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压延效果的冲压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380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具有压延效果的冲压加工方法,用于成形出油封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模具间的成形间隙而使模具在成形时且具有压延材料的效果,并降低模具的移动速度,使成形时的操作速度变慢,以增加成形后油封套的真圆度,并降低其表面粗糙度,因而不必后续的车削加工与抛光加工,其成形后的油封套即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增加生产速度,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材料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仅仅通过冲压成形即可满足油封套所需规格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所示,油封套10为油压机器的重要零件,其用于保持润滑油不外泄,因而油封套10的真圆度与表面粗糙度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格。现有的制造油封套10的方法为,准备上下相对套合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并将板材置于该上模具与该下模具之间,并利用冲床使该上模具与该下模具套合,即可成形出油封套半成品。此油封套半成品,其外观已具有雏型,但是其通过传统冲压方式所成形,因而油封套半成品的真圆度与表面粗糙度都未能到达油封套所要求的标准,因而此传统加工方式必须再通过后续的车削加工与抛光加工,继续加工油封套半成品,使其真圆度与表面粗糙度满足油封套所要求的标准,才能制造出油封套。如上所述的加工方式,其操作繁锁,且车削加工与抛光加工相当费时而需相当多的成本,其难以快速大量生产且成本相当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披露一种冲压成形加工方法,其不需后续加工处理,即可达到符合油封套的规格要求。-->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方法,其用于成形出油封套,其步骤包括准备模具、准备板材、准备冲压机,其中所准备的板材具有预定厚度,而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且上模与下模套合后具有成形间隙,且预定厚度大于成形间隙;冲压机则包括上移动机件与下固定机件,上移动机件与下固定机件分别设置上模与下模,并在将板材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后,再将上移动机件朝下固定机件移动,以使上模与下模套合,成形压延该板材,而成形出该油封套。由此,由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模具的成形间隙小于板材的预定厚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成形的同时且具有延压的效果,因而其成形后的尺寸精密度较高,粗糙度较小,其所制造出来的真圆度与表面粗糙度已能达到油封套的规格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油封套的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板材结构剖视图。图4-1是本专利技术成形示意图一。图4-2是本专利技术成形示意图二。图4-3是本专利技术成形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目的及功效将通过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说明。请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用于成形出油封套10(如图1所示),首先准备模具20,该模具20包括上模21与下模22,且上模21与下模22对合后具有成形间隙D。请参照图3所示,接着再准备板材30,板材30具有预定厚度E,且预定厚度E大于成形间隙D,如预定厚度E为1.2毫米(mm),则成形间隙D可以在0.65~0.9倍之间,即,成形间隙D为0.78毫米(mm)~1.08毫米(mm)之间,且板材30可以为SAE1008钢材。请参照图4-1与图4-2所示,再准备冲压机40,冲压机40包括上移动机件41与下固定机件42,上移动机件41与下固定机件42分别设置上模21与下模22,并且在板材30置于该上模21与该下模22之间后,上移动机件41朝下固定机件42移动,以使上模21与下模22成形压延该板材30,从而制造出油封套10。由此,由于本专利技术使成形间隙D小于预定厚度E,所以其在成形时同时具有压延的效果,因而其油封套10成形后的尺寸较为精准从而可增加油封套10的真圆度,并可降低其表面粗糙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机40可通过电动机(图中未示出)带动上移动机件41,其如果控制降低该电动机的转速,使上移动机件41朝下固定机件42的移动速率V变慢,使得成形的速度变慢,减少材料成形的应变速率,那么,该冲压机可进一步增加成形后油封套10的真圆度并降低其表面粗糙度,如本专利技术将电动机的转速由一般运-->转速度800~900转降为600~700转,则其最后的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0.2微米(μm)~0.9微米(μm)。请参照图4-3所示,另外,上模21的外周围可延伸出围绕部23,围绕部23可增加上模21的厚度,因而在成形时可以减少上模21的变形量,而可进一步增加成形后油封套10的真圆度。另外,下模22的侧边可环设切断部24,该切断部24与上模21可切断板材30外围多余的部分,使板材30可以使用长条状的片材连续进料。另外,切断部24与下模22之间可环设退模环25,该退模环25在成形完毕后,可上升推抵成形后的油封套10脱离该下模22,以避免油封套10卡于下模22上。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缩小模具20间的成形间隙,以在成形的同时且具有压延的效果,同时降低上模21的移动速度,使成形时的速度变慢,并增加上模21的刚性强度,从而可使成形后油封套10的真圆度与表面粗糙度满足其所需的规格,因而不必后续的车削加工与抛光加工,其可快速大量制造,并且成本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3/200710167305.html" title="具有压延效果的冲压加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具有压延效果的冲压加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压延效果的冲压加工方法,用于成形出油封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模具(20),所述模具(20)包括上模(21)与下模(22),且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对合后具有成形间隙(D);准备板材(30),所述板材(30)具有预定厚度(E),且所述预定厚度(E)大于所述成形间隙(D),所述预定厚度(E)为1.2毫米,所述成形间隙(D)在所述预定厚度(E)的0.65~0.9倍之间; 准备冲压机(40),所述冲压机(40)包括上移动机件(41)与下固定机件(42),所述上移动机件(41)与所述下固定机件(42)分别设置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并且在所述板材(30)置于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之间后,所述上移动机件(41)朝所述下固定机件(42)移动,以使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挤压所述板材(30),其在成形的同时且具有压延的效果而制造出所述油封套(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压延效果的冲压加工方法,用于成形出油封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模具(20),所述模具(20)包括上模(21)与下模(22),且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对合后具有成形间隙(D);准备板材(30),所述板材(30)具有预定厚度(E),且所述预定厚度(E)大于所述成形间隙(D),所述预定厚度(E)为1.2毫米,所述成形间隙(D)在所述预定厚度(E)的0.65~0.9倍之间;准备冲压机(40),所述冲压机(40)包括上移动机件(41)与下固定机件(42),所述上移动机件(41)与所述下固定机件(42)分别设置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并且在所述板材(30)置于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之间后,所述上移动机件(41)朝所述下固定机件(42)移动,以使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挤压所述板材(30),其在成形的同时且具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宏
申请(专利权)人:长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