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庭伟专利>正文

使用于逆筑钢骨柱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806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42
一种使用于逆筑钢骨柱的装置,属于建筑类,此装置包括于施工架顶面及底面上分设有各6支万向螺杆以调整钢骨柱X、Y轴向所构成的上夹具(第一点固定)及下夹具(第二点固定)。为配合钢骨柱在地面以下,不受灌注混凝土与空打回填时受到侧压移位,另在地区下约3米及开挖面(桩头)上方约2米处加设护环或护耳以定位于桩孔壁上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于续接假柱本体四方向中央开设有四个透视孔,配合二部经纬仪,测出地面上X、Y轴中心点;地面下方钢柱的调整与观测,利用钢柱上安装偏位器、护环或护耳以便调整与观测,即可交会出中心点,其垂直度可达1/1000;同时利用分设于施工架顶面及底面双侧上设有的千斤顶及可上、下顶制假柱双侧的凸板,微调达到钢骨柱本体顶面所设计高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类,为关于一种使用于地面下钢骨柱的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基桩配合逆打钢柱的精准校正及调整的使用于逆筑钢骨柱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房屋建筑数量大增,尤其是高层建筑更如雨后春笋般地耸立于各大都市,其造型的变化多端,表面用材的华丽眩目,确实很容易给人“国内建筑水平已逐渐朝向先进国家迈进”的印象。然而我们若从营建技术方面来探讨,这些建设量到底带给国内多少实质成果?提升了多少施工技术?相信答案无法令人满意。这一点我们可从这段期间中,自国外引进的尖端技术是否已在国内生根,以及通过这些工程经验,是否已经孕育出对新方法的开发能力;或如设计施工前的构法计划,与贯彻施工中全面品 质的概念等,看出我们的营建技术仍有待改进。换言之,我们是在将落伍的传统合理化的工作逐步进行中,却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兴建超高层建筑的需求,因此在计划手法及施工技术欠缺之下,难免落入只能以变化取巧的造型与华丽不实的外装材料,充当为唯一的处理手法及评价要素的地步。如此情况下产生的高层建筑除了高度之外与传统建筑又有何异?建筑技术发展的瓶颈因而形成。综合近代建筑技术史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出现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于逆筑钢骨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施工架顶面及底面上分设有各6支万向螺杆以调整钢骨柱X、Y轴向所构成的上夹具及下夹具,另于钢骨柱距地面下3米处及开挖面上方2米处各设有护环或护耳,并于续接假柱的四周中央上设有透视孔,配合装配于距开挖面上2.5~3米的钢骨柱上的偏位器及双向经纬仪交汇出中心点,另于施工架顶面及底面双侧上设有千斤顶可向上、下顶持焊接于钢骨柱双侧的凸板底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于逆筑钢骨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施工架顶面及底面上分设有各6支万向螺杆以调整钢骨柱X、Y轴向所构成的上夹具及下夹具,另于钢骨柱距地面下3米处及开挖面上方2米处各设有护环或护耳,并于续接假柱的四周中央上设有透视孔,配合装配于距开挖面上2. 5 3米的钢骨柱上的偏位器及双向经纬仪交汇出中心点,另于施工架顶面及底面双侧上设有千斤顶可向上、下顶持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庭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庭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