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痛经大多由于气滞、血瘀、寒凝而成。现有技术中治疗痛经,中西医的药物都有不少,中药疗程长,效果慢,西药通常采用止痛片暂时止痛,治标不治本,并且对于不同中医分型的痛经,没有针对性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的用于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炭蒲黄11-15、青龙齿4-8、肉桂1-5-7、大对经草1_5、丹参1_5、桂枝8_12、红根仔草11-15、艾草4-8、生姜11-17、五灵脂8-12、广木香7_11、茱萸4_8、茯苓4_8、泽兰8_12、竹壳菜8_12。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炭蒲黄15、青龙齿6、肉桂5、大对经草3、丹参3、桂枝10、红根仔草15、艾草6、生姜15、五灵脂10、广木香9、茱萸6、茯苓6、泽兰10、竹壳菜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重用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的中药,尤其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针对性强,疗效好,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炭蒲黄15、青龙齿6、肉桂5、大对经草3、丹参3、桂枝10、红根仔草15、艾草6、生姜15、五灵脂10、广木香9、茱萸6、茯苓6、泽兰10、竹壳菜10。称取以上各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炭蒲黄11?15、青龙齿4?8、肉桂1?5?7、大对经草1?5、丹参1?5、桂枝8?12、红根仔草11?15、艾草4?8、生姜11?17、五灵脂8?12、广木香7?11、茱萸4?8、茯苓4?8、泽兰8?12、竹壳菜8?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炭蒲黄11-15、青龙齿4-8、肉桂1-5-7、大对经草1_5、丹参1_5、桂枝8_12、红根仔草11-15、艾草4-8、生姜11-17、五灵脂8-12、广木香7-11、茱萸4-8、茯苓4-8、泽兰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