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295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包括电磁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和底座,所述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并排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上分别装有可导电的第一引出脚和可导电的第二引出脚,其中,第一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磁继电器的一侧,第二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流互感器的一侧,且该第二引出脚的上部弯折成水平状而穿过电流互感器的圆柱腔体;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与一可导电的连接件的一端相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电磁继电器的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之一导电相连接,第一引出脚则与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另一导电相连接。采用该结构后,能较好的解决了空间上越来越小的问题,同时具有更换方便,维修简单,高可靠性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电、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豆浆机等家用电器的应用日益普遍,并有逐步向小城镇和农村等区域推广的趋势;在北美、西欧等国外发达国家,除了上述通用的家用电器外,自动洗碗机、电热地毯、电子按摩器等高档家用电器也基本步入了普通的百姓家庭。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将电网中的高压信号变换传递为小电流信号,从而为系统的计量、监测、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提供统一、规范的电流信号的装置;同时也是满足电气隔离,确保人身和电器安全的重要设备。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家用电器也向着小型化方向发展,家用电器的小型化必须有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做保证,由于众多的电子元器件占据电路板,电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的配合使用也越来越多,电子元器件自身的体积大小成为电路板整体体积缩小的制约发展瓶颈。现有的电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在电路板的配合应用,这种设计占据的空间较大,修理不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是将电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整合成为一个组合继电器,它较好的解决了空间上越来越小的问题,同时具有更换方便,维修简单,高可靠性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包括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电磁继电器含有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电流互感器含有中心线成水平设置的圆柱腔体;还包括一底座,所述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并排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上分别装有可导电的第一引出脚和可导电的第二引出脚,其中,第一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磁继电器的一侧,第二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流互感器的一侧,且该第二引出脚的上部弯折成水平状而穿过电流互感器的圆柱腔体;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与一可导电的连接件的一端相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电磁继电器的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之一导电相连接,第一引出脚则与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另一导电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引出脚的上部还设有向下凸伸的弹性舌片,第二引出脚的弹性舌片抵压在电流互感器的圆柱腔体的表面。还包括一外壳,该外壳配合在底座上并将所述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包容在外壳内;所述外壳内分别设有一用来将电磁继电器压在底座上的第一定位筋和一用来将电流互感器压在底座上的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二定位筋为弧形以适配于电流互感器的上表面。所述外壳内设有一隔板以将容纳在外壳内的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相隔离,在隔板上还设有能够让所述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通过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分别设在隔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引出脚安装在与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相对应位置的底座上,在第一引出脚上设有能够让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穿过的第一孔,在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穿过第一引出脚的第一孔处使动簧部分或静簧部分与第一弓丨出脚导电相连接。所述第一引出脚上设有第一楔形卡扣,所述第一引出脚安装位置的底座上设有第--^槽,第一引出脚通过第一楔形卡扣与底座的第--槽的配合而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连接件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的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与呈竖直状设置的连接件的一端为一体相连接而形成单体结构。所述连接件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的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焊接部,第二引出脚的焊接部与呈竖直状设置的连接件的一端相贴并通过焊接相连接。 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弯折成水平状安装在与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相对应位置的底座上,在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能够让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穿过的第二孔,在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穿过连接件的另一端的第二孔处使动簧部分或静簧部分与连接件导电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楔形卡扣,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安装位置的底座上设有第二卡槽,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楔形卡扣与底座的第二卡槽的配合而安装在底座上。在与底座相连接的第二引出脚处设有卡口,在底座的对应位置设有卡凸,第二引出脚的卡口卡置在底座的卡凸上而安装在底座上。在与底座相连接的第二引出脚处设有第三楔形卡扣,在底座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三卡槽,第二引出脚通过第三楔形卡扣与底座的第三卡槽的配合而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引出脚的一段适配在该定位槽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来导引连接件的第二导向槽。所述底座上还整合有用来安装电磁继电器的动簧部分、静簧部分以及磁路部分的安装部,所述的第一引出脚与电磁继电器的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为同一个部件。所述连接件呈竖直状设置,连接件的一端弯折成水平状与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相贴并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铆接凸起,电磁继电器的动簧部分的动簧片或电磁继电器的静簧部分的静簧设有对应的铆接孔,连接件的另一端的铆接凸起与动簧片的铆接孔或静簧的铆接孔相配合并铆接相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还向上设有一支撑架,该支撑架设在安装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底座上,所述第二引出脚的上部搭在该支撑架上。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是通过底座、外壳将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整合成为一个组合继电器,一种结构是保持原有的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不变,通过连接件与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的其中之一相连接,第一引出脚与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的其中另一相连接,且让第二引出脚的上部弯折成水平状而穿过电流互感器的圆柱腔体,并与连接件相连接,从而实现了电磁继电器的动簧部分与静簧部分的连接通路经过电流互感器的特点,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电气连接,由于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都为原有的结构,只需将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装在底座与外壳之间,第一引出脚、第二引出脚、连接件也是安装在底座与外壳之间,就能实现。上述这种结构的另一种方式,是将第二引出脚和连接件制成同一个部件。另一种结构是将底座直接制作成可以安装电磁继电器各部件的结构形式,相当于将原有的电磁继电器的底座取消了,这样,就可以直接将电磁继电器各部件安装在底座上,而无须将连接件、第一引出脚与动簧部分的引脚、静簧部分的引脚相连接,其中,第一引出脚就是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的其中之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设计一底座,将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并排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上分别装有可导电的第一引出脚和可导电的第二引出脚,其中,第一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磁继电器的一侧,第二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流互感器的一侧,且该第二引出脚的上部弯折成水平状而穿过电流互感器的圆柱腔体;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 端与一可导电的连接件的一端相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电磁继电器的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之一导电相连接,第一引出脚则与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另一导电相连接;该结构通过将电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整合成为一个组合继电器,能够较好的解决了空间上越来越小的问题,同时具有更换方便,维修简单,高可靠性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 (a)为实施例一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I (b)为实施例一本技术(翻转角度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本技术的构造分解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包括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电磁继电器含有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电流互感器含有中心线成水平设置的圆柱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底座,所述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并排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上分别装有可导电的第一引出脚和可导电的第二引出脚,其中,第一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磁继电器的一侧,第二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流互感器的一侧,且该第二引出脚的上部弯折成水平状而穿过电流互感器的圆柱腔体;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与一可导电的连接件的一端相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电磁继电器的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之一导电相连接,第一引出脚则与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另一导电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包括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电磁继电器含有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电流互感器含有中心线成水平设置的圆柱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底座,所述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并排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上分別装有可导电的第一引出脚和可导电的第二引出脚,其中,第一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磁继电器的ー侧,第二引出脚设在对应于电流互感器的ー侧,且该第二引出脚的上部弯折成水平状而穿过电流互感器的圆柱腔体;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与一可导电的连接件的一端相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电磁继电器的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之ー导电相连接,第一引出脚则与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的其中另ー导电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引出脚的上部还设有向下凸伸的弾性舌片,第二引出脚的弾性舌片抵压在电流互感器的圆柱腔体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壳,该外壳配合在底座上并将所述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包容在外壳内;所述外壳内分别设有一用来将电磁继电器压在底座上的第一定位筋和一用来将电流互感器压在底座上的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二定位筋为弧形以适配于电流互感器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一隔板以将容纳在外壳内的电磁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相隔离,在隔板上还设有能够让所述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通过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分别设在隔板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脚安装在与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相对应位置的底座上,在第一引出脚上设有能够让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穿过的第一孔,在动簧部分的引脚或静簧部分的引脚穿过第一引出脚的第一孔处使动簧部分或静簧部分与第一引出脚导电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脚上设有第一楔形卡扣,所述第一引出脚安装位置的底座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引出脚通过第一楔形卡扣与底座的第一卡槽的配合而安装在底座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的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与呈竖直状设置的连接件的一端为一体相连接而形成単体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的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焊接部,第二引出脚的焊接部与呈竖直状设置的连接件的一端相贴并通过焊接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的第二引出脚的上部的末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焊接部,第二引出脚的焊接部与呈竖直状设置的连接件的一端相贴并通过焊接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带电流互感器的组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刘金枪陈政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