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仅仅通过冲压成形即可满足油封套所需规格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所示,油封套10为油压机器的重要零件,其用于保持润滑油不外泄,因而油封套10的真圆度与表面粗糙度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格。现有的制造油封套10的方法为,准备上下相对套合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并将板材置于该上模具与该下模具之间,并利用冲床使该上模具与该下模具套合,即可成形出油封套半成品。此油封套半成品,其外观已具有雏型,但是其通过传统冲压方式所成形,因而油封套半成品的真圆度与表面粗糙度都未能到达油封套所要求的标准,因而此传统加工方式必须再通过后续的车削加工与抛光加工,继续加工油封套半成品,使其真圆度与表面粗糙度满足油封套所要求的标准,才能制造出油封套。如上所述的加工方式,其操作繁锁,且车削加工与抛光加工相当费时而需相当多的成本,其难以快速大量生产且成本相当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披露一种冲压成形加工方法,其不需后续加工处理,即可达到符合油封套的规格要求。-->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方法,其用于成形出油封套,其步骤包括准备模具、准备板材、准备冲压机,其中所准备的板材具有预定厚度,而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且上模与下模套合后具有成形间隙,且预定厚度大于成形间隙;冲压机则包括上移动机件与下固定机件,上移动机件与下固定机件分别设置上模与下模,并在将板材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后,再将上移动机件朝下固定机件移动,以使上模与下模套合,成形压延该板材,而成形出该油封套。由此,由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模具的成形间隙小于板材的预定厚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压延效果的冲压加工方法,用于成形出油封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模具(20),所述模具(20)包括上模(21)与下模(22),且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对合后具有成形间隙(D);准备板材(30),所述板材(30)具有预定厚度(E),且所述预定厚度(E)大于所述成形间隙(D),所述预定厚度(E)为1.2毫米,所述成形间隙(D)在所述预定厚度(E)的0.65~0.9倍之间; 准备冲压机(40),所述冲压机(40)包括上移动机件(41)与下固定机件(42),所述上移动机件(41)与所述下固定机件(42)分别设置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并且在所述板材(30)置于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之间后,所述上移动机件(41)朝所述下固定机件(42)移动,以使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挤压所述板材(30),其在成形的同时且具有压延的效果而制造出所述油封套(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压延效果的冲压加工方法,用于成形出油封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模具(20),所述模具(20)包括上模(21)与下模(22),且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对合后具有成形间隙(D);准备板材(30),所述板材(30)具有预定厚度(E),且所述预定厚度(E)大于所述成形间隙(D),所述预定厚度(E)为1.2毫米,所述成形间隙(D)在所述预定厚度(E)的0.65~0.9倍之间;准备冲压机(40),所述冲压机(40)包括上移动机件(41)与下固定机件(42),所述上移动机件(41)与所述下固定机件(42)分别设置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并且在所述板材(30)置于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之间后,所述上移动机件(41)朝所述下固定机件(42)移动,以使所述上模(21)与所述下模(22)挤压所述板材(30),其在成形的同时且具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宏,
申请(专利权)人:长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