所担忧的地球温暖化问题的有效对策的ニ氧化碳捕获封存(CCS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技术正受到关注。特别是正在探讨以火力发电站或炼铁厂等所产生的处理排出气体为对象,通过水溶液来回收ニ氧化碳的方法。 但是,根据以往的ニ氧化碳回收技术,为了使吸收塔内的温度为低温而维持高的ニ氧化碳回收性能,需要对供给到吸收塔内的含有ニ氧化碳的气体或吸收液、吸收塔内部等进行冷却,而为了抑制吸收塔或再生塔的排出气体中的吸收液成分被排出到ニ氧化碳回收系统(以下,简称为“系统”)タト,需要对冷却吸收塔或再生塔排出气体的气体冷凝器的温度进行冷却。此外,还存在的问题是当含有ニ氧化碳的气体中所含的大量水分未经冷却地被导入ニ氧化碳回收装置内时,吸收液的浓度降低等,冷却动カ能高而ニ氧化碳分离回收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回收性能高而消耗动カ低的ニ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ニ氧化碳回收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实施方式的ニ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吸收塔,导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和吸收二氧化碳的贫液,使上述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与上述贫液接触而生成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富液并将该富液排出;再生塔,对从上述吸收塔排出的上述富液进行加热,使含有二氧化碳的蒸气从上述富液散放,由此,生成从上述富液分离出二氧化碳后的贫液并将该贫液返回至上述吸收塔;以及至少一个冷却装置,对上述气体、上述贫液以及上述富液的至少任一个进行冷却,各冷却装置彼此串联连接,并包含分别导入有第1以及第2冷却介质的第1以及第2冷却器,上述第1冷却介质是实质上不使用动力而生成的,上述第2冷却介质是使用动力而生成的,上述第1冷却器被设置于比上述第2冷却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1 JP 137716/20111.一种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吸收塔,导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和吸收二氧化碳的贫液,使上述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与上述贫液接触而生成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富液并将该富液排出; 再生塔,对从上述吸收塔排出的上述富液进行加热,使含有二氧化碳的蒸气从上述富液散放,由此,生成从上述富液分离出二氧化碳后的贫液并将该贫液返回至上述吸收塔;以及 至少一个冷却装置,对上述气体、上述贫液以及上述富液的至少任一个进行冷却,各冷却装置彼此串联连接,并包含分别导入有第I以及第2冷却介质的第I以及第2冷却器, 上述第I冷却介质是实质上不使用动力而生成的, 上述第2冷却介质是使用动力而生成的, 上述第I冷却器被设置于比上述第2冷却器靠近上流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装置包含对通过上述贫液吸收了二氧化碳后的上述气体进行冷却的第I冷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装置包含对含有通过加热上述富液而排出的二氧化碳的蒸气进行冷却的第2冷却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装置包含对来自上述再生塔的上述贫液进行冷却的第3冷却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冷却装置包含对上述吸收塔内的上述气体以及上述贫液、富液的至少任一个进行冷却的第4冷却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田津满铃木健介齐藤聪程塚正敏北村英夫江上法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