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8464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包括贯穿装置主体的壳体内腔与采油树本体上的通孔直径一致且相连通;壳体内腔内的支撑架安装有电力公接头和液压公接头;壳体内腔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贯穿装置主体的中段外圆设置有防尘罩、输入管接头、电接头,活塞杆内部设有多路通道;活塞杆另一端头与内螺纹驱动轴螺纹连接,内螺纹驱动轴外圆周设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分别设置有挡环和轴承挡圈,轴承挡圈与内衬套通过螺纹连接;内衬套上周向均布多个防转键II,在内衬套外端还设置有二次释放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性能可靠,能够有效保证油管悬挂器系统的下入和回收操作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海洋石油天然气钻采装备
,涉及一种用于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采油树系统是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生产装备之一,主要用于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中,目前主要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水下油管悬挂器主要用来悬挂油管柱,提供油气生产及环空的通道,为井底控制、通信和化学剂注入提供接口和通道,密封采油树内部各环空通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油树安装在井口头上之后,再下入油管悬挂器系统。由于采油(气)作业工艺的要求,需对井底设备进行控制和数据传输,因此,在油管悬挂器座放到 采油树内部之后,需建立采油树和油管悬挂器之间的通道,将液压、电力和化学剂等传输到井下。一般可通过采用一种ROV操控的电/液贯穿装置,当油管悬挂器下入时,连接电/液通路;当油管悬挂器回收时,可将电/液通路断开,并保证这两种状态时的密封。目前,水下卧式采油树油管悬挂器的电/液贯穿装置有多种型式,但大多数都是电/液独立贯穿,这种贯穿占用采油树空间较大,对设备的配合精度要求高,贯穿数量的增加增大了设备的加工难度和失效风险,且安装作业时间长,大幅增加了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解决了现有独立式贯穿装置结构复杂、贯穿数量多、占用空间大,对设备加工精度要求苛刻,操作繁琐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包括贯穿装置主体,贯穿装置主体采用法兰固定于水下卧式采油树本体外径上,贯穿装置主体轴心开有壳体内腔,该壳体内腔与采油树本体上的通孔直径一致且相连通;壳体内腔朝向通孔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轴向固定安装有电力公接头和液压公接头,电力公接头和液压公接头穿过该通孔;壳体内腔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支撑架及中继电接头、中继管接头均固定于活塞杆同一端面上,中继电接头通过电缆II与电力公接头相连,中继管接头通过液压管与液压公接头相连;贯穿装置主体的中段开有四个方孔,该四个方孔均露出活塞杆的一部分,沿其中的一个方孔外圆设置有防尘罩,防尘罩内表面与防转键I固定连接,防转键I与活塞杆通过键槽连接;另外两个方孔的活塞杆露出部分设置有输入管接头,第四个方孔的活塞杆露出部分设置有电接头,活塞杆内部设有多路通道,中继电接头通过一个通道中的电缆I与电接头连接,电接头将电器线路引出活塞杆之外;中继管接头通过活塞杆中的部分通道与输入管接头对应连通;活塞杆另一端头伸出壳体内腔之外并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连接螺母与外螺纹驱动轴同轴连接,外螺纹驱动轴与内螺纹驱动轴螺纹连接,内螺纹驱动轴外圆周的台肩两侧各设有一个推力轴承,两个推力轴承轴向外边分别设置有挡环和轴承挡圈,挡环轴向与内衬套内的台肩面接触,轴承挡圈与内衬套通过螺纹连接;内衬套上周向均布多个防转键II,贯穿装置主体内壁上对应有多个键槽;在轴承挡圈伸出内衬套端头的外圆周上套装有外挡环,外挡环的外圆周上套装有锁紧帽,锁紧帽上周向均布多个限位螺钉,贯穿装置主体外端部开有多个孔槽,限位螺钉底部插入到该孔槽中;贯穿装置主体外壁上均布有多个挡块I,锁紧帽内壁上对应均布有多个挡块II,挡块I和挡块II在周向上成交错式分布;在锁紧帽端面上通过六角头螺栓固定安装有ROV超控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电/液复合贯穿,结构紧凑,电力和液压连接一步到位,节约操作时间;R0V扭矩输入,螺纹机械驱动,安全可靠;二次释放结构设计为油管悬挂器的顺利回收提供了双重保障,满足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要求。 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处于接合状态时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外部结构的等轴测视图(局部剖切);图4为本技术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电/液接头端部排布形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A-A方向剖视图(剖切位置见图I)。图中,I.采油树本体,2.隔离套筒I,3.油管悬挂器,4.液压母接头,5.电力母接头,6.电缆走线孔,7.隔离套筒II,8.贯穿装置主体,9.活塞杆,10.电接头,11.内衬套,12.连接螺母,13.挡环,14.锁紧帽,15.限位螺钉,16.轴承挡圈,17.外挡环,18.内螺纹驱动轴,19.六角头螺栓,20. ROV超控接口,21.外螺纹驱动轴,22.联轴销,23.防转键I,24.防尘罩,25.密封环,26.定位螺钉,27.组合密封I,28.液压公接头,29.电力公接头,30.支撑架,31.液压管,32.组合密封II,33.双头螺柱,34.螺母,35.壳体内腔,36.组合密封III,37.推力轴承,38.键槽,39.防转键II,40.电缆I,41.中继电接头,42.中继管接头,43.电缆II,44.挡块I,45.输入管接头,46.孔槽,47.挡块II。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I、图2、图3、图5,本技术的用于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主要部件包括贯穿装置主体8、电接头(包括电力公接头29、电力母接头5、中继电接头41和电接头10)、液压接头(包括液压公接头28、液压母接头4、中继管接头42和输入管接头45)、活塞杆9、连接螺母12、联轴销22、螺纹驱动轴(内螺纹驱动轴18和外螺纹驱动轴21)、内衬套11、锁紧帽14、防尘罩24以及推力轴承37、两个防转键(防转键123和防转键1139)、螺栓(包括双头螺柱33、六角头螺栓19)和多种密封(包括密封环25、组合密封III 36)。贯穿装置主体8采用法兰固定于水下卧式采油树本体I的外径(外圆表面)上,贯穿装置主体8与采油树本体I通过双头螺柱33固定连接,双头螺柱33的外端安装有起保险作用的螺母34,贯穿装置主体8轴心开有壳体内腔35,该壳体内腔35与采油树本体I上的通孔直径一致且相对正连通;壳体内腔35内朝向通孔(或油管悬挂器3)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30,支撑架30轴向固定安装有电力公接头29和液压公接头28,其端部排布形式根据需要可以灵活设置,参照图4所示,电力公接头29和液压公接头28穿过该通孔,可与油管悬挂器3上的电力母接头5和液压母接头4实现接合并密封;壳体内腔35内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9,支撑架30及中继电接头41、中继管接头42均固定于活塞杆9同一端面上,中继电接头41通过电缆1143与电力公接头29相连,中继管接头42通过液压管31与液压公接头28相连;贯穿装置主体8的中段开有四个方孔,该四个方孔均露出活塞杆9的一部分,沿其中的一个方孔外圆设置有防尘罩24,防尘罩24内表面与防转键I 23固定连接,防转键I 23与活塞杆9上的键槽插接连接;另外的两个沿直径方向对称的方孔露出的活塞杆9部分设置有输入管接头45,第四个方孔露出的活塞杆9部分设置有电接头10,活塞杆9内部设有多路通道,中继电接头41通过一个通道中的电缆I 40与电接头10连接,电接头10将·电器线路引出活塞杆9之外;中继管接头42通过活塞杆9中的部分通道与输入管接头45一一对应连通,输入管接头45用于将各个液体管线引出活塞杆9之外;活塞杆9另一端头(驱动端)伸出壳体内腔35之外并与连接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包括贯穿装置主体(8),贯穿装置主体(8)采用法兰固定于水下卧式采油树本体(1)外径上,其特征在于:贯穿装置主体(8)轴心开有壳体内腔(35),该壳体内腔(35)与采油树本体(1)上的通孔直径一致且相连通;壳体内腔(35)朝向通孔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30),支撑架(30)轴向固定安装有电力公接头(29)和液压公接头(28),电力公接头(29)和液压公接头(28)穿过该通孔;壳体内腔(35)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9),支撑架(30)及中继电接头(41)、中继管接头(42)均固定于活塞杆(9)同一端面上,中继电接头(41)通过电缆II(43)与电力公接头(29)相连,中继管接头(42)通过液压管(31)与液压公接头(28)相连;贯穿装置主体(8)的中段开有四个方孔,该四个方孔均露出活塞杆(9)的一部分,沿其中的一个方孔外圆设置有防尘罩(24),防尘罩(24)内表面与防转键I(23)固定连接,防转键I(23)与活塞杆(9)通过键槽连接;另外两个方孔的活塞杆(9)露出部分设置有输入管接头(45),第四个方孔的活塞杆(9)露出部分设置有电接头(10),活塞杆(9)内部设有多路通道,中继电接头(41)通过一个通道中的电缆I(40)与电接头(10)连接,电接头(10)将电器线路引出活塞杆(9)之外;中继管接头(42)通过活塞杆(9)中的部分通道与输入管接头(45)一一对应连通;活塞杆(9)另一端头伸出壳体内腔(35)之外并与连接螺母(12)螺纹连接,连接螺母(12)与外螺纹驱动轴(21)同轴连接,外螺纹驱动轴(21)与内螺纹驱动轴(18)螺纹连接,内螺纹驱动轴(18)外圆周的台肩两侧各?设有一个推力轴承(37),两个推力轴承(37)轴向外边分别设置有挡环(13)和轴承挡圈(16),挡环(13)轴向与内衬套(11)内的台肩面接触,轴承挡圈(16)与内衬套(11)通过螺纹连接;内衬套(11)上周向均布多个防转键II(39),贯穿装置主体(8)内壁上对应有多个键槽(38);在轴承挡圈(16)伸出内衬套(11)端头的外圆周上套装有外挡环(17),外挡环(17)的外圆周上套装有锁紧帽(14),锁紧帽(14)上周向均布多个限位螺钉(15),贯穿装置主体(8)外端部开有多个孔槽(46),限位螺钉(15)底部插入到该孔槽(46)中;贯穿装置主体(8)外壁上均布有多个挡块I(44),锁紧帽(14)内壁上对应均布有多个挡块II(47),挡块I(44)和挡块II(47)在周向上成交错式分布;在锁紧帽(14)端面上通过六角头螺栓(19)固定安装有ROV超控接口(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卧式采油树系统的电液复合贯穿装置,包括贯穿装置主体(8),贯穿装置主体(8)采用法兰固定于水下卧式采油树本体(I)外径上,其特征在于贯穿装置主体(8)轴心开有壳体内腔(35),该壳体内腔(35)与采油树本体(I)上的通孔直径一致且相连通;壳体内腔(35)朝向通孔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30),支撑架(30)轴向固定安装有电カ公接头(29)和液压公接头(28),电カ公接头(29)和液压公接头(28)穿过该通孔;壳体内腔(35)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9),支撑架(30)及中继电接头(41)、中继管接头(42)均固定于活塞杆(9)同一端面上,中继电接头(41)通过电缆II (43)与电カ公接头(29)相连,中继管接头(42)通过液压管(31)与液压公接头(28)相连;贯穿装置主体(8)的中段开有四个方孔,该四个方孔均露出活塞杆(9)的一部分,沿其中的一个方孔外圆设置有防尘罩(24),防尘罩(24)内表面与防转键I (23)固定连接,防转键1(23)与活塞杆(9)通过键槽连接;另外两个方孔的活塞杆(9)露出部分设置有输入管接头(45),第四个方孔的活塞杆(9)露出部分设置有电接头(10),活塞杆(9)内部设有多路通道,中继电接头(41)通过ー个通道中的电缆1(40)与电接头(10)连接,电接头(10)将电器线路引出活塞杆(9)之外;中继管接头(42)通过活塞杆(9)中的部分通道与输入管接头(45) —一对应连通;活塞杆(9)另一端头伸出壳体内腔(35)之外并与连接螺母(12)螺纹连接,连接螺母(12)与外螺纹驱动轴(21)同轴连接,外螺纹驱动轴(21)与内螺纹驱动轴(18)螺纹连接,内螺纹驱动轴(18)外圆周的台肩两侧各设有ー个推力轴承(37),两个推力轴承(37)轴向外边分别设置有挡环(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轩邓平刘文霄刘启蒙张元洪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