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铝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470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窝铝单板,包括有一铝制蜂窝芯层,铝制蜂窝芯层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铝合金面板和铝合金背板,所述铝合金面板的外表面设有氟碳涂层,所述铝合金背板的内表面设有铬化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氟碳涂层和铬化保护层具有耐大气腐蚀、抗渗透力强、耐紫外线、耐污染、耐冲击、耐磨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大厦外墙装饰、内墙天花吊顶、墙壁隔断、房门及保温车厢和广告牌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蜂窝铝单板
技术介绍
蜂窝铝板由于具有质轻、高强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蜂窝铝板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专利号为ZL200420071795. 7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铝单板,包括铝蜂窝芯和上下钢板构成,铝蜂窝芯粘接在上下板夹层间,在上下板与铝蜂窝芯之间设有高分子绝缘膜,此膜与板和铝蜂窝粘接成一体。申请号为200510122896. I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度钢化玻璃面铝蜂窝 复合板,其特征是具有铝蜂窝芯和钢化玻璃,铝蜂窝芯的一面与钢化玻璃粘结,另一面与钢化玻璃或其它板材粘结。以上几种蜂窝铝板表面的耐大气腐蚀、耐紫外线、耐污染、耐冲击、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蜂窝铝单板,它耐大气腐蚀、耐紫外线、耐污染、耐冲击、耐磨,使用寿命长,能得到广泛应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一种蜂窝铝板,包括有一铝制蜂窝芯层,铝制蜂窝芯层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铝合金面板和铝合金背板,所述铝合金面板的外表面设有氟碳涂层,所述铝合金背板的内表面设有铬化保护层。较佳的,所述氟碳涂层由内向外依次分别为氟碳底漆层、氟碳面漆层和氟碳保护层。较佳的,所述铝合金面板和所述氟碳涂层之间设有铬化预处理层。较佳的,所述铝合金面板和铝制蜂窝芯层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铝合金背板和铝制蜂窝芯层之间设有第二粘合层。较佳的,所述招合金面板的厚度为O.8-1. 5mm,所述招合金背板的厚度为O. 5-1. 5mm,所述招制蜂窝芯层的厚度为5-20mm,所述氟碳涂层的厚度为40-55 μ m,所述铬化保护层的厚度为10-15 μ m。较佳的,所述氟碳底漆层的厚度为5-10 μ m,所述氟碳面漆层的厚度为25_30 μ m,所述氟碳保护层的厚度为10-15 μ m。较佳的,所述铬化预处理层的厚度为15-25 μ m。较佳的,所述第一粘合层的厚度为18-40 μ m,所述第二粘合层的厚度为18-40 μ mD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蜂窝铝板,包括有一铝制蜂窝芯层,铝制蜂窝芯层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铝合金面板和铝合金背板,所述铝合金面板的外表面设有氟碳涂层,所述铝合金背板的内表面设有铬化保护层;本技术通过增加氟碳涂层和铬化保护层具有耐大气腐蚀、抗渗透力强、耐紫外线、耐污染、耐冲击、耐磨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大厦外墙装饰、内墙天花吊顶、墙壁隔断、房门及保温车厢和广告牌等。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蜂窝铝板,包括有一铝制蜂窝芯层1,铝制蜂窝芯层I外侧和内侧 分别设置铝合金面板2和铝合金背板3,所述铝合金面板2的外表面设有氟碳涂层11,所述铝合金背板3的内表面设有铬化保护层4 ;本技术的蜂窝铝板在使用中一般设置户外的外表面设置氟碳涂层11,内侧设置铬化保护层4,具有了耐大气腐蚀、耐紫外线、耐污染、耐冲击、耐磨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大厦外墙装饰、内墙天花吊顶、墙壁隔断、房门及保温车厢和广告牌等。较佳的,所述氟碳涂层11由内向外依次分别为氟碳底漆层5、氟碳面漆层6和氟碳保护层7,氟碳底漆层5可提高氟碳涂层的抗渗透能力,增强对铝合金面板2的保护,同时氟碳底漆层5可加强氟碳面漆层6与铝合金面板2表面的附着力,可以保证氟碳面漆层6颜色均匀性;氟碳面漆层6提供所装饰颜色,同时保护铝合金面板2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氟碳保护层7可更有效地抵抗外界侵蚀,增加氟碳面漆层6的金属光泽。 铝合金面板2和氟碳涂层之间设有铬化预处理层8,铬化预处理层8既可以和铝合金面板2牢固结合,又可与氟碳涂层牢固结合,有利于延长氟碳涂层的使用年限。铝合金面板2和铝制蜂窝芯层I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9,铝合金背板3和铝制蜂窝芯层I之间设有第二粘合层10,通过第一粘合层9和第二粘合层10可将铝制蜂窝芯层I牢牢固定于铝合金面板2和铝合金背板3之间,第一粘合层9和第二粘合层10可采用热塑性高分子胶或双组份聚胺酯高温固化胶。作为较佳实施例,招合金面板2的厚度为O. 8-1. 5mm,招合金背板3的厚度为O. 5-1. 5mm,铝制蜂窝芯层I的厚度为5_20mm,氟碳涂层的厚度为40-55 μ m,铬化保护层4的厚度为10-15 μ m,在此条件下,既能保证本技术的性能,又能节约成本。作为较佳实施例,氟碳底漆层5的厚度为5-10 μ m,氟碳面漆层6的厚度为25-30 μ m,氟碳保护层7的厚度为10-15 μ m,在此条件下,既能保证本技术的性能,又能节约成本。铬化预处理层8的厚度为15-25 μ m,在此厚度范围内既能节省成本,又能保证铬化预处理层8的作用。第一粘合层9的厚度为18-40 μ m,第二粘合层10的厚度为18-40 μ m,在此条件下,既能保证粘合效果,又能节约成本。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铝板,包括有一铝制蜂窝芯层,铝制蜂窝芯层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铝合金面板和铝合金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面板的外表面设有氟碳涂层,所述铝合金背板的内表面设有铬化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铝板,包括有一铝制蜂窝芯层,铝制蜂窝芯层外侧和内侧分别设置铝合金面板和铝合金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面板的外表面设有氟碳涂层,所述铝合金背板的内表面设有铬化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蜂窝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碳涂层由内向外依次分别为氟碳底漆层、氟碳面漆层和氟碳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蜂窝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面板与氟碳涂层之间设有铬化预处理层。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蜂窝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面板和铝制蜂窝芯层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铝合金背板和铝制蜂窝芯层之间设有第二粘合层。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蜂窝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轩幕墙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