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学新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55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其包括内风筒、以及位于内风筒外侧的外风筒,在内风筒与外风筒之间形成保温腔;内风筒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软布,在所述连接软布上开设有孔口;所述内风筒、外风筒、以及连接软布是由相同材质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很好解决了冷、热风流输送过程送风温度受风筒外热湿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有效保证了出风口的送风温度,且具有吊挂简单,重量轻、制作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保温风筒,尤其涉及ー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属于矿井、隧道开凿等行业的保温通风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増加和采掘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国高温矿井的数量日益增カロ,热害程度也日趋严重。高温热害已成为与瓦斯、矿尘、水、火并列的重要自然灾害,受到了国内外采矿界的普遍关注,更是我国煤矿开采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治理掘进面的高温热害,国内外普遍采用机械制冷的降温方式,利用空冷器对风流进行冷却降温,冷却后的风流通过风筒向降温地点进行供风。传统常用风筒由于未采用保温措施,同时因风筒内风流与风筒外巷道风流温度相差较大,通过风筒的传热量较大, 因此风筒内冷风的温度随输送距离的延长而迅速升高,到达用冷地点时风流温度与巷道风流温度相差不大,冷量沿途损失多,有效供冷量小。因此,在保证空冷器较低的出ロ温度下,如何有效的提高冷风的输送距离是解决掘进而降温和提高有效供冷量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ー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能够很好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包括内风筒、以及位于内风筒外侧的外风筒,在内风筒与外风筒之间形成保温腔,所述内风筒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软布,所述连接软布上开设有孔ロ ;所述内风筒、外风筒、以及连接软布是由相同材质的柔性材料制成的;保温腔的内部沿内风筒与外风筒长度的方向上设置连接内风筒与外风筒的固定软布,固定软布的数目为四个,均匀布置在保温腔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改进,所述外风筒的外侧面沿外风筒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两组吊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ー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很好解决了冷、热风流输送过程送风温度受风筒外热湿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有效保证了出风ロ的送风温度,且具有吊挂简単,重量轻、制作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保温腔的内部空气缓慢流动,防止了湿空气在保温腔内结露凝水,在内风筒的安装过程中没有进出口方向的限制;本技术有效避免了内风筒的下垂,并保证内风筒与外保温风筒的轴线始終重合,避免了内风筒与外保温风筒接触而引起风流冷量的散失;另外,本技术安装与拆卸均非常方便,且易于折叠。附图说明图I为ー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结合图I、图2所示,ー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包括内风筒I与外风筒2,其中,内风筒I位于外风筒2的内侧,送风时,在内风筒与外风筒之间形成保温腔3 ;在内风筒I上设置有连接软布4,连接软布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位于内风筒I的两端,在连接软布上开设有半径较小的孔ロ。送风时,内风筒I与外风筒2鼓起、且均呈圆筒状,连接软布4呈圆环形,优选的,连接软布4的宽度为5厘米。由于孔ロ的半径较小,进入保温腔的气体较少,在保温腔内风流速度较小,一方面起到保温的作用,另ー方面又因空气的流动,防止了在保温腔内产生凝水。内风筒I、外风筒2、以及连接软布4是由相同材质的柔性材料制成的,且外风筒2 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为了避免送风过程中,内风筒I与外风筒2的轴线偏离,在保温腔的内部设置固定软布5,用于连接内风筒与外风筒,优选的,固定软布5的数目为四个,均匀分布在保温腔3的内部,固定软布的一长边沿外风筒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在外风筒的内侧面,固定软布的另一长边沿内风筒的长度方向山设置在内风筒的外侧面上,固定软布的长度与内风筒I的长度相等,固定软布的宽度为外风筒2与内风筒I的内径之差。在外风筒2的外侧面上沿外风筒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两组吊环6,吊环6用于对外风筒2的固定。当然,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应当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变形、变化或替换形式,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包括内风筒、以及位于内风筒外侧的外风筒,在内风筒与外风筒之间形成保温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筒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软布,所述连接软布上开设有孔口;所述内风筒、外风筒、以及连接软布是由相同材质的柔性材料制成的;保温腔的内部沿内风筒与外风筒长度的方向上设置连接内风筒与外风筒的固定软布,固定软布的数目为四个,均匀布置在保温腔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井下作业的保温风筒,包括内风筒、以及位于内风筒外侧的外风筒,在内风筒与外风筒之间形成保温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筒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软布,所述连接软布上开设有孔口 ;所述内风筒、外风筒、以及连接软布是由相同材质的柔性材料制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学新刘洋杭猛
申请(专利权)人:闫学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