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当归8—10份、白芍15—20份、桂枝15—20份、鹿角胶5—8份、熟地25—30份、干姜10—12份、桃仁8—10份、红花8—10份、益母草25—30份、丹皮10—12份、炒蒲黄8—10份、细辛4—6份、阿胶8—10份、三七2—3份、麻黄8—10份、土元8—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治疗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6%,其治愈速度快,轻度患者一般1—2个疗程即可明显见效,2—3个疗程即可痊愈,对于重度患者,2—3个疗程即可见效,3—5个疗程即可痊愈,愈后不再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病的中药。
技术介绍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月经期出现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其疼痛常呈痉挛性,主要集中在腰部和小腹部,严重者剧痛难忍,头晕目眩,甚至会出现晕厥、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临床常见证型有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湿热瘀结证、气血两虚证、阳虚内寒证、肝肾不足证。本专利技术主要研究的是临床最常见的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该证型系因寒致瘀而发的痛经。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是采取镇痛的方式,其副作用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能治疗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的中药,该专利技术以中医的“通则不痛”为准则,以温经散寒、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改善了血液循环,且无任何副作用,在远期疗效方面有独特优势。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当归8 —10份、白芍15 — 20份、桂枝15 — 20份、鹿角胶5— 8份、熟地25— 30份、干姜10 —12份、桃仁8 —10份、红花8—10份、益母草25— 30份、丹皮10 —12份、炒蒲黄8 —10份、细辛4一6份、阿胶8 —10份、二七2—3份、麻黄8一 10份、土兀8一 10份。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为采用常规工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沫,然后用常规方法制成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服用方法饭后用水送服,一天3次,每次一袋,10天为一个疗程,月经前I个星期开始服药,服药期间忌腥、冷、辣食物。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当归,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采用的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解痉挛的功效;采用的桂枝具有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采用的鹿角胶对妇女子宫虚冷具有明显疗效;采用的熟地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月经不调等症;采用的干姜,味辛,性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功效;采用的桃仁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对痛经具有显著功效;采用的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显著功效;采用的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的功效,对治疗月经不调、瘀血腹痛等具有明显疗效;采用的丹皮与炒蒲黄配合使用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本方中的细辛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症;本方中的阿胶,用于血虚萎黄,眩晕等症,与本方中的当归、熟地等补益气血药同用,效果尤佳;本方中的三七,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痛经、瘀阴腹痛等症;采用的麻黄具有发汗散寒的显著功效;采用的土元具有破瘀血的功能,用于瘀血经闭、症瘕痞块、散瘀止痛等症。将这些药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达到温经散寒、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自2000年以来,通过对200名患者的治疗表明,该专利技术能有效治疗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6%,其治愈速度快,轻度患者一般I一2个疗程即可明显见效,2— 3个疗程即可痊愈,对于重度患者,2-3个疗程即可见效,3-5个疗程即可痊愈,愈后不再复发。下面通过两个表格病例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当归8—10份、白芍15—20份、桂枝15—20份、鹿角胶5—8份、熟地25—30份、干姜10 —12份、桃仁8 —10份、红花8 —10份、益母草25— 30份、丹皮10 —12份、炒蒲黄8—10份、细辛4一6份、阿胶8 —10份、三七2— 3份、麻黄8 —10份、土元8 —10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当归8—10份、白芍15—20份、桂枝15—20份、鹿角胶5—8份、熟地25—30份、干姜10—12份、桃仁8—10份、红花8—10份、益母草25—30份、丹皮10—12份、炒蒲黄8—10份、细辛4—6份、阿胶8—10份、三七2—3份、麻黄8—10份、土元8—10份。本专利技术能有效治疗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6%,其治愈速度快,轻度患者一般1—2个疗程即可明显见效,2—3个疗程即可痊愈,对于重度患者,2—3个疗程即可见效,3—5个疗程即可痊愈,愈后不再复发。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886036SQ20121038426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孙丽 申请人:孙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证型痛经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当归8—10份、白芍15—20份、桂枝15—20份、鹿角胶5—8份、熟地25—30份、干姜10—12份、桃仁8—10份、红花8—10份、益母草25—30份、丹皮10—12份、炒蒲黄8—10份、细辛4—6份、阿胶8—10份、三七2—3份、麻黄8—10份、土元8—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
申请(专利权)人:孙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