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波及化学清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身清洗装置,其在现有的清洗槽、溢流槽和加注管道所组成的清洗机构上,在所述清洗槽底部和四周的内壁上分别设置了多个超声波震板,超声波震板上设置有多个规则排列的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与所述清洗槽外部的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到白皮车身全面、快速脱脂清洗;根据声压振幅波节的间距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声压震幅波节错位相加震波,可消除“清洗盲区”问题;对大型白皮车身和几何形状复杂,车门夹缝、地板夹缝、一些深孔、间隙的脱脂清洗达到很理想的效果,对比传统的脱脂清洗技术,效率可以提高一倍以上,脱脂清洗效果更理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声波及化学清洗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清洗白皮车身的技术是在清洗白皮车身的脱脂槽内投入脱脂剂,在65 °C以上的热水中进行浸泡并在槽底加注管道热水冲洗,利用热水和脱脂剂的去油能力使白皮车身上的油脂分离上浮到水面,从脱脂槽上部的溢流口排走部分热水和上浮的油脂,达到清洗白皮车身的目的。随着产能提升,现有的白皮车身清洗技术不能满足产能提升的需求,表现出以下缺点(I)脱脂清洗处理时间长,例如一台皮卡白皮车身按现有技术进行脱脂清洗节拍需时4分钟,若脱脂清洗处理节拍减短,车门夹缝、地板夹缝等部位,仍残留有较多油脂污物,残留的油污被带到电泳槽中,污染电泳槽,导致车身电泳时,存在车身大面积电泳缩孔问题;(2)对车门夹缝、地板夹缝等间隙的脱脂清洗效果不理想,会有小量油污残留; 脱脂清洗处理时间长导致能耗大,因为在清洗过程中,热水不断加注到脱脂槽内并从其上部的溢流口排出油污和热水,这样热水的浪费损耗很大。现有技术中也有将超声波应用在清洗相对细小的零部件上的技术,如目前广泛应用的超声波洗牙,超声波洗眼镜等项目。目前工业用超声波清洗装置的结构是超声波发生器与超声波换能器由电缆连接,超声波换能器被固定在清洗槽的底部或侧面,被清洗的工件悬挂在清洗液中,其清洗原理是超声波发生器把50HZ常用交流电转换成超声频电能,传输给超声波换能器,再由超声波换能器将高频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传播至清洗液内对工件进行清洗。由于超声波换能器产生的空化冲击波覆盖面积有限,只能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工件,对于尺寸较大的工件,冲击波的强度以超声波换能器为中心逐渐递减,并且超声波换能器固定在清洗槽中不动,则在清洗槽内形成驻波场,即在声压振幅波节处,声压最小,低于空化阈,失去清洗效果,这些区域形成“清洗盲区”,工件清洗不完全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白皮车身的快速、彻底清洗,不会存在“清洗盲区”。( 二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槽,其内部放置清洗液,用于对车身进行清洗;溢流槽,与所述清洗槽相连通,以将清洗槽上部的废液排入溢流槽;加注管道,设置在所述清洗槽内壁上,由外部向清洗槽底部通入热水,以清洗车身;所述清洗槽底部和四周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超声波震板,超声波震板上设置有多个规则排列的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与所述清洗槽外部的超声波发生器相连。其中,所述超声波震板为防腐蚀材料制作成的箱体,多个所述超声波换能器根据超声波震幅波节间隔安装在所述超声波震板内部。其中,所述超声波震板位于所述清洗槽内清洗液面以下,其板面正对被清洗车身。其中,所述超声波震板为304#不锈钢板制作的箱体,箱体内外表面进行镀硬铬处理。其中,所述超声波震板与被清洗车身间距不超过600mm。其中,所述清洗槽底部和四周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震板安装架,所述超声波震板安装在所述震板安装架上。其中,所述清洗槽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清洗槽内清洗液面以下,并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其中,所述清洗槽的一侧内壁上部设置有行程开关,用于检测被清洗车身进出所述清洗槽的状态,以控制所述加注管道、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清洗槽外部设置有存放架,存放架上,放置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及电气控制箱,所述电气控制箱分别连接所述加注管道、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和行程开关,以控制其工作状态。其中,所述清洗槽内设置有滑撬,所述滑撬上放置被清洗车身;所述滑撬连接滑撬吊具,所述滑撬吊具连接电动葫芦,由电动葫芦控制滑撬吊具升降以带动滑撬升降。(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车身清洗装置,在现有的清洗槽、溢流槽和加注管道所组成的清洗机构上,在清洗槽底部和四周的内壁上安装多个超声波震板,可达到白皮车身全面、快速脱脂清洗;在超声波震板上根据声压振幅波节的间距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声压震幅波节错位相加震波,可消除“清洗盲区”问题;对大型白皮车身和几何形状复杂,车门夹缝、地板夹缝、一些深孔、间隙的脱脂清洗达到很理想的效果,对比传统的脱脂清洗技术,效率可以提高一倍以上,脱脂清洗效果更理想,并大大减小热水从溢流口排出造成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清洗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清洗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清洗装置中超声波震板上安装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其中,I :清洗槽,2 :溢流槽,3 :加注管道,4 :滑撬吊具,5 :滑撬,6 :被清洗车身,7 :超声波震板,8 :电气控制箱,9 :超声波发生器,10 :超声波换能器,11 :震板安装架,12 :存放架,13:行程开关,14:电动葫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清洗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其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视图。参照图I至图3,本实施例的车身清洗装置具有现有的一部分结构,即包括清洗槽1,其内部放置清洗液,用于对车身进行清洗;溢流槽2,与清洗槽I相连通,以将清洗槽I上部的废液排入溢流槽2 ;加注管道3,设置在清洗槽I内壁上,由外部向清洗槽I底部通入热水,以清洗车身;清洗槽I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清洗槽I内清洗液面以下,并与溢流槽2相连通,以通过溢流口将清洗槽I上部的废水排入溢流槽2内。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增设了超声波清洗模块,具体为在清洗槽I底部和四周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超声波震板7,超声波震板7上设置有多个规则排列的超声波换能器10,超声波换能器10与清洗槽I外部的超声波发生器9相连,以在清洗槽I内使用超声波对车身进行清洗,以消除“清洗盲区”。本实施例中,超声波震板7为防腐蚀材料制作成的箱体,多个超声波换能器10根据超声波震幅波节间隔安装在超声波震板7内部,如图4和图5所示,声压震幅波节错位相加震波,可对车门夹缝、地板夹缝、一些深孔和间隙的油脂进行清洗,消除“清洗盲区”。超声波震板7为304#不锈钢板制作的箱体,箱体内外表面进行镀硬铬处理,既能实现超声波震板7对清洗液的防腐蚀作用,又能避免清洗液进入超声波震板7内,腐蚀其内部的超声波 换能器10。超声波震板7位于清洗槽I内清洗液面以下,其板面正对被清洗车身6,超声波震板7与被清洗车身6间距不超过600_,以实现超声波作用最有效地作用在被清洗车身6上,快速彻底地清洗车身。超声波震板7可通过清洗槽I底部和四周的内壁上分别设置的震板安装架11安装在清洗槽I内部。为了实现本实施例清洗装置的自动化操作,以节约车身清洗时间,提高清洗效率,清洗槽I的一侧内壁上部设置有行程开关13,用于检测被清洗车身6进出清洗槽I的状态,以控制加注管道3、超声波发生器9和超声波换能器10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在清洗槽I外部设置有存放架12,存放架12上,放置超声波发生器9及电气控制箱8,电气控制箱8分别连接加注管道3、超声波发生器9和超声波换能器10和行程开关13,以控制其工作状态。清洗槽I内还设置有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槽(1),其内部放置清洗液,用于对车身进行清洗;溢流槽(2),与所述清洗槽(1)相连通,以将清洗槽(1)上部的废液排入溢流槽(2);加注管道(3),设置在所述清洗槽(1)内壁上,由外部向清洗槽(1)底部通入热水,以清洗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1)底部和四周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超声波震板(7),超声波震板(7)上设置有多个规则排列的超声波换能器(10),超声波换能器(10)与所述清洗槽(1)外部的超声波发生器(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槽(I),其内部放置清洗液,用于对车身进行清洗;溢流槽(2),与所述清洗槽(I)相连通,以将清洗槽(I)上部的废液排入溢流槽(2);加注管道(3),设置在所述清洗槽(I)内壁上,由外部向清洗槽(I)底部通入热水,以清洗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I)底部和四周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超声波震板(7),超声波震板(7)上设置有多个规则排列的超声波换能器(10),超声波换能器(10)与所述清洗槽(I)外部的超声波发生器(9)相连。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震板(7)为防腐蚀材料制作成的箱体,多个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0)根据超声波震幅波节间隔安装在所述超声波震板⑵内部。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震板(7)位于所述清洗槽(I)内清洗液面以下,其板面正对被清洗车身。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震板(7)为304#不锈钢板制作的箱体,箱体内外表面进行镀硬铬处理。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震板(7)与被清洗车身间距不超过600mm。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健强,邱培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