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盖体、一绝缘本体及多个端子,该盖体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一容置槽,该盖体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一第一下表面、多个凹设于该第一下表面的第一让位槽及一凹设于该第一下表面的第二让位槽,各该第一让位槽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二让位槽具有一第二宽度及一槽壁,各该端子具有一厚度,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且该第二宽度不小于该厚度,所述端子的其中一个端子抵触该第二让位槽的该槽壁,使得该盖体可微卡合于所述端子的其中一个端子,以避免取置该电连接器时,该盖体被一吸嘴掀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ー种以端子抵触盖体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请參阅图1,在现有习知的的一电连接器10的生产制程中,通常会使用一真空吸嘴20吸取该电连接器10,以该真空吸嘴20吸附该电连接器10的ー盖体11,该真空吸嘴20吸附该电连接器10的该盖体11时,该盖体11会因重力及该真 空吸嘴20的吸力而掀启,导致该电连接器10在置入包装卷带(图未绘出)吋,该电连接器10的该盖体11为ー掀启状态,而影响后续包装作业。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歩改进。为了解决电连接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ー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连接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ー种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先前技术的电连接器在取置的过程中,电连接器的盖体被掀启,而导致影响后续包装作业的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其包含ー盖体,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一第一下表面、多个第一让位槽及一第ニ让位槽,各该第一让位槽及该第二让位槽凹设于该第一下表面,且该第二让位槽相邻于所述第一让位槽的其中ー个第一让位槽,各该第一让位槽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二让位槽具有一第二宽度及ー槽壁;ー绝缘本体,其具有一第二上表面、一第二下表面及一凹设于该第二上表面的容置槽,该盖体设置于该容置槽;以及多个端子,其插设于该绝缘本体,各该端子具有一厚度,各该第一让位槽的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让位槽的该第二宽度,且该第ニ让位槽的该第二宽度不小于各该端子的该厚度,所述端子的其中ー个端子抵触该第二让位槽的该槽壁。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ー步实现。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该第二让位槽位于该盖体的该第一下表面的中间区域。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该容置槽具有一底面,该底面的一侧边凹设有ー限位槽,该盖体另具有一限位件,该限位件凸设于该盖体的第一下表面,该限位件被限位于该限位槽。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该盖体具有ー档止部,该档止部可抵触该绝缘本体的该第二上表面。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该档止部形成于该盖体的该第一上表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电连接器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是能有效克服先前技术的电连接器在取置的过程中,电连接器的盖体被掀启,而导致影响后续包装作业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电连接器包含ー盖体 、ー绝缘本体及多个端子,该盖体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一第一下表面、多个第一让位槽及一第二让位槽,各该第一让位槽及该第二让位槽凹设于该第一下表面,且该第二让位槽相邻于所述第一让位槽的其中ー个第一让位槽,各该第一让位槽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二让位槽具有一第二宽度及ー槽壁,该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二上表面、一第二下表面及一凹设于该第二上表面的容置槽,该盖体设置于该容置槽,各该端子插设于该绝缘本体,各该端子具有一厚度,各该第一让位槽的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让位槽的该第二宽度,且该第二让位槽的该第二宽度不小于各该端子的该厚度,所述端子的其中一端子抵触该第二让位槽的该槽壁,本技术借由所述端子的其中一端子抵触该第二让位槽的该槽壁,使得该盖体可与所述端子的其中一端子微卡合,以避免该电连接器在取置过程中,发生该盖体被不当掀启的情況。本技术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 :现有习知的电连接器及一真空吸嘴的示意图。图2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盖体掀启的立体图。图3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盖体闭合的立体图。图4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前剖视图。图5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侧剖视图。图6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10:电连接器11:盖体20:真空吸嘴100:电连接器110:绝缘本体111:第二上表面112:第二下表面 113:容置槽114:底面115:侧边116:限位槽120:盖体121:第一上表面 122:第一下表面123 :第一让位槽 124:第二让位槽125:槽壁126:限位件127:档止部130:端子Wl: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H:厚度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电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參阅图2及图3,其为本技术的 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100包含ー绝缘本体110、一盖体120及多个端子130,该盖体120具有一第一上表面121、一第一下表面122、多个第一让位槽123及一第二让位槽124,各该第一让位槽123及该第二让位槽124设于该第一下表面122,且该第二让位槽124相邻于所述第一让位槽123的其中ー个第一让位槽123,该绝缘本体110具有一第二上表面111、一第二下表面112及一凹设于该第二上表面111的容置槽113,该盖体120设置于该容置槽113,请參阅图4,各该第一让位槽123具有一第一宽度W1,该第二让位槽124具有一第二宽度W2及ー槽壁125,各该端子130插设于该绝缘本体110,各该端子具有一厚度H,各该第一让位槽123的该第一宽度Wl大于该第二让位槽124的该第二宽度W2,且该第二宽度W2不小于该厚度H,所述端子130的其中ー个端子130抵触该第二让位槽124的该槽壁125,较佳的,该第二让位槽124位于该盖体120的该第一下表面122的中间区域。请參阅图2及图5,该容置槽113具有一底面114,该底面114的ー侧边115凹设有一限位槽116,该盖体120另具有一限位件126,该限位件126凸设于该盖体120的第一下表面122,该限位件126被限位于该限位槽116,在本实施例中,借由该限位件126被限位于该限位槽116,可避免该盖体120盖合于该绝缘本体110时,该盖体120横向脱离该绝缘本体110。请參阅图6,该盖体120具有一档止部127,该档止部127形成于该盖体120的该第一上表面121,在该电连接器120为ー掀启状态时,该档止部127可抵触该绝缘本体110的该第二上表面111,以避免该盖体120被过度掀启而脱离该绝缘本体110的该容置槽113。本技术借由所述端子130的其中ー个端子130抵触该第二让位槽124的该槽壁125,使得该盖体120可与所述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盖体,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一第一下表面、多个第一让位槽及一第二让位槽,各该第一让位槽及该第二让位槽凹设于该第一下表面,且该第二让位槽相邻于所述第一让位槽的其中一个第一让位槽,各该第一让位槽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二让位槽具有一第二宽度及一槽壁;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第二上表面、一第二下表面及一凹设于该第二上表面的容置槽,该盖体设置于该容置槽;以及多个端子,其插设于该绝缘本体,各该端子具有一厚度,各该第一让位槽的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让位槽的该第二宽度,且该第二让位槽的该第二宽度不小于各该端子的该厚度,所述端子的其中一个端子抵触该第二让位槽的该槽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萍,
申请(专利权)人:林雅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