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40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58
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的车架能连动开合,以便能处于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该婴儿车的车架包括:手把管、前脚管、后脚管、侧向座架管、中央底架管和太阳篷支架,其中,前脚管、后脚管、侧向座架管、中央底架管彼此可枢转地互连,手把管可伸缩地插设于前脚管上端内,并且该婴儿车的车架还包括手动开合操作机构和连动机构,通过操作手动开合操作机构而使连动机构带动婴儿车车架连动开合,太阳篷支架的枢接端可枢转地枢接在手把管上,婴儿车车架连动收合时,手把管缩入前脚管内并带动太阳篷支架自动跌落收合,婴儿车车架连动展开时,手把管伸出前脚管外并带动太阳篷支架自动展开。该婴儿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单手即可实现开合车架和太阳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尤其是一种可连动开合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的太阳篷是一种为乘坐在婴儿车内的婴幼儿遮挡阳光的婴儿车构件,具有多种形式的开合结构。展开时可为婴幼儿遮挡阳光,收合时可让婴幼儿沐浴阳光并可减小体积以便于储存和搬运。传统婴儿车的太阳篷缺点在于在收合车架时不能连动收合,需要手动收合。如此收车相当麻烦,展开车架时同样麻烦,有待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连动开合的婴儿车, 该婴儿车的车架能够与太阳篷连动开合,让婴儿车的太阳篷简单快速联动开合成为可能。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的车架能够连动开合,以便能够处于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该婴儿车的车架包括手把管、前脚管、后脚管、侧向座架管、中央底架管和太阳篷支架,其中,前脚管、后脚管、侧向座架管、中央底架管彼此可枢转地互连,手把管可伸缩地插设于前脚管上端内,并且该婴儿车的车架还包括手动开合操作机构和连动机构,通过操作手动开合操作机构而使连动机构带动婴儿车车架连动开合,其特征在于太阳篷支架的枢接端可枢转地枢接在手把管上,婴儿车车架连动收合时,手把管缩入前脚管内并带动太阳篷支架自动跌落收合,婴儿车车架连动展开时,手把管伸出前脚管外并带动太阳篷支架自动展开。根据一实施例,侧向座架管两端以及中央底架管两端都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到前脚管和后脚管,并且两根中央底架管在各自中间位置处彼此可枢转地连接。根据一实施例,前脚管上安装有滑动件,滑动件能在前脚管上滑动,后脚管上端与滑动件可枢转地连接。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连动机构包括上齿条、下齿条、齿轮,齿轮固定在前脚管内,上齿条与手把管下端连接并插设在前脚管内并与齿轮啮合,下齿条与所述滑动件连接并与齿轮啮合。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手动开合操作机构是位于婴儿车车架后部的后折合组,后折合组与后脚管可枢转地连接,并且后折合组包括收车提把和撑杆式结构。根据一实施例,太阳篷支架在手把管上的枢接端通过连接件而与前脚管的上端或与后脚管的上端连接。根据一实施例,太阳篷支架在手把管上的枢接端通过连接件而与所述滑动件连接。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柔性或弹性连接件。本技术的婴儿车的车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单手即可实现开合车架和太阳篷,操作简单易行,给使用者带来较大便利。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婴儿车,附图中图I为本技术婴儿车的车架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婴儿车的车架展开状态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婴儿车的车架收合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婴儿车的车架收合过程中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婴儿车的车架收合状态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婴儿车的车架收合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婴儿车的连动机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非限制性实施例,婴儿车的车架基本上包括手把管I、前脚管2、后脚管4、侧向座架管5、中央底架管6。前轮组9和后轮组10分别连接到前脚管2和后脚管4的底端。手把管I可伸缩地插设于前脚管2上端内。侧向座架管5的两端以及中央底架管6的两端都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到前脚管2和后脚管4,并且两根中央底架管6在各自中间位置处彼此可枢转地连接。在车架展开状态下,车架两侧的侧向座架管5彼此平行,而两根中央底架管6彼此交叉。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前脚管上连接到中央底架管的连接部位与前脚管上连接到侧向座架管的连接部位彼此间隔开一段距离,而后脚管上连接到中央底架管的连接部位与后脚管上连接到侧向座架管的连接部位彼此大致相同;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前脚管2上安装有滑动件3,滑动件3可在前脚管2上滑动。后脚管4上端与滑动件3可枢转地连接。该婴儿车的车架还可包括脚踏板组8。脚踏板组8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前脚管相连,并且脚踏板组8包括在中间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的两段,从而在婴儿车车架收合时这两段可折叠。该婴儿车的车架的收合和展开是通过手动开合操作机构来操作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手动开合操作机构是位于婴儿车车架后部的后折合组7,后折合组7与后脚管4可枢转地连接。后折合组7包括收车提把71和撑杆式结构。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婴儿车的车架包括连动机构11。连动机构11包括上齿条34、下齿条32、齿轮33。齿轮33固定在婴儿车车架的前脚管2内;上齿条34与手把管I下端连接,从婴儿车车架前脚管2上端插设在前脚管2内,并与齿轮33啮合;下齿条32与滑动件3连接,并与齿轮33啮合。根据本技术,婴儿车的车架还包括太阳篷支架13。太阳篷支架13借助枢接端而可枢转地连接到手把管I的上端,并形成以枢接端为转点的杠杆。手把座21固定在前脚管2的上端,当手把管完全缩入前脚管内时,手把抵靠在手把座21上。柔性连接件12的下端连接到手把座21上或滑动件3上,柔性连接件12的上端连接到太阳篷支架13的枢接端。该柔性连接件12能够随手把管的伸缩而松弛和绷紧当车架展开时,手把管I伸出前脚管2外,此时柔性连接件12绷紧,从而给太阳篷支架13的枢接端提供拉力,以使太阳篷支架展开;当车架收合时,手把管I缩入前脚管2内,此时柔性连接件12松弛,因此太阳篷支架失去拉力,从而借助自身重力枢转而收合。此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是柔性的,但连接件的形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弹性的,只要能保证太阳蓬支架能随手把管伸缩而开合即可。下面参照图3-6来详细说明婴儿车的连动开合操作,太阳篷支架伴随婴儿车的开合而连动开合。收合车架时,提起收车提把71,通过向上拉后折合组7而带动后脚管4,从而驱动滑动件3沿着前脚管2向上滑动,滑动件3带动连动机构11从而带动手把管I向下缩回前脚管2内,此时柔性连接件12逐渐松弛,最终使太阳篷支架13失去柔性连接件12的拉力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枢转收合;在此过程中,后折合组7同步带动左右两侧后脚管4靠拢,并驱动中央底架管6带动左右前脚管2靠拢,同时前脚管2和后脚管4也相互靠拢,实现车架收合以及太阳篷支架的连动收合。展开车架的过程与上述收合过程顺序相反,向上拉出手把管1,带动连动机构11从而带动滑动件3向下滑动,此时柔性连接件12逐渐处于紧绷状态,最终使太阳篷支架13在柔性连接件12的拉力作用下自动枢转并展开;在此过 程中,通过向下压后折合组7而同步带动后脚管4展开,并驱动中央底架管6带动前脚管2展开,同时前脚管2和后脚管4相互远离,实现车架展开以及太阳篷支架的连动展开。尽管以上已结合实施例和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白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修改和实现手把管随收车连动伸缩的各种等同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的车架能够连动开合,以便能够处于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该婴儿车的车架包括:手把管、前脚管、后脚管、侧向座架管、中央底架管和太阳篷支架,其中,前脚管、后脚管、侧向座架管、中央底架管彼此可枢转地互连,手把管可伸缩地插设于前脚管上端内,并且该婴儿车的车架还包括手动开合操作机构和连动机构,通过操作手动开合操作机构而使连动机构带动婴儿车车架连动开合,其特征在于:太阳篷支架的枢接端可枢转地枢接在手把管上,婴儿车车架连动收合时,手把管缩入前脚管内并带动太阳篷支架自动跌落收合,婴儿车车架连动展开时,手把管伸出前脚管外并带动太阳篷支架自动展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的车架能够连动开合,以便能够处于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该婴儿车的车架包括手把管、前脚管、后脚管、侧向座架管、中央底架管和太阳篷支架,其中,前脚管、后脚管、侧向座架管、中央底架管彼此可枢转地互连,手把管可伸缩地插设于前脚管上端内,并且该婴儿车的车架还包括手动开合操作机构和连动机构,通过操作手动开合操作机构而使连动机构带动婴儿车车架连动开合,其特征在于太阳篷支架的枢接端可枢转地枢接在手把管上,婴儿车车架连动收合时,手把管缩入前脚管内并带动太阳篷支架自动跌落收合,婴儿车车架连动展开时,手把管伸出前脚管外并带动太阳篷支架自动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侧向座架管两端以及中央底架管两端都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到前脚管和后脚管,并且两根中央底架管在各自中间位置处彼此可枢转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力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