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导偏瘫患者正确运动模式的设备,本技术属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75%的患者均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最为常见,其步态常表现为“挎篮手、划圈腿”,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当前,偏瘫患者科学的康复治疗手段是神经促进技术,需要专业知识的康复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手法治疗。其治疗原则是循序渐进地增强患者肌力(从近端到远端),抑 制肌张力,促进正确的运动模式,但是常要求患者每天对同一个动作进行成百上千次的训练,需要大量医疗人员的时间和人力,这成为康复医疗机构需面对的一个难题。偏瘫患者下肢的康复设备是踩车,但是患者常利用健侧代偿去完成动作;而且踩车时交替蹬踏动作强化了患者的下肢伸肌模式,缺少了屈曲模式动作的引导和训练,这样方式对肌张力的控制不利。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够提高治疗效率,又符合现代康复治疗理念的康复设备。为患者提高运动能力,达到独立步行打下坚实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偏瘫患者下肢强化时易忽视髋周肌肉力量的训练,对肌张力控制不利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 ...
【技术保护点】
下肢屈伸模式引导康复训练器,包括架体和脚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块、偏心块滑道、左阻力轮、右阻力轮和辅助轮,在架体的上方设置有偏心块,在偏心块的上方连接有脚托,在偏心块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偏心块滑道,所述偏心块的两端分别通过顶紧弹簧与设置在架体上方的挡板连接,在架体的中部设置有阻力轮架滑道,所述左阻力轮和右阻力轮分别通过各自设置在阻力轮架滑道内的阻力轮架与架体相连接,在阻力轮架的外侧设置有调节装置,位于左阻力轮和右阻力轮之间的辅助轮通过辅助轮架与架体相连接,在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与左阻力轮和右阻力轮相接触的摩擦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屈伸模式引导康复训练器,包括架体和脚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块、偏心块滑道、左阻力轮、右阻力轮和辅助轮,在架体的上方设置有偏心块,在偏心块的上方连接有脚托,在偏心块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偏心块滑道,所述偏心块的两端分别通过顶紧弹簧与设置在架体上方的挡板连接,在架体的中部设置有阻力轮架滑道,所述左阻力轮和右阻力轮分别通过各自设置在阻力轮架滑道内的阻力轮架与架体相连接,在阻力轮架的外侧设置有调节装置,位于左阻力轮和右阻力轮之间的辅助轮通过辅助轮架与架体相连接,在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与左阻力轮和右阻力轮相接触的摩擦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下肢屈伸模式引导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旋转螺母,位于阻力轮架滑道内的调节螺杆一端与阻力轮架相连接,另一端伸出阻力轮架滑道与调节旋转螺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屈伸模式引导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架体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荣,单春雷,钱竞光,樊传刚,周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卞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