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在石油钻井过程中自动从井口返出泥浆里取钻井岩屑井清洗保存岩样的机械装置,属石油钻井地质录井技术类。技术背景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钻具中高速流动的泥浆将井下的钻井岩屑携帯至地面,然后通过泥浆振动筛将岩屑滤出。通常情况下,每台钻机均配套有三台泥浆振动筛,各振动筛之间相距一定的距离,实际应用时常常轮换配合使用。长期以来,施工现场均由人工采集岩屑,然后将表面粘附有钻井泥浆的岩屑用水进行清洗,取回地质房内烘干后再进行地质分祈。由于钻井施工需要进行连续几十天乃至几个月的钻进作业,而在地质要求的层位一般需要每I 2米就要取一次岩屑,最短取样时间间隔在2分钟,毎次岩屑重量在500克左右,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或严寒酷暑,都要严格按施工进度进行取样,工作量大且工作环境 十分恶劣。为了保证取样的准确性,每个地质录井队都要专门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人进行捞砂取样,但是由于个别人工作责任心差,有时将某ー钻井深度的地质岩屑采样分成几包,充做其它井深的岩屑样品,因而给地质岩屑的分析造成混乱,直接影响到地质解释及石油勘探开发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或远程控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质录井自动采集清洗岩屑装置,由振动筛坡道(1)、集砂板(2)、远程控制终端(3)、左取砂盒(4)、内筒(5)、左支杆齿轮(6)、左倒砂齿条(7)、左倒砂气缸(8)、左翻转轴承(9)、右支杆(10)、左支杆(11)、右翻转轴承(12)、右齿条支架(13)、右支杆齿轮(14)、右倒砂气缸(15)、右倒砂齿条(16)、左砂盒转动气缸(17)、右砂盒转动气缸(18)、喷水管(19)、外套筒轴承(20)、左砂盒滑轨(21)、外套筒(22)、左齿条支架(23)、左砂盒转动齿条(24)、右砂盒转动齿条(25)、右砂盒滑轨(26)、内筒齿轮(27)、储砂盘马达(28)、右取砂盒(2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录井自动采集清洗岩屑装置,由振动筛坡道(I)、集砂板(2)、远程控制终端(3)、左取砂盒(4)、内筒(5)、左支杆齿轮(6)、左倒砂齿条(7)、左倒砂气缸(8)、左翻转轴承(9)、右支杆(10)、左支杆(11)、右翻转轴承(12)、右齿条支架(13)、右支杆齿轮(14)、右倒砂气缸(15)、右倒砂齿条(16)、左砂盒转动气缸(17)、右砂盒转动气缸(18)、喷水管(19)、外套筒轴承(20)、左砂盒滑轨(21)、外套筒(22)、左齿条支架(23)、左砂盒转动齿条(24)、右砂盒转动齿条(25)、右砂盒滑轨(26)、内筒齿轮(27)、储砂盘马达(28)、右取砂盒(29)、漏砂口 (30)、内筒轴承(31)、储砂盘(32)、盒门控制气管线(33)、支架(34)、水箱(35)、气泵(36)、控制箱(37)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筒(5)两侧相互平行地分别设有左取砂盒(4)和右取砂盒(29),左取砂盒(4) 一侧设有振动筛坡道(I),右取砂盒(29) —侧设有储砂盘(32)、水箱(35)、气泵(36)、控制箱(37);振动筛坡道(I)上设置有两块相对成一定角度的集砂板(2),底部留有开口 ;振动筛坡道(I)的一侧设置一个支架(34),通过上下两只内筒轴承(31)将内筒(5)、右支杆(10)、右取砂盒(29)悬挂在支架(34)上,同样,通过外套筒轴承(20)将外套筒(22)、左支杆(11)及左取砂盒⑷悬挂在支架(34)上,内筒(5)穿过外套筒(22),二者非接触;内筒(5)的上部由右支杆(10)连接右翻转轴承(12),右翻转轴承(12)连接右取砂盒(29),右取砂盒(29)可绕右翻转轴承(12)旋转;在右支杆(10)的下部设置一个右齿条支架(13),右齿条支架(13)上设有右倒砂气缸(15),右倒砂气缸(15)的柱塞与右倒砂齿条(16)连接,右倒砂齿条(16)与右支杆齿轮(14)啮合;内筒(5)的下部连接有内筒齿轮(27),侧面的支架(34)上设有右砂盒转动气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