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页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992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页扇,包括壳体、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叶片;在所述壳体下通过一枢轴枢接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与壳体之间设有一弹性定位销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位于壳体下的第一位置和绕所述枢轴转动180度至壳体外立面的第二位置。通过支架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转换,使该转页扇即可作为立扇使用,又可作为台扇作用。同时,通过支架的在第二位置,方便了该转页扇的收纳。另外,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对应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第二支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对应于所述壳体的背面。使风扇具有更好的支承强度和结构更加紧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空气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转页扇,其包括壳体、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叶片。
技术介绍
现有转页扇或为立式或为台式,难以同时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公告号为CN2833197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ー种可折叠的风扇。包括有扇头、支撑柱、脚架部分,其中支撑柱包括有上支撑柱及下支撑柱,两根上支撑柱与两根下支撑柱之间通过可折叠的横梁部分连接。上述可折叠的横梁部分包括有上横梁及下横梁,上横梁与下横梁通过若干活页铰接,且上横梁与下横梁通过可拆连接件连接。上述脚架部分为可折叠的脚架,该技术采用通过活页和可拆连接件连接横梁的两部分的结构,需要折叠风扇时,拆开可拆连接件,将横梁的两部分打开,从而达到将风扇扇头部分折叠的效果。虽然该技术的 脚架也采用可折叠的结构,需要折叠时,拉动脚架的两部分,将脚架向上折叠成竖直状态,便于存储及携帯。但该风扇在折叠后脚架位于风扇的后面,难以平衡支承风扇,不能使风扇在脚架折叠后成台式使用。另外,该脚架偏向一面折叠,折叠后结构不能更加紧凑,并且也不能具有好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页扇,其通过对支架的结构改进,使支架具有使风扇呈立式的第一位置和使风扇呈台式的第二位置。同时,通过该结构使支架在第二位置时,结构更为紧凑,方便风扇的收纳和运输。本技术的另ー个目的是通过支架的简单结构设置,増加支架在第一位置时的支承强度,而在第二位置时,提高风扇的外观性。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转页扇,包括壳体、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叶片;在所述壳体下通过ー枢轴枢接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与壳体之间设有一弾性定位销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位于壳体下的第一位置和绕所述枢轴转动180度至壳体外立面的第二位置。通过支架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转换,使该转页扇即可作为立扇使用,又可作为台扇作用。同时,通过支架的在第二位置,方便了该转页扇的收纳。为了增加风扇的支承強度和使支架在第二位置时风扇结构更加紧凑,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对应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第ニ支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对应于所述壳体的背面。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架在第一位置时的支承強度,在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之间设有ー连接销和对应连接销的连接销孔。具体地,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为ー呈L形相背设置的折弯管件。使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水平部分向外伸出,増加支架在第一位置的支承稳定性。为了使L形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在第二位置时水平部分不发生ニ涉,使风扇结构更加紧凑,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L形水平部分相互穿插于所述壳体的上方。作为ー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壳体底面上的支座;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在靠近枢接端设有ー弯曲部。通过该弯曲部的设置不仅可使支架在第一位置时其垂直部分相互背靠背贴紧,提高支承強度,同时,使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在第二位置吋,其垂直部分相互间隔足够的距离,避免与壳体发生干渉。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ー是使转页扇具有立式和台式两用功能;ニ是通过支架在第二位置的设置不仅使风扇作为台式使用,同时更便于风扇的收纳和运输。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架在第一位置。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移除了前壳体以显示壳体内部结构。 图3为图I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弹性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架在第二位置。其中,壳体I、前壳体101、控制旋钮1011、后壳体102、进气格栅1021、转页103、电机2、扇叶3、支架4、第一支脚401、第二支脚402、支座403、枢轴404、定位销405、弹簧406、定位槽407、连接销408、连接销孔40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參见图I和图2,一种转页扇,包括壳体I、设置在壳体I内的电机2、固定在电机2输出轴上的扇叶3和枢接在壳体I底面上的支架4。壳体I包括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在后壳体102上设有进气格栅1021,在前壳体101上设有转页103和控制按钮1011。支架4包括第一支脚401和第二支脚402。该第一支脚401和第二支脚402为呈L形折弯的管件。在本实施例中该管件为方管,但其也可以为圆管或截面为多边形和管件。该第一支脚401和第二支脚402设有ー个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參见图3,第一支脚401和第二支脚402分别通过各自的支座403固定在壳体I的底面上。第一支脚401与第二支脚402呈相背设置,其水平部分呈向外伸出。第一支脚401和第二支脚402通过ー枢轴404枢接在支座403上。第一支脚401和第二支脚402通过该支座403设有用于使风扇呈立式支承时的第一位置和用于使风扇呈台式支承时的第二位置。在第一支脚401和第二支脚402靠近枢接端部分为ー弯曲部,使第一支脚401与第二支脚402在第一位置时其垂直部分相互贴近,可増加支承的強度;而在第二位置时可增加第一支脚401与第二支脚402垂直部分的相互间距离,避免与前売体或后壳体发生干渉。參见图4,在第一支脚401和第二支脚402弯曲部分的端部设有ー弹性定位销结构。该弹性定位销结构包括一定位销405和ー弹簧406。枢轴404与支座403呈固定连接,在枢轴404上呈相对设置的定位槽407。定位销40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分别与两个定位槽407对应。參见图I,在第一支脚401垂直部分上设有ー连接销孔408,在第二支脚402的垂直部分上设有ー连接销409。该连接销409在第一位置时对应并插入第一支脚401上的连接销孔408中,使第一支脚401与第二支脚402连接成一体,用于增加支架4的强度。当然,上述连接销409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支脚401上,而连接销孔408设置在第二支脚402上,但这样的设置使支架4在第二位置吋,连接销409位于前壳体101的前面,影响了风扇的外观。第一支脚401与第二支脚402有ー个高度差,因此,第一支脚401和第二支脚402的枢轴在支座403上也设有ー高度差,使支架4在第一位置吋,第一支脚401与第二支脚402的水平部分相互对齐。參见图5,而在第二位置时,第一支脚401与第二支脚402相互穿插在壳体I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脚401长于第二支脚402,第一支脚401的枢轴404高于一切第二支脚402的高度。该高度差也可相反设置。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在不超过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页扇,包括壳体、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下通过一枢轴枢接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与壳体之间设有一弹性定位销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位于壳体下的第一位置和绕所述枢轴转动180度至壳体外立面的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页扇,包括壳体、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下通过一枢轴枢接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与壳体之间设有一弹性定位销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位于壳体下的第一位置和绕所述枢轴转动180度至壳体外立面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页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对应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第二支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对应于所述壳体的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页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凸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