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央商务区雨水生态处理及回用的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84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中央商务区雨水生态处理及回用的设施,生态廊道通过管网连接生态滤床,生态滤床的出水口连接蓄水池;雨水进入生态廊道,生态廊道一方面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另一方面对雨水进行预处理,截留、沉淀固体颗粒和悬浮物,降低雨水中污染物的含量;生态廊道的出水进入生态滤床,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基质去除有机物和氮磷污染物后通过集水管汇集后排出;生态滤床的出水进入蓄水池,出水在蓄水池内进行存储,通过提升泵将蓄水池中的水提升到高处及回用点。运用生态技术有效处理雨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后进行循环利用,实现雨水“调、储、用、赏”的资源化管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央商务区雨水生态处理及回用的设施,属环保工程与水处理

技术介绍
雨水资源利用是一种方便、经济、行之有效的节水方法。在降雨时,将雨水尽量留住,使其转变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有助于节约用水与保护水资源、控制城市水土流失、保持城市基本的水文循环、减少水污染、减少城市雨季积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功效。城市化建设地推进,增加了城市路面的不透水面积,初期雨水流经道路时,掺杂了·汽车行驶、禽畜粪便所带来的油污、重金属、碳氢化合物,加重城市降水径流污染;初期雨水流经开阔的绿地、农田时,雨水会混合漂浮在空气中的药剂微粒,并且雨水冲刷绿地、农田时,混合了因农业生产无序剩余的化肥和农药,形成含氮磷化合物浓度过高的地表径流。当受污染雨水汇水后,一部分流入城市污水管网,增加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及水环境的负担,浪费大量雨水资源;一部分沿路面不透水区域流入河湖,增加了湖体重金属离子、氮磷混合物的含量,更一步加剧了湖体富营养化进程。我国许多建筑物虽已建有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但处理和回用系统相对薄弱。目前对雨水一般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即通过混凝设施、沉淀池、过滤设备及消毒设备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中央商务区雨水生态处理及回用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廊道、生态滤床和蓄水池,生态廊道通过管网连接生态滤床,生态滤床的出水口连接蓄水池;所述生态廊道呈长而窄的梯形结构,其两侧边铺设生态护坡,底层铺设砾石层;所述生态滤床的墙体的底部依次铺设砾石层和石灰夯实垫层,石灰夯实垫层上铺设防渗膜,防渗膜上铺设集水管,集水管以滤床为中心向外辐射排列,集水管通过排水管引出,集水管靠近滤床墙体一端连接通气管,通气管的顶端连接开孔通气盖,生态滤床墙体内部填充基质,基质包括生态填料处理层、直径为8~16mm的中砾石过渡层和直径为16~32mm的粗砾石排水层,生态填料处理层为上层,过渡层为中间层,排水层为下层...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中央商务区雨水生态处理及回用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廊道、生态滤床和蓄水池,生态廊道通过管网连接生态滤床,生态滤床的出水口连接蓄水池;所述生态廊道呈长而窄的梯形结构,其两侧边铺设生态护坡,底层铺设砾石层;所述生态滤床的墙体的底部依次铺设砾石层和石灰夯实垫层,石灰夯实垫层上铺设防渗膜,防渗膜上铺设集水管,集水管以滤床为中心向外辐射排列,集水管通过排水管引出,集水管靠近滤床墙体一端连接通气管,通气管的顶端连接开孔通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强朱凌张灿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