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板式抬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546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撬板式抬底机构,底座(5)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抬底装置(6),抬底装置(6)通过连接销轴(7)与底座(5)前部的耳座连接,抬底千斤顶(1)通过压盘(2)、半环(3)和螺钉(4)分别设置在底座(5)前部的左、右两个固定筒中;所述的抬底装置(6)是由弯板(8)、耳板(9)和加强筋(10)组成,弯板(8)上设置有加强筋(10),耳板(9)设置在弯板(8)的圆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抬架力大,抬起效率高,制造成本低,适用于薄煤层液压支架,且安装空间小,有效加大了行人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矿用机械设备的一个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煤矿液压支架使用的撬板式抬底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中厚煤层大量开采,煤炭储量急剧下降,生产接续和资源平衡开采的矛盾日益突出,薄煤层正逐渐演变为各矿主采煤层,薄煤层采煤机、刮板机、液压支架的研制已成为今天煤炭行业研究的一项主要课题,也是未来支架市场的一种主要架型。由于国内煤层地质条件的特殊性,采用刨煤机无人开采技术在我国应用较少,国内薄煤层液压支架主要是与采煤机、刮板机配套使用,薄煤层支架一般都不设计抬底机构,但遇到煤层底板极软、遇水膨胀等较为恶劣的条件时,抬底机构的配置是保证支架使用的必要条件,因此,抬底机构的研制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按照目前国内成熟设计技术,抬底机构主要有两种设计结构一种是带滑靴的抬底千斤顶,与底座过桥用顶架、销轴相连,过桥上的滑靴槽作为导向,如图I所示;一种是在过桥上焊接导向筒,抬底千斤顶与底座通过顶架、销轴、螺栓连接,导向筒作为千斤顶运动导向,如图2所示。这两种结构都是固定抬底千斤顶活塞杆,缸筒伸出,缸底圆弧面与推杆上平面接触,支架前端被抬起,从而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实现移架。上述两种抬底机构的原理都是抬底千斤顶活塞杆头部通过顶架装置及连接销轴与底座连接为一体,当千斤顶下腔进液时,活塞杆固定不动,而缸体在液体压力作用下伸出,当液压缸与推杆上平面接触后,液压缸受阻,液压缸下腔压力增大,直到千斤顶作用力大于支架底座抬起力要求,从而将底座前部抬起,实现抬架要求;当千斤顶上腔进液时,千斤顶收回,底座回位。但这两种结构外形尺寸较大,安装空间大,显然不能满足薄煤层支架空间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撬板式抬底机构,该抬底机构结构简单、实用,抬架力大,抬起效率高,制造成本低,适用于薄煤层液压支架,且安装空间小,有效加大了行人空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撬板式抬底机构,它包括抬底千斤顶、压盘、半环、螺钉、底座、抬底装置和连接销轴,底座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抬底装置,抬底装置通过连接销轴与底座前部的耳座连接,抬底千斤顶通过压盘、半环和螺钉分别设置在底座前部的左、右两个固定筒中;所述的抬底装置是由弯板、耳板和加强筋组成,弯板上设置有加强筋,耳板设置在弯板的圆弧上;所述的抬底千斤顶包括缸筒、活塞杆、底盘、O型圈、挡圈、导向环、组合密封圈和防尘圈,缸筒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与缸筒滑动连接,缸筒的缸口依次设置有导向环、组合密封圈、防尘圈,底盘与缸筒连接,O型圈、挡圈设置在缸筒与底盘之间,缸筒上设置有进回液口。所述的抬底千斤顶的长度为160mm,抬底千斤顶中的活塞杆的行程为70mm。所述的弯板,耳板,加强筋的材质为Q550高强钢板。所述的压盘、半环、螺钉的材质为27SiMn优质合金钢。所述的连接销轴的材质为30CrMnTi优质合金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单作用式抬底千斤顶、撬板式抬底装置有效缩小了整个抬底机构外形尺寸;2、抬底千斤顶采用压盘、卡环及螺栓固定于底座前部的固定筒内,连接结构简单,安装空间小;3、抬底装置采用销轴与底座耳板铰接在一起,千斤顶收回后与抬底装置紧密配合,千斤顶行程小于等于支架底座前部抬起量,整个抬起机构采用了杠杆式原理,抬起力大,抬起效率高;4、本技术在满足支架抬架移架的基础上,不占用任何人行空间,结构简单、实用,生产成本低,完全满足薄煤层支架使用要求,在薄煤层支架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 图I是现有技术中抬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抬底机构的结构不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抬底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抬底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抬底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撬板式抬底机构,它包括抬底千斤顶I、压盘2、半环3、螺钉4、底座5、抬底装置6和连接销轴7,底座5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抬底装置6,抬底装置6通过连接销轴7与底座5前部的耳座连接,抬底千斤顶I通过压盘2、半环3和螺钉4分别设置在底座5前部的左、右两个固定筒中;所述的抬底装置6是由弯板8、耳板9和加强筋10组成,弯板8上设置有加强筋10,耳板9设置在弯板8的圆弧上;所述的抬底千斤顶I包括缸筒11、活塞杆12、底盘13、O型圈14、挡圈15、导向环16、组合密封圈17和防尘圈18,缸筒11内设置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与缸筒11滑动连接,缸筒11的缸口依次设置有导向环16、组合密封圈17、防尘圈18,底盘13与缸筒11连接,O型圈14、挡圈15设置在缸筒11与底盘13之间,缸筒11上设置有进回液口 19。所述的抬底千斤顶I的长度为160mm,抬底千斤顶I中的活塞杆12的行程为70mm。所述的弯板8,耳板9,加强筋10的材质为Q550高强钢板。所述的压盘2、半环3、螺钉4的材质为27SiMn优质合金钢。所述的连接销轴7的材质为30CrMnTi优质合金钢。动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将操纵阀操纵手柄推到进液方向,抬底千斤顶I进液口进液,活塞杆12伸出,推动抬底装置6围绕底座5旋转,由于抬底装置6紧贴采煤工作面底板,抬底力通过底板、抬底装置6、铰接销轴传递到底座5前部,当抬底千斤顶I作用力大于底座抬起力时,底座5前部被抬起,从而实现抬架、移架作用。移架结束后,将操纵阀手柄打到中位,抬底千斤顶I进液口与油箱接通,压力降到0,在支架自重及顶板压力作用下,活塞杆12自动缩回,底座前部自动放平,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 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撬板式抬底机构,它包括抬底千斤顶(1)、压盘(2)、半环(3)、螺钉(4)、底座(5)、抬底装置(6)和连接销轴(7),其特征是底座(5)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抬底装置(6),抬底装置(6)通过连接销轴(7)与底座(5)前部的耳座连接,抬底千斤顶(1)通过压盘(2)、半环(3)和螺钉(4)分别设置在底座(5)前部的左、右两个固定筒中;所述的抬底装置(6)是由弯板(8)、耳板(9)和加强筋(10)组成,弯板(8)上设置有加强筋(10),耳板(9)设置在弯板(8)的圆弧上;所述的抬底千斤顶(1)包括缸筒(11)、活塞杆(12)、底盘(13)、O型圈(14)、挡圈(15)、导向环(16)、组合密封圈(17)和防尘圈(18),缸筒(11)内设置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与缸筒(11)滑动连接,缸筒(11)的缸口依次设置有导向环(16)、组合密封圈(17)、防尘圈(18),底盘(13)与缸筒(11)连接,O型圈(14)、挡圈(15)设置在缸筒(11)与底盘(13)之间,缸筒(11)上设置有进回液口(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撬板式抬底机构,它包括抬底千斤顶(I)、压盘(2)、半环(3)、螺钉(4)、底座(5)、抬底装置(6)和连接销轴(7),其特征是底座(5)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抬底装置(6 ),抬底装置(6 )通过连接销轴(7 )与底座(5 )前部的耳座连接,抬底千斤顶(I)通过压盘(2)、半环(3)和螺钉(4)分别设置在底座(5)前部的左、右两个固定筒中;所述的抬底装置(6)是由弯板(8)、耳板(9)和加强筋(10)组成,弯板(8)上设置有加强筋(10),耳板(9)设置在弯板(8)的圆弧上;所述的抬底千斤顶(I)包括缸筒(11)、活塞杆(12)、底盘(13)、0型圈(14)、挡圈(15)、导向环(16)、组合密封圈(17)和防尘圈(18),缸筒(11)内设置有活塞杆(12 ),活塞杆(12 )与缸筒(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梅马占江赵宝珍贾敏杜晋锋饶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