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包括:面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面板的按键底座、扣合在按键底座上的按键、在按键底座下方且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压片以及在该压片下方且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开关板,开关板上有开关。按键底座通过转轴与面板上表面的边缘连接,节约了面板的空间,确保了显示屏有足够大的面积,按键底座的旋转下压行程通过压片转化为垂直行程,“C”形压片与触头开关的接触面为水平面,操作手感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按键的开关结构,尤其涉及ー种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领域内的各种音响设备或显示器的操作面板上一般都安装有多个控制其功能实现的按键开关、旋钮开关或其他形式开关。随着车载显示器的普及,结合显示屏与收音、导航、蓝牙、DVD、数字电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体机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由于这种机型面板被显示屏占去很大空间,面板上各种形状的按键空间相对受限。目前,按键的操作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上直下动作方式,ー种是旋钮式,通过旋转旋钮来操作。由于旋钮一般需要做到足够大才能发挥出功能,所以在空间受限一体 机面板上,人们的常规做法是I、避开旋转式,采用直上直下动作方式的按键结构,但手感不好;2、改用小规格的显示屏以省出足够的空间去做旋钮式按键结构,但是縮小了显示屏的显示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在不减少显示屏面积的情况下,使按键有良好的手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包括面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面板的按键底座、扣合在按键底座上的按键、在按键底座下方且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压片以及在该压片下方且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开关板,开关板上有开关。塑胶的按键扣合在按键底座上,形成按键组件,按键底座上部边缘有转轴,按键底座通过该转轴与塑胶的面板转动连接,所述压片位于底座的下方,有弾性,该压片与面板的侧面连接,压片的下方是开关板,该开关板与面板的下表面连接。按键组件至少为I组。按下按键,按键组件沿转轴旋转下压,按键底座下部压向压片,压片弯曲,向下运动,压向开关板上的开关,电路导通。松开按键,压片在弾性作用下复位,离开开关板,在复位的同时,将按键组件向上顶起,使按键组件复位。按键和按键底座组成的按键组件通过转轴连接在面板的边缘,不占用面板的空间,确保了显示屏有足够大的面积;旋转下压的按键组件经过压片的过度,旋转行程变为垂直行程,压片与开关水平接触,手感好。进ー步地,所述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面板边缘的转轴槽,所述转轴置于该转轴槽内,按键组件和面板通过转轴槽转动连接,充分利用了狭小的空间,确保了显示屏有足够大的面积。进ー步地,所述转轴槽位于面板上表面的边缘,转轴置于面板上表面边缘的转轴槽内,节约了旋转臂的空间,在狭小的空间里,按键组件能够正常的旋转下压和复位,确保了显示屏有足够大的面积。进ー步地,所述按键底部有卡勾,便于将按键安装到按键底座上,实现按键操作并获得良好的手感。进ー步地,所述按键底座上部有卡ロ,卡口和卡勾对应设置,将卡勾插于卡ロ,按键就安装到按键底座上了,安装方便,实现按键操作并获得良好的手感。进ー步地,所述按键底座的底部有接触头,按键组件旋转下压时,按键底座底部的接触头也随着下压,接触头将压片往下压,压片垂直下降,按键组件的旋转行程通过接触头向压片过度为垂直行程,压片与开关水平接触,手感好。进ー步地,所述接触头为弧面。由于按键底座是旋转下压的,接触头在下压的过程中会在压片上滑动,接触头的表面是弧面,接触头与压片充分接触,便于旋转行程变为垂直行程,接触头灵活滑动,使按键灵活,手感好。进ー步地,所述压片为“C”形。压片的一端固定在面板上,在受カ下压过程中,压片会倾斜,和开关的接触面不平,按键手感难以实现。将压片做成“C”形,压片下压时,大大減少了开关接触端面的倾斜程度,满足按键的手感要求。进ー步地,所述开关板上有触头开关,该触头开关的位置与压片的位置对应,压片下压时,对应的触头开关被按下,电路导通,实现了按键开关的功能,压片与触头开关的接触面为水平的,按压按键时有良好的手感。进ー步地,所述触头开关底部有导电油墨涂层,当触头受カ下压时,导电油墨涂层接触电路板,电路导通,压片与触头开关的接触面为水平的,按压按键时有良好的手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按键底座通过转轴与面板上表面的边缘连接,节约了面板的空间,确保了显示屏有足够大的面积,按键底座的旋转下压行程通过压片转化为垂直行程,“C”形压片与触头开关的接触面为水平面,操作手感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ー个具体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按键与面板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按键和按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转轴和转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压片的位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按键和压片的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另外ー个零部件的倒置分布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按压按键前的状态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按压按键后的状态图。图中标记1-按键;101-卡勾;2_按键底座;201-卡ロ ;202_转轴;203_接触头;3-面板;301_转轴槽;4_压片;5_开关板;6_触头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參见图1,一种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包括面板3、通过转轴202连接所述面板3的按键底座2、扣合在按键底座2上的按键I、在按键底座2下方且与所述面板3连接的压片4以及在该压片4下方且与所述面板3连接的开关板5,开关板5上有开关。按键I扣合在按键底座2上,形成按键组件,按键底座2上部边缘有转轴202,按键底座2通过该转轴202与塑胶的面板3转动连接,所述压片4位于底座的下方,有弹性,该压片4与面板3的侧面连接,压片4的下方是开关板5,该开关板5与面板3的下表面连接。按键组件至少为I组,在面板3的一侧成排分布。按键I为白色半透明PC料,表面喷黒漆并镭雕出字体,按键底座2为黑色不透明PC料,其上有转轴202及遮光壁结构,开关由硅胶制成。按下按键1,按键组件沿转轴202旋转下压,按键底座2下部压向压片4,压片4弯曲,向下运动,压向开关板5上的开关,电路导通。松开按键1,压片4在弾性作用下复位,离开开关板5,在复位的同时,将按键组件向上顶起,使按键组件复位。按键I和按键底座2组成的按键组件通过转轴202连接在面板3的边缘,不占用面板3的空间,确保了显示屏有足够大的面积;旋转下压的按键组件经过压片4的过度,旋转行程变为垂直行程,压片4与开关水平接触,手感好。參见图I和图2,按键I扣合在按键底座2上形成按键组件,按键底座2上部边缘有转轴202,面板3上表面ー侧的边缘有转轴槽301,转轴202安装在转轴槽301内,实现了按键组件和面板3的链接,按键组件和面板3转动连接,按下按键1,按键组件沿转轴202旋转下压,按键底座2下部压向压片4,压片4弯曲,向下运动,压向开关板5上的开关,电路 导通。松开按键1,压片4在弾性作用下复位,离开开关板5,在复位的同时,将按键组件向上顶起,使按键组件复位。按键I和按键底座2组成的按键组件通过转轴202连接在面板3的边缘,不占用面板3的空间,确保了显示屏有足够大的面积;旋转下压的按键组件经过压片4的过度,旋转行程变为垂直行程,压片4与开关水平接触,手感好。參见图3,按键I底部边缘有4个卡勾101,按键底座2上部边缘有4个卡ロ 201,卡ロ 201和卡勾101的位置对应,将卡勾101插入对应的卡ロ 201中,按键I就安装到按键底座2上了。按键I和按键底座2通过卡勾101和卡ロ 201连接,安装方便,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面板的按键底座、扣合在按键底座上的按键、在按键底座下方且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压片以及在该压片下方且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开关板,开关板上有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面板的按键底座、扣合在按键底座上的按键、在按键底座下方且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压片以及在该压片下方且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开关板,开关板上有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面板边缘的转轴槽,所述转轴置于该转轴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槽位于面板上表面的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轴式按键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底部有卡勾。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