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的顶撑扩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667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顶撑扩张装置,包括外槽、内槽、手柄、螺母、螺杆、螺杆结合套、销轴,所述外槽设有一空腔,所述螺杆结合套上设有两个耳轴和一个通孔,所述的螺母上设有两个耳轴和一个螺孔,所述内槽置于外槽的空腔内,通过销轴与外槽连接,内槽可围绕销轴做旋转运动,所述螺杆与螺杆结合套置于内槽内,螺杆结合套通过其本身上的耳轴与内槽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螺杆结合套连接,螺母通过其本身上的耳轴与外槽连接,所述螺母上的螺孔与螺杆相匹配,还包括顶撑,所述的顶撑包括左、右支撑臂和支撑面,所述顶撑由左、右两个支撑臂通过销轴与内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灾难救援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顶撑扩张装置
技术介绍
自然灾害的发生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使人们的财产乃至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例如,对于矿难、塌方、地震等灾难引发的坍塌,救援工作主要都是依靠自上而下、由表及里的挖掘、搬运方式完成,这种救援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一、救援效率非常低;二、随着受伤人员被埋深度的增加,救援难度和时间都会急剧增大;三、在救援过程中,极可能发生废墟再次坍塌而导致二次伤害,在危机到救援和被救援人员的同时,也降低了救援的效率。与这种救援方式相应的救援工具主要是挖掘器件、挖掘机械及气压式或液压式支撑机械,这些机械,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救援工作提供帮助,但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深入人员被困处,尽可能早地解救塌方被困人员,而且,这些工程机械体积庞大,工作中的动作太大,很容易在本来就不稳定的废墟中引发二次塌方,对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简单而便于携带中扩张救援装置一般为千斤顶,千斤顶不仅可以用于普通汽车道路救援,也可以复杂环境中紧急救援中扩充较小的间隙,为救援工作赢得较大的救援空间。但是由于野外救援环境的不确定性,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极大的降低了救援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顶撑扩张装置,尤其适合在任何复杂的救援场地支撑不同方向的物体,一种容易实施救援的扩张装置,此装置方便携带,适用于各种复杂场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的顶撑扩张装置,包括外槽、内槽、手柄、螺母、螺杆、螺杆结合套、销轴,所述外槽设有一空腔,所述螺杆结合套上设有两个耳轴和一个通孔,所述的螺母上设有两个耳轴和一个螺孔,所述内槽置于外槽的空腔内,通过销轴与外槽连接,内槽可围绕销轴做旋转运动,所述螺杆与螺杆结合套置于内槽内,螺杆结合套通过其本身上的耳轴与内槽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螺杆结合套连接,螺母通过其本身上的耳轴与外槽连接,所述螺母上的螺孔与螺杆相匹配,还包括顶撑,所述的顶撑包括左、右支撑臂和支撑面,所述顶撑由左、右两个支撑臂通过销轴与内槽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面上设有横纹。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柄为双爪棘轮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杆的一端设有与手柄内六角孔对应的外六角杆部。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扩张装置在任何复杂场地都可以方便使用,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与剖视示意图图2是顶撑的放大视图图3是螺杆结合套示意图图4是内槽示意图图5是外槽示意图图6是手柄示意图图中I、手柄2、螺母3、螺杆4、螺杆结合套 5、内槽6、外槽7、销轴8、顶撑11、按钮12、棘爪13、棘轮21、耳轴41、耳轴81、支撑臂82、支撑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顶撑扩张装置,包括手柄I、螺母2、螺杆3、螺杆结合套4、内槽5、外槽6、销轴7、顶撑8,外槽6设有一空腔,内槽5置于外槽6的空腔内,通过销轴7与外槽6连接,使得内槽5可围绕销轴7在外槽6中做旋转运动,进一步带动千斤顶的顶撑8上下运动;螺杆3的外六角形杆部与手柄I的内六角孔配合连接,另一端与螺杆结合套4连接,在螺杆的末端有一螺母,将螺杆与螺杆结合套轴向固定,螺杆结合套4上设有耳轴41,螺杆结合套4通过其上的耳轴41与内槽5连接,当旋动螺杆3时,带动内槽5绕销轴7在外槽内旋转;螺母2上设有两个耳轴21和一个螺孔,螺母2通过其上的耳轴21与外槽6连接,螺母2上的螺孔与螺杆相匹配,当旋动螺杆3时,改变了螺母2与螺杆连接套4间的距离,带动内槽5在外槽6内转动,从而带动耳轴21在其轴孔内旋转;8顶撑8的两侧为左、右支撑臂81,上侧为支撑面82,左、右两个支撑臂81通过销轴7与内槽5的侧端面连接,即顶撑8相对于内槽5可以绕销轴7旋转一定角度,这样的设计满足了不同方向均可使用本千斤顶支撑物体,尤其适用于复杂的救援场所,顶撑的支撑面82上还设有横纹,横纹有效的增加了支撑面82与所撑物体间的摩擦力。顶撑8可根据其支撑面82与所支撑物体接触面确定了其作用力方向,当顶撑的支撑面82与所撑物体的某面接触后作用力后,所撑物体同时作用于顶撑支撑面82—反作用力;手柄I为双爪棘轮结构,将双爪棘轮的其中一个棘爪12扳到相应位置处与棘轮83配合连,用力推动手柄1,使顶撑8撑起目标物体,当转动一定角度后,手柄I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工作人员的最佳用力位置,此时,将手柄I反向拉动一定角度到工作人员的最佳用力位置处,根据棘轮13的单向工作原理,拉回手柄I时,只是手柄I回转,并而不能带动螺杆3的反向转动,故对所支撑的物体没有影响,继续推动手柄1,直到顶撑8所支撑的物体到达目的位置后,停止对手柄I用力,完成支撑工作后,需将顶撑8回位时,将手柄I的另一个棘爪12扳到回位时的相应位置处与棘轮13配合连接,就可以对螺杆3进行反向旋转,从而带动内槽5回位,内槽5带动顶撑8顺利回位。由此可知,本技术可以在任何场合使用,尤其在救援场合。本实施例中,扳动手柄I上的按钮11,使其中一个棘爪12接触连接到棘轮13,顺时针用力旋动手柄1,螺杆3在螺母2中旋转,使得螺杆结合套4到螺母2间距减小,此时,螺杆3推动内槽5上向上绕着销轴7在外槽6内旋转,顶撑8随之上升,撑起重物,当用力点不合适时,可通过反向旋转手柄I调节到合适的用力点;反之,反向扳动按钮11,使另一个棘爪12接触连接到棘轮13,逆时针用力旋动手柄1,螺杆3拉动内槽5向下绕着销轴7旋转,顶撑8随之下降,将重物松开。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的顶撑扩张装置,包括外槽、内槽、手柄、螺母、螺杆、螺杆结合套、销轴,所述外槽设有一空腔,所述螺杆结合套上设有两个耳轴和一个通孔,所述的螺母上设有两个耳轴和一个螺孔,所述内槽置于外槽的空腔内,通过销轴与外槽连接,内槽可围绕销轴做旋转运动,所述螺杆与螺杆结合套置于内槽内,螺杆结合套通过其本身上的耳轴与内槽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螺杆结合套连接,螺母通过其本身上的耳轴与外槽连接,所述螺母上的螺孔与螺杆相匹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撑,所述的顶撑包括左、右支撑臂和支撑面,所述顶撑由左、右两个支撑臂通过销轴与内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顶撑扩张装置,包括外槽、内槽、手柄、螺母、螺杆、螺杆结合套、销轴,所述外槽设有一空腔,所述螺杆结合套上设有两个耳轴和一个通孔,所述的螺母上设有两个耳轴和一个螺孔,所述内槽置于外槽的空腔内,通过销轴与外槽连接,内槽可围绕销轴做旋转运动,所述螺杆与螺杆结合套置于内槽内,螺杆结合套通过其本身上的耳轴与内槽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螺杆结合套连接,螺母通过其本身上的耳轴与外槽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声涛金秋谈蒋冰胥海波程威韦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