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培养皿
,涉及一种培养区域可分隔的培养皿。
技术介绍
现在实验室所用培养皿规格很多,一般为直径包括3. 5、6、9、10cm的培养皿,其底面积分别为8、21、49、55cm2,可加的培养基的量为3. 0,5. O、10. O、10. OmL,可获得的细胞量分别为2. 0、5. 2、12. 2、13. 7 X IO6个。其中直径9cm的应用较多。上述培养皿结构相同,均由一个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由玻璃或者塑料作成,用作培养细菌的器材。然而在进行生长谱测定、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等实验及菌种选育时筛选、鉴定突变菌株时,由于在同一空间内操作,所以常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I、测定生长谱时,操作稍有不慎,经常出现长出的菌膜相互连片,以致不能判断究竟是哪种生长因子在影响菌株的生长。2、产生的抑菌圈或降解透明圈相互干扰,不能准确其直径,结果只好重复试验。3、菌种选育时筛选、鉴定突变菌株时需要大量培养皿,清洗、灭菌工作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培养区域可分隔的培养皿,可以将培养皿分隔成不同的区域,便于不同条件微生物的培养和筛选。本技术是通过以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区域可分隔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皿底和培养皿盖,培养皿底中设有分隔器,分隔器由一个或多个分隔片构成,分隔器的直径与培养皿底的内径大小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区域可分隔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皿底和培养皿盖,培养皿底中设有分隔器,分隔器由一个或多个分隔片构成,分隔器的直径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