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强专利>正文

一种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154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1:50
一种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包括外套筒、内芯;外套筒包括套管、把持部;套管的前端部设有挡片,挡片上开设两个通孔;把持部连接在套管后端;内芯包括旋转手柄、安装在旋转手柄上的工作杆;工作杆的两侧分别有与杆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凹槽,凹槽沿纵轴方向直线贯穿旋转手柄;工作杆的前端分为三部分,中间是铰刀部,铰刀部的前端面与工作杆的杆体相垂直,铰刀部的两侧是两个钢丝锁定部,两个钢丝锁定部的前端面为凸弧形斜面,凸弧形斜面的远端与铰刀部的前端面相连,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铰刀部不相连,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工作杆两侧的凹槽相连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将固定钢丝环扎、旋紧、绞断三个步骤一气呵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器械,其应用于粉碎性骨折病例,在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情况下成功使移位的骨折块达到功能复位、牢固固定的目的,解决了闭合条件下骨折碎块无法理想复位固定的问题。
技术介绍
对于骨折碎块的钢丝固定(包括临时固定及长久固定),一直没有专门的器械(或设备)。过去,为了达到功能复位、有效固定碎骨块的目的,须在碎块所在的局部切开至少4 - 5cm的皮肤切口,方能用手直接置入钢丝进行环绕固定,基本上是在直视下操作,这样,必定会在局部对软组织(包括骨膜)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主要是滋养血管的损伤)”,进而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导致骨折不愈合。但在开放复位手术前提下,这种副损伤的存在是可以接受的。正所谓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更好地使骨折复位的同时,却使骨折明显地延迟愈合了。随着骨折内固定设备及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引导下小切口闭合复位内固定微创手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在闭合条件下骨折碎块的功能复位及稳固固定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技术难题。本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使骨折的闭合复位内固定效果达到开放复位固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器械或设备来协助完成骨折碎块的钢丝固定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钢丝旋紧绞断装置,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包括一个外套筒、一个内芯;该外套筒包括一个套管、一个把持部;该套管的前端部设有一个挡片,该挡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该把持部连接在该套管的后端;该内芯包括一个旋转手柄、一个安装在该旋转手柄上的工作杆;该工作杆的两侧分别各有一个与杆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凹槽,该凹槽沿纵轴方向直线贯穿旋转手柄;该工作杆的前端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个铰刀部,该铰刀部的前端面与工作杆的杆体相垂直,该铰刀部的两侧是两个钢丝锁定部,该两个钢丝锁定部的前端面都为凸弧形斜面,该凸弧形斜面的远端与铰刀部的前端面相连,该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铰刀部不相连,该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工作杆两侧的凹槽相连续。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该把持部是一内部中空的圆柱体,该把持部的尾端设有一锁定板,该锁定板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开孔,沿开孔的边缘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该内芯包括若干根锁销,该若干根锁销安装在该旋转手柄上,该锁销包括一个销杆、一个设在该销杆端部的销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产品的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可靠。2、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可以极为方便地伸入肢体深部,在不需要直视的前提下,仅仅通过微小切口达到深部骨折碎块处,将固定钢丝环扎、旋紧、绞断三个步骤一气呵成。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外套筒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芯的立体图。 图3是本技术钢丝旋紧绞断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3,一种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包括一个外套筒32、一个内芯34。该外套筒32包括一圆形的套管322、一个把持部324。该套管322的前端部设有一个挡片3222,该挡片322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224。该把持部324连接在该套管322的后端,该把持部324是一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方便人手握持。该把持部324的内部中空,其尾端设有一个锁定板346。该锁定板346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开孔3462,沿开孔的边缘开设有两个凹槽3464。该内芯34包括一旋转手柄342、一工作杆344、两根锁销348。该旋转手柄342是一圆柱体形的,方便人手握持。该工作杆344安装在该旋转手柄342上。该工作杆344的两侧分别各有一个与杆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凹槽349 (加标号),该凹槽349沿纵轴方向直线贯穿旋转手柄342。该工作杆344的前端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个铰刀部3442,该铰刀部3442的前端面与工作杆344的杆体相垂直。该铰刀部3442的两侧是两个钢丝锁定部3444,该两个钢丝锁定部3444的前端面都为凸弧形斜面34442。该凸弧形斜面34442的远端与铰刀部3442的前端面相连,该凸弧形斜面34442的近端与铰刀部3442不相连,该凸弧形斜面34442的近端与工作杆344两侧的凹槽349相连续。该两根锁销348安装在该旋转手柄342上。该锁销348包括一个销杆3482、一个设在该销杆3482端部的销帽3484。使用时,将该工作杆344插入该套管322内,该两根锁销348的锁帽3284从该锁定板346的凹槽3464穿过,然后转动该旋转手柄342,该锁帽3284被该锁定板346的凹槽3464旁边的锁定板346板壁挡住,该锁销348不会从该锁定板346中退出。下面介绍实际手术过程中应用本技术钢丝旋紧绞断装置的过程患肢需在牵引状态下手术,首先通过牵引恢复肢体的长度。第I步在常规手术前准备后利用微创技术,沿骨干长轴骨膜下穿入适长锁定钢板(图未示),钢板的长度确定一般为可以在完整骨干处固定三枚锁定螺钉(图未示)。第2步在需要复位固定的骨折块范围确定切开皮肤的位置,尽量使之与预定的钢板固定螺钉皮孔重叠,这样可以减少重复的切口以减少软组织损伤。皮肤切口长约1cm。第3步穿入环扎钢丝(图未示)(钢丝直径根据局部受力的大小决定,最大直径为2mm),环扎钢丝的尾端外露于钢板侧的皮孔外。第4步沿两根外露的环扎钢丝插入该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的两个通孔3224中,环扎钢丝贯穿该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后尾端外露于装置外,以利于初步收紧环扎钢丝。逆时针锁紧该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的内芯34。第5步连同外套筒32继续逆时针旋转,同时提拉绷紧环扎钢丝,注意用力均匀及 适当。环扎钢丝打结后逐渐放松提拉力度,使得环扎钢丝的钢丝结能够盘起以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第6步在保持外套筒32相对固定状态下(顺时针)旋转其内芯34,注意避免锁销348经过凹槽3464时脱出,剪断环扎钢丝的尾端,撤出器械。第7步如有其它需要复位固定的骨折块,如法操作,待全部重要的骨折块都处理好后再固定锁定钢板。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产品的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可靠。2、钢丝旋紧绞断装置3可以极为方便地伸入肢体深部,在不需要直视的前提下,仅仅通过微小切口达到深部骨折碎块处,将固定钢丝环扎、旋紧、绞断三个步骤一气呵成。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的具体构造,不仅未曾见诸于同类产品中,也未曾在申请日前公开,已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与要求,恳请惠予审查,并赐准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套筒、一个内芯;该外套筒包括一个套管、一个把持部;该套管的前端部设有一个挡片,该挡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该把持部连接在该套管的后端;该内芯包括一个旋转手柄、一个安装在该旋转手柄上的工作杆;该工作杆的两侧分别各有一个与杆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凹槽,该凹槽沿纵轴方向直线贯穿旋转手柄;该工作杆的前端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个铰刀部,该铰刀部的前端面与工作杆的杆体相垂直,该铰刀部的两侧是两个钢丝锁定部,该两个钢丝锁定部的前端面都为凸弧形斜面,该凸弧形斜面的远端与铰刀部的前端面相连,该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铰刀部不相连,该凸弧形斜面的近端与工作杆两侧的凹槽相连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旋紧绞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套筒、一个内芯; 该外套筒包括一个套管、一个把持部; 该套管的前端部设有一个挡片,该挡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 该把持部连接在该套管的后端; 该内芯包括一个旋转手柄、一个安装在该旋转手柄上的工作杆; 该工作杆的两侧分别各有一个与杆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凹槽,该凹槽沿纵轴方向直线贯穿旋转手柄; 该工作杆的前端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个铰刀部,该铰刀部的前端面与工作杆的杆体相垂直,该铰刀部的两侧是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强王丽妮
申请(专利权)人:丁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