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68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敷料,其由上至下由PE打孔膜、超吸水抗菌无纺布、无纺布或膜被衬三层材料依次层叠设置而成,层与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所述PE打孔膜上的开孔其剖面形状系上大下小的漏斗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菌敷料吸水速度和强度好、抗菌效果好,同时具有锁水功能,吸收液体后反渗率低,可以减少感染,可在治疗感染性伤口或手术切口上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敷料,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敷料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抗菌敷料的吸收层,在抗菌、吸液和锁水专利技术的功能均不理想,不能很好的应用于感染性伤口或手术切口的治疗。参考图1,公知的抗菌敷料其由上至下由PE打孔膜I’、抗菌无纺布2’、无纺布被衬3’三层材料依次层叠设置而成,层与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所述PE打孔膜I’上的开孔11’其剖面形状为长方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水速度和强度好、抗菌效果好的抗菌敷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敷料,其由上至下由PE打孔膜、超吸水抗菌无纺布、无纺布或膜被衬三层材料依次层叠设置而成,层与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所述PE打孔膜上的开孔其剖面形状系上大下小的漏斗型。上述抗菌敷料,所述PE打孔膜层与超吸水抗菌无纺布层之间设有银离子涂层。上述抗菌敷料,所述无纺布或膜被衬系纺粘无纺布、PE膜或PP膜中的任一种。本技术的超吸水抗菌无纺布不仅吸水效果好,同时也有较强的锁水性能,吸收液体后反渗率低,可以减少感染。附图说明图I为公知的一般敷料结构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抗菌敷料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抗菌敷料结构图。其中,I为PE打孔膜,2为超吸水抗菌无纺布,3为无纺布/膜被衬,4为镀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超吸水抗菌无纺布的制备I)按如下重量比例加入纤维超吸水纤维35% (购自 Technical absorbents)棉纤维15% (购自 Taebong Fiber)聚酯纤维25% (购自仪征化纤)X-Static银纤维15 % (购自美国诺贝尔纤维科技公司Noble FiberTechnologies)聚丙烯纤维10% (购自南通超亮纤维有限公司)2)梳理成网按照一般方法即可;3)热压辊加固将压辊温度设为160°C,加热到略高于聚丙烯纤维的熔点温度150°C,在一定压力下,碾压梳理好的无纺布即可。或者采用此比例超吸水抗菌无纺布的制备I)按如下重量比例加入纤维超吸水纤维30% (购自 Technical absorbents) 棉纤维20% (购自 Taebong Fiber)聚酯纤维10% (购自仪征化纤)X-Static银纤维20 % (购自美国诺贝尔纤维科技公司Noble FiberTechnologies)聚丙烯纤维20% (购自南通超亮纤维有限公司)2)梳理成网按照一般方法即可;3)热压辊加固将压辊温度设为160°C,加热到略高于聚丙烯纤维的熔点温度150°C,在一定压力下,碾压梳理好的无纺布即可。或者采用此比例超吸水抗菌无纺布的制备I)按如下重量比例加入纤维超吸水纤维50% (购自 Technical absorbents)棉纤维10% (购自 Taebong Fiber)聚酯纤维20% (购自仪征化纤)X-Static银纤维10 % (购自美国诺贝尔纤维科技公司Noble FiberTechnologies)聚丙烯纤维10% (购自南通超亮纤维有限公司)2)梳理成网按照一般方法即可;3)热压辊加固将压辊温度设为160°C,加热到略高于聚丙烯纤维的熔点温度150°C,在一定压力下,碾压梳理好的无纺布即可。或者采用此比例超吸水抗菌无纺布的制备I)按如下重量比例加入纤维超吸水纤维35% (购自 Technical absorbents)棉纤维10% (购自 Taebong Fiber)聚酯纤维30% (购自仪征化纤)X-Static银纤维15 % (购自美国诺贝尔纤维科技公司Noble FiberTechnologies)聚丙烯纤维10% (购自南通超亮纤维有限公司)2)梳理成网按照一般方法即可;3)热压辊加固将压辊温度设为160°C,加热到略高于聚丙烯纤维的熔点温度150°C,在一定压力下,碾压梳理好的无纺布即可。或者采用此比例超吸水抗菌无纺布的制备I)按如下重量比例加入纤维超吸水纤维40% (购自 Technical absorbents)棉纤维15% (购自 Taebong Fiber)聚酯纤维30% (购自仪征化纤)竹纤维15% (购自美国诺贝尔纤维科技公司Noble Fiber Technologies)2)梳理成网按照一般方法即可;3)针刺加固即可。 实施例一、抗菌敷料的制备将上述任一纤维配比所制得的超吸水抗菌无纺布2和PE打孔膜1(购自TredegarFilm)、无纺布被衬3三种材料通过热熔胶粘接到一起,热熔胶可以采用点状涂布的方式。即抗菌敷料由上至下由PE打孔膜I、超吸水抗菌无纺布2及无纺布被衬3层叠设置并通过热熔胶粘接成一体。所述PE打孔膜I上均布有上大下小的锥形开孔11。实施例二、抗菌敷料的制备在前述实施例一抗菌敷料的基础上,将PE打孔膜(购自Tredegar Film)l、镀银层4、上述实施例一任一比例所制得的超吸水抗菌无纺布2、底膜被衬5共四种材料层叠设置并通过热熔胶粘接到一起,热熔胶可以采用点状涂布的方式。锁水效果比较实验取10克普通的水刺无纺布和10克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超吸水抗菌无纺布,分别浸入到装有50克水的水杯中,I分钟后将无纺布取出,将无纺布铺到10层吸水纸上,在其表面再铺10层吸水纸,加入I公斤的重物压在其表面,I分钟后取下重物,称取吸水纸的重量,计算吸水的重量。普通无纺布吸水纸一般吸水25克,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吸水纸吸水约8克,该数据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超吸水抗菌无纺布具有很好的锁水性能。抗菌敷料的抗菌效果实验向该敷料表面接种高达IO6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天后得出剩余的菌落数目,计算杀菌率,杀菌率高达9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抗菌敷料具有良好的抗囷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上至下由PE打孔膜、超吸水抗菌无纺布、无纺布或膜被衬三层材料依次层叠设置而成,层与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所述PE打孔膜上的开孔其剖面形状系上大下小的漏斗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上至下由PE打孔膜、超吸水抗菌无纺布、无纺布或膜被衬三层材料依次层叠设置而成,层与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所述PE打孔膜上的开孔其剖面形状系上大下小的漏斗型。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银太
申请(专利权)人:花之町厦门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