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航空、民用发动机和发电装置等产品中的进油管、通气管等管类零件的非圆曲线多向空间细长管螺旋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管子弯曲成型形式分为手动弯曲,在冲床上的压弯、挤弯、拉弯及专用数控弯管设备弯曲等。管子手动弯曲工具用在弯件品种繁多,生产批量小而又缺乏专用设备时较为合适;专用数控弯管设备弯曲成型要求管子的最小弯曲半径大于管子直径的2倍。对于那些弯曲角度变化大的非圆曲线多向空间细长管,无论是采用手动弯曲还是数控弯管设备弯曲成型,都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及产品工艺的需求。采用普通的管子压弯模成型多向空间细长管,管件在弯曲成型过程中材料撕裂严重,管件部分区域会发生扭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在弯曲成型过程中材料不撕裂,管件部分区域不发生扭曲变形的非圆曲线多向空间细长管螺旋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凹模①凹模底部水平基准面与成型型面形成螺旋升角,螺旋升角为50°~70°;被成型件的成型型面转接处的上部分的螺旋升角大于下部分的螺旋升角,转接部分均匀过渡;②凹模工作面的壁厚为被成型件直径的2~3倍;③凹模成型面壁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圆曲线多向空间细长管螺旋成型方法,其特征是, (一)凹模 ①凹模底部水平基准面与成型型面形成螺旋升角,螺旋升角为50°~70°;被成型件的成型型面转接处的上部分的螺旋升角大于下部分的螺旋升角,转接部分均匀过渡; ②凹模工作面的壁厚为被成型件直径的2~3倍; ③凹模成型面壁厚为被成型件直径的1~1.1倍; ④凹模被成型件进口处R为1~2mm; ⑤凹模成型纵向尺寸的型面厚度为被成型件直径的1倍; ⑥凹模顶部被成型件第一成型区域的成型型面与凹模垂直面的夹角为30°,第一成型区域与第二成型区域的过渡区域的成型型面与凹模垂直面的夹角由30°均匀过渡至15°;第二成型区域的成型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圆曲线多向空间细长管螺旋成型方法,其特征是,(一)凹模①凹模底部水平基准面与成型型面形成螺旋升角,螺旋升角为50°~70°;被成型件的成型型面转接处的上部分的螺旋升角大于下部分的螺旋升角,转接部分均匀过渡;②凹模工作面的壁厚为被成型件直径的2~3倍;③凹模成型面壁厚为被成型件直径的1~1.1倍;④凹模被成型件进口处R为1~2mm;⑤凹模成型纵向尺寸的型面厚度为被成型件直径的1倍;⑥凹模顶部被成型件第一成型区域的成型型面与凹模垂直面的夹角为30°,第一成型区域与第二成型区域的过渡区域的成型型面与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祚言,赵海艳,李宏超,佟兆全,李元,王涛,张庆刚,刘尤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