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412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喇叭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喇叭主体及一放置体;该喇叭主体具有一共鸣音箱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共鸣音箱两端位置的喇叭,该共鸣音箱上具有一插接孔,该放置体具有一固定部及一与该固定部连接的放置部,该固定部是固定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该放置部可受外力作用而于一收合位置至一放置位置间任意移动定位者,当该放置体的放置部位于收合位置时,位于该共鸣音箱上,当该放置部位于放置位置时,是呈展开状,以供一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定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喇叭,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喇叭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可携式电子装置(如MP3播放器、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功能愈来愈多,几乎成为一般民众必备的携身物品。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众多的娱乐功能中,最为受到喜爱主要为音乐播放、影片播放或游戏。而可携式电子装置本身所配置的喇叭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只能称为堪用。因此,有许多的民众在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音乐或影片的播放或进行游戏时,会外接一独立的喇叭音箱,以凭借外部喇叭较佳的音质来达到更佳的娱乐效果。然而,一般的独立喇叭,在设计上仅能供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接线连接,并无法 供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靠合或定位,使得在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需将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于一平面(如桌面)上,但如此一来,不仅在操作上较为不便,且在观赏影片时,也无法得到较佳的观赏角度,导致娱乐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喇叭结构,是能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稳定的放置抵靠,以使可携电子装置能固定于一适当的位置与角度上,以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及观赏角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喇叭主体,具有一共鸣音箱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共鸣音箱两端位置的喇叭,该共鸣音箱上具有一插接孔;一放置体,具有一固定部及一与该固定部连接的放置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该放置部能够受外力作用而在一收合位置至一放置位置间任意移动定位;当该放置体的放置部位于收合位置时,该放置部位于该共鸣音箱上,当该放置部位于放置位置时,该放置部是呈展开状,以供一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定位。还包括有一控制器,其设置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内,并与该插接孔及该两个喇叭电性连接。该喇叭主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插接孔的第一孔。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还具有至少一个减压孔。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减压孔的第二孔。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还具有一电源状态识别孔。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电源状态识别孔的第三孔。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还具有一电源开关。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电源开关的第四孔。该放置体为一可挠性带体,其一段圈绕固定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以构成该固定部,另一段则未固定于该共鸣音箱上以构成该放置部。该放置体的固定部外侧面上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该放置部内侧面上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当该放置部位于收合位置时,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加以结合。该第一结合部为一魔鬼毡,该第二结合部为一能够与该第一结合部粘结或受力分离的魔鬼毡。该第一结合部为一磁性扣,该第二结合部为一能够与该第一结合部磁吸或受力分 离的磁性扣。该放置体的放置部内侧面上具有若干的止滑条。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为一硬质的半圆板片,该放置部为一硬质的半圆板片,该固定部是固接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下半部外周面上,该放置部一侧凭借至少一铰链而连接于该固定部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由于本技术的喇叭结构,不仅能用以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音源加以播放,更能提供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放置定位功效,以能让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摆放位置更加地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以增进使用上的音响效果及便利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收合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后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其主要显示呈展开时的状态;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其主要显示呈收合时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喇叭结构100 ;喇叭主体10 ;共鸣音箱11 ;插接孔111 ;减压孔112 ;电源状态识别孔113 ;电源开关114 ;喇叭12 ;放置体20 ;固定部21 ;第一孔211 ;第二孔212 ;第三孔213 ;第四孔214 ;第一结合部215 ;放置部22 ;第二结合部221 ;止滑条222 ;可携式电子装置90;连接线91;第二较佳实施例喇叭结构200 ;喇叭主体30 ;共鸣音箱31 ;放置体40 ;固定部41 ;放置部42 ;铰链4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技术的特征与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I至图6,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喇叭结构100,其主要包含有一喇叭主体10、一放置体20及一控制器(图中未示),其中;请参阅图I及图6,该喇叭主体10,具有一中空圆筒状的共鸣音箱11及两个喇叭12,该共鸣音箱11上具有一连通内、外部的插接孔111、两个减压孔112、一电源状态识别孔113及一电源开关114,该两个喇叭12则分别设置于该共鸣音箱11的两端上。请参阅图I、图2,该放置体20,为一可挠性带体,可为皮革、布材…等制成。该放置体20具有一固定部21及一以一体连接于该固定部21 —侧上的放置部22,该可挠性带体是以其一段圈绕固定于该喇叭主体10的共鸣音箱11上,以构成该固定部21 (即该固定部21是圈绕固定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11上),且该固定部21上并具有一连通该插接孔111的第一孔211、两个分别连通该各减压孔112的第二孔212、一连通该电源状态识别孔113的第三孔212及一连通该电源开关114的第四孔214,并在该固定部21的一外侧面上具有一第一结合部215,该第一结合部213可为一磁性扣,而该可挠性带体未固定于该共鸣音箱11上的另一段则可展开成为放置部22,该放置部22可受外力作用而于一收合位置至一放置位置间任意移动。该放置部22的一内侧面上具有一第二结合部221,该第二结合部221为一可与该第一结合部215进行相互磁吸或受力分离的磁性扣,且该放置部22的一·内侧面上具有若干的止滑条222。该控制器,设置于该喇叭主体10的共鸣音箱11内,并与该插接孔111、电源状态识别孔113、电源开关114及该两个喇叭12作电性连接。如此,上述即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喇叭结构100的各部构件及其组成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介绍如下首先,当使用本技术的喇叭结构100时,可将喇叭主体10平放于一平面(如桌面)上,并将该放置体20的放置部22移动至放置位置上,以呈展开状态(如图2、图3所示),接着便可将一可携式电子装置90 (如MP3播放器、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一侧放置于该放置部22的止滑条222上(如图4所示),可由该止滑条222所提供的止滑效果,以避免该可携式电子装置90因重量或角度而造成位置移动,即能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90进行定位,再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90靠置于该共鸣音箱11上,并由一连接线91同时插接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90与喇叭主体10的插接孔111中(如图4及图6所),使由该连接线91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90的音源传输至该控制器中,并开启该电源开关114,以由该控制器再将音源自所述的这些喇叭12所输出进行播放。如此一来,由于本技术的喇叭结构100,不仅能用以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90的音源加以播放,更能提供该可携式电子装置90的放置定位功效,以能让可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喇叭主体,具有一共鸣音箱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共鸣音箱两端位置的喇叭,该共鸣音箱上具有一插接孔;一放置体,具有一固定部及一与该固定部连接的放置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该放置部能够受外力作用而在一收合位置至一放置位置间任意移动定位;当该放置体的放置部位于收合位置时,该放置部位于该共鸣音箱上,当该放置部位于放置位置时,该放置部是呈展开状,以供一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喇叭主体,具有一共鸣音箱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共鸣音箱两端位置的喇叭,该共鸣音箱上具有一插接孔; 一放置体,具有一固定部及一与该固定部连接的放置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该放置部能够受外力作用而在一收合位置至一放置位置间任意移动定位; 当该放置体的放置部位于收合位置时,该放置部位于该共鸣音箱上,当该放置部位于放置位置时,该放置部是呈展开状,以供一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控制器,其设置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内,并与该插接孔及该两个喇叭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喇叭主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插接孔的第一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还具有至少一个减压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减压孔的第二孔。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还具有一电源状态识别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电源状态识别孔的第三孔。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喇叭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凯
申请(专利权)人:奇普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