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的轴向力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1642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的轮盘所受轴向力的控制方法,在中间机壳上开距离最短的引气孔,依次通过中间机壳上的工艺槽、引气孔以及中间机壳和轴承外壳间的缝隙将高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和低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连通,利用高、低压盘罩间隙腔内的压差将部分高压气体从高压压气机流道引回低压压气机流道,从而在盘罩间隙腔内实现气体循环,减小两级压气机轮盘间的压差,使轮盘间的轴向力趋于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的轴向カ控制方法,具体使用在两级压气机间开孔引流的方式来保证压气机在所有运行エ况下的轴向カ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微型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目标之ー是能够在高空、稀薄空气环境下保证输出功率和效率稳定,即正常的工作。因此必须通过增压的方式提高进入燃烧室的气体压力和空气量。由于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尺寸和重量的限制,离心式压气机被广泛采用,且为了保证达到足够的压比往往采用两级增压的形式。“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多级离心式压气机布置方案,如图I所示。高压压气机和低压压气机“背靠背”相对布置,其可以大大缩短两级压气机的 轴距,有效提高了高速旋转的转子轴向定位和振动方面稳定性,从而可以保证转子更高的转速并实现两级压气机达到两级以上压气机的压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轮盘背部与其它安装部件间存在着间隙,且此间隙只与主流道存在着流体交接面,即盘罩间隙腔。在压气机盘旋转产生的“离心泵”作用下,贴轮盘背部的气体被甩出盘罩间隙腔,产生对盘罩间隙腔的抽真空效果;远离轮盘背部区域,由于盘罩间隙腔内压カ的降低,部分外部流道气体进入盘罩间隙腔,产生对盘罩间隙腔补充气体的效果。这种抽气、补气的过程使盘罩间隙腔内的气体压力周期性的脉动,并直接导致压气机轮盘上所受轴向力的周期性波动。此外,由于高、低压轮盘的盘罩间隙腔外部气体压カ不同,盘罩间隙腔内脉动的压力水平也不同,从而导致高压压气机轮盘的轴向カ大于低压压气机轮盘,即轴向カ不平衡。以上两种结果都不可避免的増加了轴承的负担,尤其是周期性脉动的轴向カ加速了轴承的磨损并直接导致整机使用寿命的降低。所以,必须对以上所述的轴向カ加以控制。目前对这种轴向カ的控制是通过降低压气机轮盘转速的方法实现的,但是降低转速意味着压比的下降和效率的降低。所以必须通过其它方式来缓解脉动的轴向力,降低轴承负荷,以保证整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的轴向カ控制方法,以保证压气机在高转速下仍能保持较低和可接受的轴向力,并提高整机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的压气机轮盘所受轴向カ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和低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连通,利用高、低压压气机盘罩间隙腔内的压差将部分高压气体从高压压气机流道引回低压压气机流道,从而在盘罩间隙腔内实现气体循环。其中,连通高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和低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的气体流动路径,是在中间机壳上开距离最短的引气孔,依次通过中间机売上的エ艺槽、引气孔以及中间机壳和轴承外壳间的缝隙而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由于盘罩间隙腔内气体的流动,“抽真空”效果大大减小,从而缓解了周期性脉动的轴向力。(2)由于将高压气体补入低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实现减小两级压气机轮盘间的压差,从而使轮盘间的轴向カ趋于平衡。(3)较传统轴向カ控制方法相比,不需要降低轮盘转速和压比,从而在相同水平的轴向カ下得到更高的效率。(4)由于利用气体循环流动及平衡压差来控制轴向力,因此可以满足各个エ况下的轴向カ控制,作用范围更为宽广。附图说明图I ー种采用轴向カ控制方法的〃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压压气机蜗壳 2.低压压气机轮盘 3.引气孔 4.螺栓5.中间机壳 6.低压压气机蜗壳 7.高压压气机轮盘 8.轴承座 9.衬套10.轴 承 11.高压轮盘盘罩间隙 12.高压压气机流道 13.轴承外壳 14.轴15.垫片 16.低压轮盘盘罩间隙 17.低压压气机流道 18.エ艺槽图2中间机壳开孔俯视图;图3 —种采用轴向カ控制方法的〃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气流走向示意图;图中空心单箭头为低压压气机进ロ气体走向,实心单箭头为低压压气机出口气体及高压压气机进口走向,实心双箭头为高压压气机出口走向。高、低压压气机的盘罩间隙腔间的气体走向用空心双箭头表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參见图1,图2所示。“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的结构为低压压气机轮盘2和高压压气机轮盘7相对串联在轴14上。两级高、低压轮盘均有各自的蜗壳(高压蜗壳6和低压蜗壳I)。高、低压轮盘间布置中间机壳5,轴承座8,衬套9和轴承外壳13,其中中间机壳通过螺栓4固定在高压压气机蜗壳上,并且其端面上含有4个エ艺槽18 ;轴承座,衬套,轴承外壳固定轴承10,并通过垫片15压紫。利用中间机壳上的エ艺槽以及利用中间机壳和轴承外壳间的缝隙,在中间机壳上开连通高压压气机盘罩间隙腔11和低压压气机盘罩间隙腔16距离最短的引气孔3。由此,两级压气机内部的气体流动结构发生改变,如图3所示。原进ロ气体(空心单箭头)经过低压压气机流道17后气体压力上升(实心单箭头);气体通过低压压气机蜗壳后进入高压压气机流道12并再次提升气体压カ(实心双箭头);由于高压压气机盘罩间隙腔和低压压气机盘罩间隙腔间的压差作用,部分高压气体(空心双箭头)进入高压压气机盘罩间隙腔,通过中间机売上的エ艺槽,经引气孔进入低压压气机盘罩间隙腔,并进一歩流入低压压气机流道内并汇入低压压气机出ロ气体中。由此,在高、低压压气机的盘罩间隙腔内形成气体的流动和循环。由于盘罩间隙腔内气体的流动,“抽真空”效果大大减小,从而缓解了周期性脉动的轴向カ;由于将高压气体补入低压轮盘的盘罩间隙腔,实现减小两级压气机轮盘间的压差,从而使轮盘间的轴向カ趋于平衡;较传统轴向カ控制方法相比,不需要降低轮盘转速和压比,从而在相同水平的轴向力下得到更高的效率;由于利用气体循环流动及平衡压差来控制轴向力,因此可以满足各个エ况下的轴向カ控制,作用范围更为 宽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的轮盘所受轴向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16)和低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11)连通,利用高、低压盘罩间隙腔内的压差将部分高压气体从高压压气机流道(12)引回低压压气机流道(17),从而减小两级压气机轮盘间的压差,使轮盘间的轴向力趋于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靠背型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的轮盘所受轴向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16)和低压压气机轮盘的盘罩间隙腔(11)连通,利用高、低压盘罩间隙腔内的压差将部分高压气体从高压压气机流道(12)引回低压压气机流道(17),从而减小两级压气机轮盘间的压差,使轮盘间的轴向カ趋于平衡。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水汀李果杜发荣韩树军鲍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