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5682 阅读:6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腔胃管,它包括主管体,所述主管体被分为三个沿管体长度方向延展的管状腔;其中的第一管状腔为减压泄流管腔,其中的第二管状腔,作为营养输送管腔或者调节管腔,其中的第三管状腔,当第二管状腔为营养输送管腔时,其为调节管腔,当第二管状腔为调节管腔时,其为营养输送管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胃部治疗的同时也可保证营养输送治疗能顺利进行。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可以有多个治疗方式同时进行,从而可用最短的治疗时间,最佳的治疗方案,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有专用固定气囊,在治疗时,胃管不会被患者无意识带动,较为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胃管。
技术介绍
目前的胃管只有单腔或双腔胃管,单腔胃管弊端很多,譬如胃肠减压和营养不能同时进行,还有引流时很容易破坏胃黏膜形成胃出血,胃管堵塞等等。虽说双腔胃管有很多先进性,但现有的双腔也有弊端,譬如胃减压,防滑脱及空肠或十二指肠营养同时用时等等.这时就显现双腔胃管的弊端,并且现有的双腔胃管只是把两根单腔胃管的功能合二为一,而它们有相互连通的共腔孔,当用于患者,直接形成患者胃部与外界的通道,同时进 行两项治疗手段时,虽然起到了 1+1=2的作用;但当同时进行两项治疗或有异物堵住一腔胃管出口时,都会影响到对方一腔,因此只能取出清理或重换。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病情治疗时间;当患者需要同时在胃部与十二指肠或空肠部位治疗时,就更无能为力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腔胃管,能够具有多种变化方式以及进行多种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三腔胃管,包括主管体,所述主管体被分为三个沿管体长度方向延展的管状腔;其中的第一管状腔为减压泄流管腔,其中的第二管状腔,作为营养输送管腔或者调节管腔,其中的第三管状腔,当第二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腔胃管,包括主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被分为三个沿管体长度方向延展的管状腔;其中的第一管状腔为减压泄流管腔,其中的第二管状腔,作为营养输送管腔或者调节管腔,其中的第三管状腔,当第二管状腔为营养输送管腔时,其为调节管腔,当第二管状腔为调节管腔时,其为营养输送管腔;在主管体的进口端,上述三个管状腔分别具有通口;所述减压泄流管腔的头部区域有一至多个通主体管外的第一孔,所述第二管状腔和第三管状腔中作为营养输送管腔的,其头部区域设有一个或多个通主体管外的第二孔,所述第二管状腔和第三管状腔中作为调节管腔的,其头部区域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孔,所述第三孔通主体管外,或者通减压泄流管腔,或者当第三孔为多个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三腔胃管,包括主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被分为三个沿管体长度方向延展的管状腔;其中的第一管状腔为减压泄流管腔,其中的第二管状腔,作为营养输送管腔或者调节管腔,其中的第三管状腔,当第二管状腔为营养输送管腔时,其为调节管腔,当第二管状腔为调节管腔时,其为营养输送管腔;在主管体的进口端,上述三个管状腔分别具有通口 ;所述减压泄流管腔的头部区域有一至多个通主体管外的第一孔,所述第二管状腔和第三管状腔中作为营养输送管腔的,其头部区域设有一个或多个通主体管外的第二孔,所述第二管状腔和第三管状腔中作为调节管腔的,其头部区域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孔,所述第三孔通主体管外,或者通减压泄流管腔,或者当第三孔为多个时,一部分第三孔通主体管外,一部分第三孔通减压泄流管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腔胃管,其特征在于,它在主管体的中部设有包在主管体外围的囊,所述囊用于在充盈状态时与胃部贲门部位相配合;所述第二管状腔作为充囊管腔,或者营养输送管腔和调节管腔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三管状腔,当第二管状腔为营养输送管腔和调节管腔中的其中之一时,其为充囊管腔,当第二管状腔为充囊管腔时,其为营养输送管腔和调节管腔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管状腔和第三管状腔中作为充囊管腔的,其第二孔通所述囊。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三腔胃管,其特征在于它设有营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善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