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高炉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楔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7060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03
一种处理高炉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楔铁,属于炼铁高炉进风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处理高炉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之间的漏风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楔铁为前低后高的楔形,楔铁的下表面为外凸圆弧面,外凸圆弧面的中轴线与楔铁下表面的前后轴线重合,外凸圆弧面的圆弧半径小于风口中套后端内径,楔铁的上表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斜面的表面为内凹圆弧面,内凹圆弧面的中轴线与斜面的前后轴线重合,内凹圆弧面的圆弧半径大于直吹管前端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制作容易的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楔铁后,消除了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上产生的缝隙,高炉不休风的情况下解决了漏风问题,保证了高炉的安全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高炉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楔铁,属于炼铁高炉进风设备

技术介绍
在高炉冶炼中,要使高炉生产稳定顺行,需要稳定的风量、风压和风温。高炉生产所需的风量、风压由鼓风机提供,并最终通过高炉风口进入炉内,高炉风口由风口大套、风口中套和风口小套三个套组成,各风口套之间为锥面接触,依靠外力压紧连接,风口小套与进风直吹管间也为锥面配合,这样可以确保进风系统各连接部位的配合严密,不漏风,从而满足高炉生产高风温、高顶压的操作。闻炉生广中,在理想状态下,风口小套完全裸露在炉缸内,风口中套仅如端面暴露在炉缸内,风口中套其它部位及风口大套处于炉内砌砖的保护下。而实际上,保护风口中套 的炉内砌砖随着高炉冶炼生产的持续进行会被渣铁逐渐侵蚀变薄,尤其是到炉龄后期,风口中套前端的受力情况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下部所受到的热应力较大,上部所受的热应力相对较小,风口中套的在这种持续向上的热应力作用下,其前部将发生上翘,与其相连的风口小套也会一起上翘。当风口小套上翘达到一定幅度时,风口小套与进风直吹管之间的接触面将出现缝隙,造成漏风。一旦发生漏风的情况,为防止烧穿事故的发生,一般会采取临时休风,对风口小套、直吹管以及风口中套一并进行更换,从而保证高炉的安全生产。然而,这种临时休风的方法不但会增加备件消耗,还会造成高炉的减产,甚至于给高炉操作及炉况顺行带来不利影响,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在高炉不休风的情况下解决漏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高炉不休风的情况下解决风口小套与进风直吹管之间接触面出现漏风问题的处理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楔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高炉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楔铁,楔铁为前低后高的楔形,楔铁的下表面为外凸圆弧面,外凸圆弧面的中轴线与楔铁下表面的前后轴线重合,外凸圆弧面的圆弧半径小于风口中套后端内径,楔铁的上表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斜面的表面为内凹圆弧面,内凹圆弧面的中轴线与斜面的前后轴线重合,内凹圆弧面的圆弧半径大于直吹管前端外径。上述处理高炉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楔铁,所述楔铁的上表面的内凹圆弧面的两侧分别保留一条狭窄的斜平面,两侧的斜平面宽度相等。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使用本技术的楔铁后,直吹管因风口小套上翘后而产生的向后、向下位移得到了有效恢复,从而消除了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上产生的缝隙,解决了由此造成的漏风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制作容易,在高炉不休风的情况下解决了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的漏风,保证了高炉的安全生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直吹管水平位置I、直吹管正下方位置2、楔铁3、楔铁把4、外凸圆弧面5、内凹圆弧面6、斜平面7。 具体实施方式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当风口中套前端上翘时,风口小套将以与风口中套的连接处的某一位置为支点,前部上翘后部下降,风口小套后端的下降将对直吹管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要平衡风口小套传递过来的压力,直吹管前端将产生向后、向下的位移,这样一来,在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的下部会出现一个楔形缝隙,导致漏风。因此,只要在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时,使用一种楔铁,在外力作用下楔入直吹管与风口中套之间,强制恢复直吹管发生的位移,消除造成漏风的缝隙,使漏风问题得以解决。图中显示,楔铁3为前低后高的楔形,楔铁3的下表面为外凸圆弧面5,外凸圆弧面5的中轴线与楔铁3下表面的前后轴线重合,外凸圆弧面5的圆弧半径略小于风口中套后端内径,既方便楔头顺利放入直吹管与风口中套间,又可以保证楔铁3下表面与风口中套尽可能充分的接触,使楔铁3得到足够大的支撑面。图中显不,模铁3的上表面为如低后闻的斜面,斜面的表面为内凹圆弧面6,内凹圆弧面6的中轴线与斜面的前后轴线重合,内凹圆弧面6的圆弧半径略大于直吹管前端外径,以利于楔铁3与直吹管在较大的范围内接触。楔铁3的上表面的内凹圆弧面6的两侧分别保留一条狭窄的斜平面7,两侧的斜平面7宽度相等,起限位导向作用,以使楔铁3沿直线前进、不偏斜。图中显示,考虑到现场搬运、持握方便,在楔铁3两侧面上各焊接有一个楔铁把4,楔铁把4朝楔尾方向延伸而出,超出楔尾端面的部分呈“八”字向外撇开,以免在安装楔铁3过程中击打楔尾时发生干涉。本技术由一件楔铁3单独使用,在高炉不休风的状况下,借助大锤或撞杆等工具,在外力作用下楔入直吹管正下方位置2。楔铁3安装时,楔头朝前,楔尾在后,楔铁3下表面与风口中套内表面接触并获得支撑,楔铁3上表面紧贴直吹管外表面。随着外力持续作用在远离漏风点的楔尾上,楔头沿直吹管正下方位置不断深入,最终把直吹管前端托起、顶紧,直至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间产生的缝隙消失,从而消除漏风现象。本技术经实施后,成功解决了在高炉不休风状况下处理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问题,避免了因漏风原因导致的临时休风,为高炉稳定、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高炉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楔铁,其特征在于:楔铁(3)为前低后高的楔形,楔铁(3)的下表面为外凸圆弧面(5),外凸圆弧面(5)的中轴线与楔铁(3)下表面的前后轴线重合,外凸圆弧面(5)的圆弧半径小于风口中套后端内径,楔铁(3)的上表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斜面的表面为内凹圆弧面(6),内凹圆弧面(6)的中轴线与斜面的前后轴线重合,内凹圆弧面(6)的圆弧半径大于直吹管前端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高炉风ロ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楔铁,其特征在于楔铁(3)为前低后高的楔形,楔铁(3)的下表面为外凸圆弧面(5),外凸圆弧面(5)的中轴线与楔铁(3)下表面的前后轴线重合,外凸圆弧面(5)的圆弧半径小于风口中套后端内径,楔铁(3)的上表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斜面的表面为内凹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朝宋骞程交亮吕百军侯玉新王婷婷王成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