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保险装置的压电打火机。现有带保险装置打火机有的对于指力相对较大的儿童来说,则难以达到安全目的;有的操作程序复杂,也给正常使用增加了麻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揿手的上方设有一可竖向转动的“L”形开关,该开关通过销轴接在壳体上,壳体的外侧壁上形成一可与开关竖部配合使用的缺口,开关横部的下方设有一套在销上的扭簧;该扭簧的一端顶靠在开关横部的内端底面上,另一端顶靠在揿手上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点火动作在操作上对成人来说非常简单,只需用一个手指来完成两个动作,几乎没有操作繁琐的感觉,较好的解决了操作程序复杂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点火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保险装置、可防止儿童误点火的压电打火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电打火机使用时只需按下揿手,使压电压缩行程达到点火行程,压电内的击锤撞击陶瓷粒子而释放出高压电能,通过导电回路在气阀出气口处发出电火花,而气阀此时在揿手的作用下同时放出燃气,燃气遇到电火花即实现打火。为提高打火机的安全性,人们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保险装置,现有带保险装置的打 火机设计原理基本上分为如下二种一种是“重力锁”原理,即当压下揿手点火时,揿手运动到一定行程,会遇到一较大的弹性阻力,若要正常点火,则需要有意识的加大对揿手的压力,才能正常点火。如专利号97210614. 4的中国技术专利,采用的就是这种原理。采用“重力锁”原理设计的打火机,对指力相对较小的儿童来说,确实起到了难以打火的作用,但对于指力相对较大的儿童来说,则难以达到安全目的。另一种是设置限位件或阻挡部件。正常按打后在压电装置回复的过程中利用限位件阻挡使压电装置回复不到位,再次正常点火时,必须先对压电装置解除限制,使其回复到正常位置,才可再次操作。设置限位件或阻挡部件的打火机,由于使操作程序复杂化,因而使儿童误打点火难度加大。但其操作程序的复杂化也给正常使用增加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提供一种采用新保险装置的压电打火机,在不解除保险装置而直接按打揿手时,使揿手不能被按下而无法打火。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上的揿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揿手的上方设有一可竖向转动的“L”形开关,该开关通过销轴接在壳体上,壳体的外侧壁上形成一可与开关竖部配合使用的缺口,开关横部的下方设有一套在销上的扭簧;该扭簧的一端顶靠在开关横部的内端底面上,另一端顶靠在揿手上表面上;当扭簧处于常态时,开关竖部置于缺口内且其底部抵触在壳体上,揿手无法被按下;当开关转动一角度后,扭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开关竖部与缺口脱离,揿手处于可被按下状态。本技术使揿手在常态下无法被按下;如要正常使用,必须先使开关竖向转动一角度,开关竖部与缺口脱离,与此同时必须按打揿手才能进行点火;待使用完成后放开揿手,在压电装置的作用下揿手回复到位,开关在扭簧的作用下也回复到位。由于本技术的开关设在揿手上,要按压揿手,只要按压开关即可。儿童使用本技术时,将手指放在开关上,由于手指较小,通常在按开关的同时,无法使开关转动一可使开关竖部与缺口脱离的角度,即使用力按开关,均无法完成点火。即使个别儿童手指面积较大,也可以通过增大扭簧的弹性系数,使扭簧的支撑力远远大于儿童的按压力,使」L童仍然完成不了点火。作为优选,处于常态下,所述的揿手上形成一低于壳体顶部且位于壳体内的台阶,所述的开关置于台阶上。使开关藏于壳体内,不易误操作且不影响打火机的外形,与常规打火机的外形区别不大,保险装置不易被儿童识破。作为优选,所述的销位于开关横部的中心线的内侧,使开关的转动点尽量靠近揿手的内侧,减小扭簧的作用力距,增大转动开关所需的力,增加儿童操作的难度。作为优选,处于常态下,所述开关横部内端的上表面形成一突出于壳体顶部的凸部,凸部方便大人解除保险的操作,凸部设在开关横部内端的上表面,远离开关横部的中心,由于儿童手指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儿童操作的难度。作为优选,开关横部的底部呈圆弧形,减少开关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突破了现有设计中“重力锁”或是阻止压电装置回复不到位的原理,常态下使得揿手在开关的作用下无法被按下,从而有效地防止意外点火的发生。因此对于协调能力较弱或手指面积小的儿童来说,难以模仿点火;即使对于协调能力强或手指面积大的儿童来说,也可以通过增大扭簧的弹性系数来增加儿童的操作难度,避免儿童完成点火。2.由于本技术的点火动作在操作上对成人来说非常简单,只需用一个手指来完成两个动作,几乎没有操作繁琐的感觉,较好的解决了操作程序复杂的问题。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侧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处于点火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 一 5所示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油槽外壁作为壳体使用,壳体I上装有揿手2,揿手2的上方设有可竖向转动的“L”形开关3,该开关3通过销4轴接在壳体I上,壳体I的外侧壁上形成可与开关竖部配合使用的缺口 5,开关横部的下方设有套在销4上的扭簧6。该扭簧的一端顶靠在开关横部的内端底面上,另一端顶靠在揿手上表面上。当扭簧处于常态时,开关竖部置于缺口内且其底部抵触在壳体上,揿手无法被按下;当开关转动一角度后,扭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开关竖部与缺口脱离,揿手处于可被按下状态。销位于开关横部的中心线的内侧。开关横部内端的上表面形成一突出于壳体顶部的凸部8,开关横部的底部呈圆弧形。处于常态下,所述的揿手上形成一低于壳体顶部且位于壳体内的台阶7,开关置于台阶上。本技术使揿手在常态下无法被按下;如要正常使用,必须先使开关转动一角度,开关竖部与缺口脱离,与此同时必须按打揿手才能进行点火;待使用完成后放开揿手,在压电装置的作用下揿手回复到位,开关在扭簧的作用下也回复到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上的揿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揿手(2)的上方设有一可竖向转动的“L”形开关(3),该开关(3)通过销(4)轴接在壳体(1)上,壳体(1)的外侧壁上形成一可与开关竖部配合使用的缺口(5),开关横部的下方设有一套在销(4)上的扭簧(6);该扭簧的一端顶靠在开关横部的内端底面上,另一端顶靠在揿手上表面上;当扭簧处于常态时,开关竖部置于缺口内且其底部抵触在壳体上,揿手无法被按下;当开关转动一角度后,扭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开关竖部与缺口脱离,揿手处于可被按下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儿童开启打火机,包括壳体(I)和安装在壳体上的揿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揿手(2)的上方设有一可竖向转动的“L”形开关(3),该开关(3)通过销(4)轴接在壳体(I)上,壳体(I)的外侧壁上形成一可与开关竖部配合使用的缺口(5),开关横部的下方设有一套在销(4)上的扭簧¢);该扭簧的一端顶靠在开关横部的内端底面上,另一端顶靠在揿手上表面上;当扭簧处于常态时,开关竖部置于缺口内且其底部抵触在壳体上,揿手无法被按下;当开关转动一角度后,扭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开关竖部与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