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菅洪亮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温控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248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动温控仪,可直观、形象演示热胀冷缩原理、杠杆原理、气体对流原理,它包括箱体、柱塞、杠杆、支点架、电加热装置、容器,杠杆经支点架设置在箱体顶面上,柱塞的柱塞柱竖直设置在杠杆的正下方,柱塞经连接管与设置在箱体内的一封闭的容器连接,所述容器内装有液体;杠杆的两端向下所对应的箱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出气口、进气口,进气口外面设有可上、下活动用于启闭进气口的进气口挡板,出气口外面设有可上、下活动用于启闭出气口的出气口挡板,杠杆的一端通过第一线绳与出气口挡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线绳与进气口挡板连接;电加热装置设置在箱体内部,箱体外面设有用于显示箱体内部温度的温度显示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演示热胀冷缩原理、杠杆原理、气体对流原理的教学演示仪。
技术介绍
热胀冷缩原理、杠杆原理、气体对流原理是中学物理教学、小学自然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很重要的知识点,其中,气体对流原理指气压大小变化产生的气体的方向性流动,高气压气体会向低气压气体流动,而气压大小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温度越低,气压越高,即低温区的气流向高温区的气流流动。这三大原理的内容很重要又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学生和教师都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用具,而现有技术还没有一种既能直观、生动地反映热胀冷缩原理、杠杆原理、气体对流原理,又能启发学生将该原理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直观、形象地演示热胀冷缩原理、杠杆原理、气体对流原理的自动温控仪,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此三种物理原理。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柱塞、杠杆、支点架、电加热装置、容器,杠杆经支点架设置在箱体的顶面上,柱塞的柱塞柱竖直设置在杠杆的正下方,柱塞柱向上运动时,其顶端可抵触杠杆杆体;柱塞经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温控仪,包括箱体(12)、柱塞(24)、杠杆(1)、支点架(2)、电加热装置(11)、容器(20),其特征在于:杠杆(1)经支点架(2)设置在箱体(12)顶面上,柱塞(24)的柱塞柱(26)竖直设置在杠杆(1)的正下方,柱塞柱(26)向上运动时,其顶端可抵触杠杆(1)杆体;柱塞(24)经连接管(22)与设置在箱体(12)内部的一封闭的容器(20)连接,所述容器(20)内装有液体;杠杆(1)的两端向下所对应的箱体(12)的第一侧面(10)、第二侧面(13)分别开设有出气口(7)、进气口(14),进气口(14)外面设有可上、下活动用于启闭进气口(14)的进气口挡板(15),出气口(7)外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温控仪,包括箱体(12)、柱塞(24)、杠杆(I)、支点架(2)、电加热装置(11)、容器(20),其特征在于杠杆(I)经支点架(2)设置在箱体(12)顶面上,柱塞(24)的柱塞柱(26)竖直设置在杠杆(I)的正下方,柱塞柱(26)向上运动时,其顶端可抵触杠杆(I)杆体;柱塞(24)经连接管(22)与设置在箱体(12)内部的一封闭的容器(20)连接,所述容器(20)内装有液体;杠杆(I)的两端向下所对应的箱体(12)的第一侧面(10)、第二侧面(13)分别开设有出气ロ(7)、进气ロ(14),进气ロ(14)外面设有可上、下活动用于启闭进气ロ(14)的进气ロ挡板(15),出气ロ(7)外面设有可上、下活动用于启闭出气ロ(7)的出气ロ挡板出),杠杆(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洪亮李金星王家军
申请(专利权)人:菅洪亮李金星王家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