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扣式吊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43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扣式吊卡,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吊耳和对扣器外筒;所述吊耳开设内腔装有液压马达,所述对扣器外筒内腔设置有对扣器并且对扣器的下端头伸出对扣器外筒底端面外,所述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至对扣器上;所述对扣器外筒下方还连接有液压背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械化修井作业时起下油管,提高井口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实现不搬抬吊卡、不损伤油管完成起下油管施工,适合多种特殊油管作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工业井下作业的修井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机械化修井作业中的起下油管工序的对扣式吊卡
技术介绍
传统的修井作业是用两个吊卡轮换完成油管起下,需要人工搬抬吊卡、摘挂吊环,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目前的机械化修井作业起下油管是通过动力吊卡卡住油管本体,露出油管接箍,虽然实现了不搬抬吊卡起下油管,但存在以下缺点1、动力卡瓦对油管本体损伤大,容易造成油管管漏,且加大了油管更换费用,降低作业井免修期,增加施工成本;2、当遇到玻璃钢油管、氮化油管等特殊油管作业时,动力卡瓦无法满足其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搬抬吊卡、不损伤油管完成起下油管施工,适合多种特殊油管作业的对扣式吊卡。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该扣式吊卡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吊耳和对扣器外筒,所述吊耳开设内腔装有液压马达,所述对扣器外筒内腔设置有对扣器并且对扣器的下端头伸出对扣器外筒底端面夕卜,所述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至对扣器上,所述对扣器外筒下方还连接有液压背钳。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所述吊耳的内腔壁设置有马达限位导轨,所述液压马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沿导轨上下移动,在马达限位导轨上设置有马达限位滑块;所述液压背钳通过上方的背钳外筒套接在对扣器外筒外周侧,所述对扣器外筒外周侧还设置有背钳限位轨道,所述背钳外筒带动液压背钳沿背钳限位轨道上下移动,在背钳限位轨道上设置有背钳限位滑块。所述背钳外筒内部还设置有用来使油管和上方的对扣器对准连接的对扣导槽;所述液压背钳包括液压缸以及连接在液压缸前端用来卡住油管的背钳卡瓦。所述背钳外筒上端设置的背钳外筒限位台阶卡合在对扣器外筒底部外侧设置的背钳限位台阶上;所述对扣器在对扣器外筒下出口处开设了对扣器提升台阶,该对扣器提升台阶卡合在对扣器外筒底部内侧设置的对扣器外筒提升台阶上。所述液压马达与对扣器之间设置有扭矩传感器;所述液压马达上设置有液压管线接口 ;所述吊耳设置有防止吊环脱落的吊耳销。本技术适用于机械化修井作业时起下油管,提高井口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游动对扣式吊卡与固定吊卡配合,实现不搬抬吊卡、不摘挂吊环进行起下油管作业,有效的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适用范围广泛,适合多种特殊油管的修井作业;实现不损伤油管起下油管,有效的延长了免修期,节约了作业成本;应用扭矩检测装置及对扣导槽,可有效避免上卸扣的现象;背钳卡瓦内径与油管外径相匹配,加大了接触面积,增加了卡紧力度;不摘吊环可有效避免单吊环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耳;2、吊耳销;3、马达限位轨道;4、液压马达;5、马达限位滑块;6、液压管线接口 ;7、扭矩传感器;8、联轴器;9、对扣器提升台阶;10、对扣器;11、对扣器外筒;12、对扣器外筒提升台阶;13、背钳限位轨道;14、背钳限位台阶;15、背钳限位滑块;16、背钳外筒;17、背钳外筒限位台阶;18、对扣导槽;19、液压背钳;20、背钳卡瓦。具体实施方式该对扣式吊卡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吊耳I和对扣器外筒11,对扣器外筒11与吊耳I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吊耳开设内腔装有液压马达4,所述对扣器外筒内腔设置有对扣器10并且对扣器的下端头伸出对扣器外筒11底端面外,所述液压马达4通过联轴器8连 接至对扣器10上;所述对扣器外筒11下方还连接有用来钳住油管的液压背钳19。吊耳的内腔壁设置有马达限位导轨3,所述液压马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沿导轨上下移动,在马达限位导轨上设置有马达限位滑块5 ;马达限位滑块5处在马达限位轨道3中,可在其中上下移动,但不能产生相对转动;所述液压背钳19通过上方的背钳外筒16套接在对扣器外筒11外周侧,所述对扣器外筒11外周侧还设置有背钳限位轨道13,所述背钳外筒16带动液压背钳19沿背钳限位轨道13上下移动,在背钳限位轨道13上设置有背钳限位滑块15。背钳限位滑块15处在背钳限位轨道13中,可在其中上下移动,但不能产生相对转动。背钳外筒16内部还设置有用来使油管和上方的对扣器对准连接的对扣导槽18 ;所述液压背钳包括液压缸以及连接在液压缸前端用来卡住油管的背钳卡瓦20。背钳外筒16上端设置的背钳外筒限位台阶17卡合在对扣器外筒11底部外侧设置的背钳限位台阶14上;所述对扣器在对扣器外筒下出口处开设了对扣器提升台阶9,该对扣器提升台阶9卡合在对扣器外筒11底部内侧设置的对扣器外筒提升台阶12上。联轴器8上设置有扭矩传感器7。所述液压马达上设置有液压管线接口 6。所述吊耳设置有防止吊环脱落的吊耳销2。上提油管时上扣时,把吊环放入吊耳1,关闭吊耳销2,下放对扣式吊卡,当对扣器10进入下方油管内时,关闭液压背钳19,背钳卡瓦20卡紧下方油管接箍,开启液压马达5带动对扣器10进行上扣,马达限位滑块5处在马达限位轨道3中,可在其中上下移动,但不能产生相对转动,背钳限位滑块15处在背钳限位轨道13中,可在其中上下移动,但不能产生相对转动,背钳外筒16随着上扣的进行相对于扣器外筒11向上移动,对扣导槽18倒入油管接箍,防止上斜扣,当上扣完毕时,扭矩传感器7传输信号至控制端,关闭液压马达4,开启液压背钳19,完成上扣过程。下放油管卸扣时,关闭液压背钳19,背钳卡瓦20卡紧下方油管接箍,开启液压马达4,带动对扣器10进行卸扣,当卸扣完毕时,扭矩传感器7传输信号至控制端,关闭液压马达4,开启液压背钳19,完成卸扣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对扣式吊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吊耳和对扣器外筒,所述吊耳开设内腔装有液压马达,所述对扣器外筒内腔设置有对扣器并且对扣器的下端头伸出对扣器外筒底端面外,所述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至对扣器上;所述对扣器外筒下方连接液压背钳。

【技术特征摘要】
1.对扣式吊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连接在一起的吊耳和对扣器外筒,所述吊耳开设内腔装有液压马达,所述对扣器外筒内腔设置有对扣器并且对扣器的下端头伸出对扣器外筒底端面外,所述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至对扣器上;所述对扣器外筒下方连接液压背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对扣式吊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的内腔壁设置有马达限位导轨,所述液压马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沿导轨上下移动,在马达限位导轨上设置有马达限位滑块;所述液压背钳通过上方的背钳外筒套接在对扣器外筒外周侧,所述对扣器外筒外周侧还设置有背钳限位轨道,所述背钳外筒带动液压背钳沿背钳限位轨道上下移动,在背钳限位轨道上设置有背钳限位滑块。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宋辉辉李加庆付增岳振玉郝丽伟张方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