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857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18:07
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具有;前包裹部及后包裹部,它们包裹穿戴者的腰围;以及下裆包裹部,其配置有吸收体,包裹穿戴者的下裆部,至少在后包裹部的一部分形成由伸缩性无纺布构成的伸缩部(80),伸缩部(80)形成为在腰围方向收缩,在后包裹部的皮肤接触面的一部分配置由防水性无纺布构成的通气路形成片材(82),通气路形成片材(82)与伸缩部(80)层叠,通气路形成片材(82)和伸缩部(80)通过朝向腰围方向间歇地形成的接合部(84)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次性尿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尿布。
技术介绍
一次性尿布是安装为包裹穿戴者腰围的吸收性制品,具有用于吸收/保持排泄物的吸收体。因此,在尿布穿戴时,由吸收体所吸收的尿、汗或体液等产生湿气容易滞留在尿布的内部空间中(在穿戴者的皮肤与尿布的皮肤接触面之间形成的空间)。这种湿气因会造成尿布疹等皮肤炎症,使穿戴者产生闷热、黏湿等不适感而令人讨厌。因此,为了将滞留在尿布的内部空间中的湿气排出至尿布外部,提出用于提高尿布的通气性,特别是腰围处的通气性的多种方案。例如,提出一种尿布,其在尿布的前后腰围区域的端翼处安装向腰围方向弹性收缩的弹性部件,在上述端翼的内表面朝向尿布腰围方向间歇地接合通气性吸汗片材(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提出短裤型吸收性制品,其由外层片材、内层片材及多根弹性部件形成吸收性制品的外包材料,上述外层片材及上述内层片材通过朝向腰围方向及其正交方向间歇地形成的接合部彼此接合,另一方面,配置使得上述弹性部件不通过上述接合部(参照专利文献2至6)。上述短裤型吸收性制品构成为,上述弹性部件未固定在上述外层片及上述内层片上。并且,在腰部全周形成从腰部外端部延伸至内端部的多道褶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2004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3679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3679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42316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142341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1423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记载的尿布通过与穿戴者的皮肤接触的通气性吸汗片材吸收汗水,并且,在通气性吸汗片材与端翼之间形成空间。并且,考虑使用上述空间实现上述通气性吸汗片材与上述端翼的层叠方向的通气性提高。但是,在上述构造中,因为是在上述通气性吸汗片材与上述端翼的层叠方向透气的构造,所以存在通气性表面不充分的课题。即,与利用烟筒效果而从腰围处的穿戴者的皮肤与尿布的皮肤接触面的间隙透气的方法相比较,通气性的效果不充分。专利文献2至6中记载的短裤型吸收性制品,通过弹性部件使外层片及内层片沿腰围方向收缩,形成多道褶部。并且,考虑通过上述褶部使吸收性物品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连通,实现通气性提高。因此,可以利用烟筒效果从腰围处的穿戴者皮肤与尿布皮肤接触面的间隙透气,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尿布相比较,可以期待较高的通气性。但是,上述构造是不通过外装片材与内层片之间的间歇的接合部而配置有弹性部件的特殊构造。在该构造中,弹性部件不受外装片材及内层片材中的任意一个约束,可以自由拉长。例如,即使在制造时以300%伸长率配置弹性部件,在使用时也会发生弹性部件局部超过上述300%伸长率而伸长的情况。即,存在弹性部件超过理想伸长率而过度伸长的情况。因此,存在僵硬张紧的弹性部件经由内层片与皮肤接触,从而可能产生疼痛或不适感的课题。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的特殊构造,制造时需要精密的接合技术,从而还存在制造困难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课题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种通气性良好且容易制造,并可以实现舒适的穿戴感的一次性尿布。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积极研究的结果,考虑通过:1)至少在尿布的后包裹部,以沿腰围方向收缩的方式形成伸缩部;2)至少在后包裹部的皮肤接触面配置由防水性无纺布构成的通气路形成片材;3)将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伸缩部层叠,将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伸缩部朝向腰围方向间歇地接合,而在尿布的腰围处形成通气性提高的通气路构造,从而解决上述课题,完成本专利技术。具体地说,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下述一次性尿布。[1]该一次性尿布具有:前包裹部及后包裹部,它们包裹穿戴者的腰围;以及下裆包裹部,其配置有吸收体,包裹穿戴者的下裆部,至少在上述后包裹部的一部分处形成由伸缩性无纺布构成的伸缩部,上述伸缩部形成为在腰围方向上收缩,在上述后包裹部的皮肤接触面的一部分处,配置由防水性无纺布构成的通气路形成片材,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层叠,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通过朝向上述腰围方向间歇地形成的接合部接合,上述接合部间的间隔朝向通气路形成片材的宽度方向为2至50mm。[2]如上述[1]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至少在上述前包裹部的一部分处形成由伸缩性无纺布构成的伸缩部,上述伸缩部形成为在腰围方向上收缩,在上述前包裹部的皮肤接触面的一部分处,配置由防水性无纺布构成的通气路形成片材,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层叠,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通过朝向上述腰围方向间歇地形成的接合部接合。[3]如上述[1]或[2]记载的一次性尿布,作为上述伸缩部,在多个无纺布片材的层间配置伸长状态的伸缩材料,并且,将上述伸缩材料相对于上述多个无纺布片材紧固,从而使上述多个无纺布片材及上述伸缩材料一体地动作。[4]如上述[1]或[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吸收体从上述下裆包裹部至上述前包裹部及上述后包裹部连续地配置,在上述前包裹部及上述后包裹部中至少一个的腰部包裹部处形成上述伸缩部,该腰部包裹部是与上述吸收体的端缘及上述端缘的延长线相比靠近腰部端缘侧的部分,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层叠,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通过朝向上述腰围方向间歇地形成的接合部接合。[5]如上述[1]至[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吸收体从上述下裆包裹部至上述前包裹部及上述后包裹部连续地配置,在上述前包裹部及上述后包裹部中至少一个的腹部包裹部中的与上述吸收体侧缘相比靠近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形成上述伸缩部,上述腹部包裹部是与上述吸收体的端缘及上述端缘的延长线相比靠近下裆部侧的部分,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层叠,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通过朝向上述腰围方向间歇地形成的接合部接合。[6]如上述[1]至[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通过接合部接合,该接合部朝向上述腰围方向间歇地形成,且朝向上述一次性尿布的前后方向连续地形成。[7]如上述[1]至[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通过接合部接合,该接合部朝向上述腰围方向和上述一次性尿布的前后方向这两个方向间歇地形成。[8]如上述[1]至[7]中任意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配置在上述前包裹部及上述后包裹部中至少一个的皮肤接触面上,并且,在腰部端缘处折返,以包覆构成上述前包裹部及上述后包裹部中至少一个的最外侧表面的片材的一部分。[9]如上述[1]至[8]中任意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由构成上述前包裹部及上述后包裹部中至少一个的片材的折返部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通气性好且容易制造,具有舒适的穿戴感。附图说明图1A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1B是将图1A所示的一次性尿布展开,示意地表示从顶部片材方向观察到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图1C是示意地表示图1B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A-A’剖断端面的概略剖视图。图1D是示意地表示图1B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B-B’剖断端面的概略剖视图。图1E是将图1A所示的一次性尿布展开,示意地表示从外部片材方向观察到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图1F是示意地表示图1A所示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次性尿布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29 JP 2010-0752831.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具有:前包裹部及后包裹部,它们包裹穿戴者的腰围;以及下裆包裹部,其配置有吸收体,包裹穿戴者的下裆部,至少在上述后包裹部的一部分处形成由伸缩性无纺布构成的伸缩部,上述伸缩部形成为在腰围方向上收缩,在上述后包裹部的皮肤接触面的一部分处,配置由防水性无纺布构成的通气路形成片材,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层叠,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通过朝向上述腰围方向间歇地形成的接合部接合,在该一次性尿布中,上述接合部形成为在上述一次性尿布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线状,上述接合部间的间隔朝向通气路形成片材的宽度方向为2至50mm,由此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和上述伸缩部中除了上述接合部以外的部分形成通气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至少在上述前包裹部的一部分处形成由伸缩性无纺布构成的伸缩部,上述伸缩部形成为在腰围方向上收缩,在上述前包裹部的皮肤接触面的一部分处,配置由防水性无纺布构成的通气路形成片材,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层叠,上述通气路形成片材与上述伸缩部,通过朝向上述腰围方向间歇地形成的接合部接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作为上述伸缩部,在多个无纺布片材的层间配置伸长状态的伸缩材料,并且,将上述伸缩材料相对于上述多个无纺布片材紧固,从而使上述多个无纺布片材及上述伸缩材料一体地动作。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吸收体从上述下裆包裹部至上述前包裹部及上述后包裹部连续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胜彦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妮飘株式会社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